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补偿输入到植食动物的能量是2×103 kJ/(m2•a),肉食动物是[(2.1+5.1+0.05+0.25)-(14+2-9-4-0.5)]×103=5×103 kJ/(m2•a),顶位肉食动物是12×103 kJ/(m2•a).故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影响最大.故A正确.

B、第二营养级的固定能量是(14+2)×103 kJ/(m2•a),传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14+2)×103-(14+2-9-4-0.5)×103=2.5×103 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2.5×103/[(14+2)×103]×100%=15.6%.故B正确.

C、肉食动物是[(2.1+5.1+0.05+0.25)-(14+2-9-4-0.5)]×103=5×103 kJ/(m2•a).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输入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B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45×1011J/(hm2•a)

C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

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3%,A正确;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即2.45×1011J/(hm2•a),B正确;

C、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数量(N)÷第一捕获并标记的总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0=30:15,因此田鼠的种群数量是80只,但这不是种群密度,C错误;

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能量可以从狐流到兔,再流向草

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①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的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沿着食物链流动,B错误;

C、图中的比值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③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④是兔子的遗体,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05 kJ/(m2•y)

B在该生态系统中,类群Ⅳ包括全部的微生物和一些腐生动物

CⅠ为第二营养级,Ⅱ为第三营养级,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

D由生产者、Ⅰ、Ⅱ、Ⅲ、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有四个去向:热能23+流向下一营养级14+流向分解者的3+未被利用的70=110×103 kJ/(m2•y),故A正确;

B、类群Ⅳ表示分解者,但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属于生产者,病毒属于消费者,故B错误;

C、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Ⅰ为第二营养级,Ⅱ为第三营养级,Ⅰ和Ⅱ同化的能量分别为(14+2)和(2.1+5.1+0.05+0.25-5)=2.5,因此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故C正确;

D、类群Ⅳ表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B从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

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D乙图中的A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仓鼠的次级生产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图示仓鼠在种群数量在开始数量连续增长,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A正确;

B、根据图甲种群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可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B正确;

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为J型,没有环境容纳量,C错误;

D、乙图中的A来自仓鼠产生的粪便,即来自绿色植物(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表示仓鼠的次级生产量,D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