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23. 图示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下列可用此数学模型表示的有(  )

A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

B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

C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

Dx表示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则a可表示竞争中的优势种群,b可表示劣势种群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可表示有氧呼吸随外界O2浓度释放CO2的量,b可表示无氧呼吸随外界O2浓度释放CO2的量;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进食后一段时间随糖的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促进茎的生长;若x表示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竞争中的优势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增加,到K值,劣势种群数量会随时间而减少。故ABD均正确,只有C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血糖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及群落的种间关系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

依据有氧呼吸随外界O2浓度释放CO2的量及无氧呼吸随外界O2浓度释放CO2的量的关系、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及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竞争中的优势种群的数量和劣势种群数量会随时间的变化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不能区分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而误选。

教师点评

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及分析能力,属高考大纲要求的能力水平。

知识点

细胞呼吸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水和电解质平衡: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环境及调节过程部分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中字母代表正常人体内的各种液体,由其成分判断,下表A~E液体依次为上图3、图4中的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2)~中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肾单位由__________和肾小球共同组成。

(3)对图3、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①中的液体可以直接流入4

        B.①的成分中含有血红蛋白

        C.细胞外液的pH值正常范围是7.35~7.45

        D.若肾脏排水功能障碍会引起水潴留

        E.正常人体⑤的成分中含有红细胞

        F.若⑤液体出现葡萄糖,则说明被测个体可能有糖尿病

(4)图5中A表示____________,其释放的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所示的调节方式最终使得体内渗透压稳定在固定范围内,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这样的调节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调节。



正确答案

(1)①②③⑤⑥

(2)①②④; 肾小囊

(3)CD

(4)垂体(后叶)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5)(负)反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5.血脂调节:

  图10表示脂蛋白的结构模式图,图11表示血脂调节的部分原理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脂蛋白共有4种,这四种脂蛋白的主要区别是在__________部分(填图10中字母),其中VLDL在人体内主要携带__________。

(2) 图11中X代表___________,X出脂肪细胞后的去路是__________。

(3)图11中,当人体饥饿情况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可以促进__________(填编号)过程。

(4)下列对图11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脂肪组织中囤积了大量甘油三酯,则一定会患有高脂血症

 B.当人体血糖降低时,会最优先选择3、4路径升高血糖

 C.路径8的甘油三酯可以来源于食物,以乳糜微粒形式携带进入体内

 D.路径8的甘油三酯可能来源于肝脏,以高密度脂蛋白形式携带

下表是某患者的血脂检验报告单

(5)高脂血症对人体的最大危害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检查结果,患者患有_____________,对该患者的治疗建议是服用_______________药物。



正确答案

(1)A ; 甘油三酯。

(2)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或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

(3)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3、4。

(4)C

(5)动脉粥样硬化

(6)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降甘油三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奶牛热应激反应是指奶牛在受到超出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时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生理生化反应。通过对奶牛热应激机理的研究,可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降低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分布在奶牛皮肤的温度__________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到位于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中枢,最终使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从而散热量_______,体温保持稳定。如果环境温度长期维持在28℃以上,奶牛体温将迅速升高从而发生热应激,此时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使之分泌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下调机体的产热效应。

(2)对于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当细胞受到高温刺激时,会发生热休克反应,诱导热休克蛋白基因转录出__________,进而合成热休克蛋白,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上述过程表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1)感受器    下丘脑   体温调节    增加   垂体   生长激素

(2)mRNA    基因和环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乙表示此过程中的部分调节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数字代表激素。请回答。

14.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其活动受激素及________等信息分子的影响。

15.图甲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___(上移、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图乙中④__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16.图甲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________ ℃,此时产热量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17.图甲CD段病人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将引起图乙中①________的分泌量增多,促进B对水的重吸收,该过程中激素①能特异性作用于B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

18.图乙中③表示________,F的生命活动受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的调节。

19.图乙中A表示________,A对F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骨骼肌和肝脏     神经递质

解析

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活动受激素及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的影响。,神经调节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支配骨髓肌运动,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骨髓肌和肝脏增加产热。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过程

解题思路

体温调节过程是当外界或体内温度变化时,会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下丘脑中的神经调节中枢,使其兴奋,通过传出神用于效应器,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易错点

注意甲状腺不是效应器,而肾上腺是效应器。

教师点评

掌握体温调节过程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上移     甲状腺激素

解析

图甲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图乙中④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

解题思路

细菌感染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烧,使体温调定点上移,正常体温相对于是寒冷刺激,引起图乙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而作用于F垂体,使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从而导致代谢增强。

易错点

分不清甲状腺是靶细胞还是效应器。

教师点评

掌握体温调节具体过程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0        等于

解析

图甲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此时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无论什么时候总的产热量等于总的散热量,但可调节的总的产热量不一定等于总散热量。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定点的确定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图示看,BC段的看,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所以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由于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所以总的产热量等于总散热量。

易错点

注意只要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总的产热量应等于总的散热量。

教师点评

掌握体温平衡过程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平衡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抗利尿激素     B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

解析

图甲CD段病人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将引起图乙中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过程中激素①抗利尿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B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B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

考查方向

考查水平衡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渗透压增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降低。

易错点

注意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后叶释放出来。 

教师点评

掌握水平衡调节过程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促甲状腺激素     ②和④

解析

图乙中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F垂体的生命活动受下丘脑分泌的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④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调节且负反馈调节。

考查方向

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解题思路

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再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易错点

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分级调节且是负反馈调节。

教师点评

掌握甲状腺激素分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下丘脑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解析

图乙中A表示下丘脑,A下丘脑对F垂体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也可通过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

考查方向

考查下丘脑的功能。

解题思路

下丘脑既是神经调节中枢,也是内分泌调节中枢。

易错点

注意下丘脑对垂体的调节只是体液或激素调节。

教师点评

掌握下丘脑对垂体的调节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通过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降低体温

B凉拌黄瓜时,盘子的汁会增多是黄瓜细胞失水造成的

C吃得太饱易瞌睡,原因是食物正在消化,还未生成ATP

D慢性腹泻应多喝水,补充体内失去的过多水分

正确答案

B

解析

高烧不退的病人,体内产热多于散热,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反而会加重病情,A错误;凉拌黄瓜时,盘子的汁会增多是黄瓜细胞在高渗盐溶液中失水造成的,B正确;生物体内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反应时刻在发生,C错误;慢性腹泻应多喝淡盐水,补充体内失去的过多水分和盐分,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内环境稳态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解题思路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于散热会导致体温升高,此时需要物理方法来增加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易错点

注意内环境稳态相关的问题。

教师点评

掌握内环境稳态及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知识点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并行技术可使系统各种硬件资源尽量并行工作,这样的程序执行环境具有独立性、随机性和( )。

A.封闭性
B.多发性
C.顺序性
D.资源共享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选择健康指标时应注意

A.根据研究目的或工作目的来选择健康指标
B.健康指标的可行性
C.健康指标的有效性、可靠性、灵敏性和特异性
D.健康指标的可比性
E.健康指标的发展性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对有屈服点的钢材还有屈服强度和()强度的区别。

A.承载
B.极限
C.张力
D.冷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学龄儿童采用0.05%NAF漱口水预防龋齿,其使用方法应为

A.每月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B.每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C.每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D.隔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E.隔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氟化钠漱口水的浓度常用的为0.05%和0.2%两种。0.05%的用于每天含漱一次,0.2%的用于每周含漱一次。一般来说,浓度越高应用间隔越长,因此,正确答案是C。

下一知识点 : 种群和群落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