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891题
53.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感染,但是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它就会伤害宿主,这种极端的免疫攻击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埃博拉病毒的高致病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在病患晚期引发这种“细胞因子风暴”的现象。下图为埃博拉病毒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的部分机理。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来自疫区的猴子等动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显然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命的信息”中“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考查对生命科学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易错点
1、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混淆不清。
知识点
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SARS病毒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较大,不属于空气传播,也不属于通过生物媒介进行的媒介传播,而属于接触传播。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题干信息得出。
易错点
判断不清传播途径。
知识点
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正确答案
解析
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C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作为疫苗一般对人体无害或毒性较弱的外毒素。
易错点
注意疫苗相关知识。
知识点
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A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免疫缺陷病,C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自身免疫病
知识点
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知识点
27.(8分)
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皮肤、黏膜(2分)
(2)溶酶体(2分)
(3)不能(1分)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知识点
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正确答案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
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B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区别与联系入手。
易错点
分不清非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教师点评
免疫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