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A错误;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B正确;
C、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因此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C正确;
D、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时候,是逐级递减的,每一级大约减少80%~90%,D正确.
故选:A.
调查某生态系统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数值),若传递效率是1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C占其同化量B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的总同化量B=A+C+D+E,C÷B=15%,即C=0.15B.
故选:A.
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只有三条食物链,并且甲只属于第四营养级,食物链最短且最少,故A正确;
B、图中有7条食物链,营养结构复杂,中间的能量消耗较多,故B错误;
C、图中第一营养级有两个,有10条食物链,营养结构更复杂,故C错误;
D、与BC项同理,故D错误.
故选A.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答案
解:(1)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70+23+3+14)×103kJ/m2•y=1.1×105kJ/m2•y.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5÷(14+2)=15.6%.
(2)根据同化量中能量的去路可知,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能量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故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故答案为:
(1)1.1×105kJ/m2•y 15.6%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化学能
(3)C E
解析
解:(1)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70+23+3+14)×103kJ/m2•y=1.1×105kJ/m2•y.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5÷(14+2)=15.6%.
(2)根据同化量中能量的去路可知,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能量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故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故答案为:
(1)1.1×105kJ/m2•y 15.6%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化学能
(3)C E
如图为某人工养殖塘,有关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池塘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呈S型曲线增长,A正确;
B、该池塘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去路不同,如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能量,而消费者通过捕食获得能量,B错误;
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该系统中物质能够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水体轻度富养化后可通过负反馈来维持该系统的稳定,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