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简单生态系统中仅有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_________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循环、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项。
(2)分析上图,请写出甲、乙、丙所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若甲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乙和丙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若甲增重1kg(有机物干重),则需消耗乙至少kg___________(有机物干重)。
(3)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碳从大气圈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乙→丙→甲 乙减少丙增加 25
(3)二氧化碳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下圈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此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笫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3)110 12.7%
(4)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下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A~G表示具体的能量流动过程,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流量是____________kJ·m-2·y-1,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
(2)b值为________,过程E表示_________。
(3)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___。
(5)如果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需要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7400 1.2%
(2)180 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遗骸中的有机物
(3)16.0%
(4)腐殖质中的碳元素不能回到无机环境中
(5)农田中的产品不断输出
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
(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_______(两条)。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绿藻→轮虫→鱼 黑藻→鱼→鸭
(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若D增加1kg,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___kg。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机物 CO2(2)E 减少(降低)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4)迁地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