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如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图一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流入蛇的总能量小于鼠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鼠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所利用.
(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
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kJ能量.
(4)图二可以用图一中的______生物表示,碳在其中以______形式流动.
正确答案
解:(1)根甲与丁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甲的箭头最多,可知甲是二氧化碳库,丁是生产者,由乙、丙、丁的箭头关系可知,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2)流入蛇的总能量可分为四部分,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一部分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外,剩下的被分解者利用.
(3)2)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20%÷20%=20KJ,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
÷20%÷20%÷20%=25KJ,因此蛇每增加1KJ体重至少消耗植物20+25=45KJ能量.
(4)图二表示两条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用图一中的丙消费者,丁生产者表示.碳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故答案为:
(1)丁 丙
(2)分解者
(3)45
(4)丁、丙 有机物 蛇
解析
解:(1)根甲与丁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甲的箭头最多,可知甲是二氧化碳库,丁是生产者,由乙、丙、丁的箭头关系可知,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2)流入蛇的总能量可分为四部分,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一部分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外,剩下的被分解者利用.
(3)2)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20%÷20%=20KJ,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
÷20%÷20%÷20%=25KJ,因此蛇每增加1KJ体重至少消耗植物20+25=45KJ能量.
(4)图二表示两条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用图一中的丙消费者,丁生产者表示.碳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故答案为:
(1)丁 丙
(2)分解者
(3)45
(4)丁、丙 有机物 蛇
水稻农田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如图是某水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和外界环境构成该农田生态系统,A错误;
B、图中的营养级包括三个,食虫鸟所含有的能量最少,B正确;
C、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在农田能量金字塔中,C错误;
D、储存的能量的去向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和被分解者利用以及下一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A正确;
B、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变能力的传递效率,B错误;
C、该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C正确;
D、图中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了生态系统功能,遵循了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请据图回答:
(1)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以______形式传递,在过程④中以______形式传递.图中增加消费者与M之间的箭头后表示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在绿色植物的生物膜系统中,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______.
(2)若图解中去除②后表示硫循环,则M代表______.硫从生物群落返回到大气中,要依靠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3)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②、③表示______能,④大于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量,这体现了能量流动______的特点.
(4)适当增加图中各类型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正确答案
解:(1)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以 CO2,在过程④中,即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则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2)若图解表示硫循环,则在无机环境的存在形式是 SO2、SO42-. 分解者将生物群落内硫返回到大气中.
(3)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②、③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热能;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则④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大于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量.
(4)适当增加图中各类型生物的种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故答案为:
(1)CO2 含碳有机物 线粒体和叶绿体
(2)SO2、SO42-分解者
(3)热 逐级递减
(4)抵抗力
解析
解:(1)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以 CO2,在过程④中,即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则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2)若图解表示硫循环,则在无机环境的存在形式是 SO2、SO42-. 分解者将生物群落内硫返回到大气中.
(3)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②、③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热能;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则④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大于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量.
(4)适当增加图中各类型生物的种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故答案为:
(1)CO2 含碳有机物 线粒体和叶绿体
(2)SO2、SO42-分解者
(3)热 逐级递减
(4)抵抗力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X1过程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完成光合作用,故A错误;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因为生产者会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故B错误;
C、生产者、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转化为其他物质,故C错误;
D、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