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891题
回答下列(1)、(2)题
(1).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免疫 抗体(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
(2)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解析
(1)1)题干这样描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除淋巴因子外,还有抗体、溶菌酶等。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少;从②③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与第③组实验相比,第④组实验是先注射IL-18,后进行辐射损伤,因此可以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在作物育种中,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其特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盲目性大。
(2)1)实验②的结果应该与题中所述相反。因为吡罗红使细胞质中RNA着红色,而甲基绿使DNA着绿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面积比细胞核大。实验④结果:细胞是否着色,要看染色剂能否进入细胞。经过成功解离后,细胞膜对染色剂透性加大,允许透过,因此间期细胞也着色,只是染色质呈细丝态,不易观察计数。2) 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为了防止实验②中DNA被盐酸破坏影响染色效果,和实验④中细胞被过度解离等,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时间。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H]与O2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知识点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T细胞和B细胞在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后,会形成效应T细胞或效应B细胞,达到免疫的作用。实验中的测试的是效应T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的作用。
知识点
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借助裸鼠特点考查胸腺作用及免疫类型及过程。胸腺为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场所,无胸腺则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因此需胸腺裸鼠不具备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A项错误。因其免疫力低下,故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B项正确。对异体组织的排斥反应以及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过程都属于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对异体组织及癌细胞等进行识别并排斥,裸鼠无T细胞,故无排斥反应且不能清除癌细胞,C项、D项正确。
知识点
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
接种特效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设立隔离病房、室内定期通风属于阻断传播途径,注射相应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正确。
知识点
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浆细胞已是终端分化细胞不再分裂,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被直接识别为非己成分进行清除。
知识点
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正确答案
解析
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知识点
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肉毒杆菌抗毒素为抗体,是专门针对特定的抗原即肉毒杆菌外毒素的,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知识点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稳态调节异常考查内环境稳态含义。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寒冷时出现寒颤是通过骨骼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饮水不足,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细胞液含量增多,故说明内环境稳定被破坏,故选B项。
知识点
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