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为研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将小球藻接种到不含____元素的培养液中,并将藻液平均分为______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2)每隔24小时取样,利用_______________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CO2浓度为________,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__________;当CO2浓度在_________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4)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升高,小球藻细胞的碳酸酐酶(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胞外的碳酸酐酶能将水体中靠近细胞表面的HCO3脱水形成CO2,然后CO2进入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CO2与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C5在细胞中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参与。

(5)小球藻吸收大气中的CO2转化为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工业上生产C2H5OH等燃料。在细胞内产生C2H5OH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C          9

(2)红细胞计数板

(3)0.04%              10%                  30%~40%

(4)CO2固定            C5可再生            NADPH和ATP

(5)碳循环  乙醇发酵(或无氧呼吸)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下圈甲表示小球藻的某生理过程,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放射性14CO2,在不同条件下连续测量小球藻细胞中14C标记的图甲中三种化合物的相对量,其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生理过程发生在_______中,若使该过程持续稳定的进行,必须由光反应持续提供_______。

(2)图乙曲线A、B、C分别表示图甲中化合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相对量的变化。

(3)曲线B先上升后下降,请写出导致其下降的主要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

(4)曲线A有两次上升过程,参照图甲分析原因分别是:光照条件下,_______,使其上升;突然停止光照,_______,14CO2继续被固定,使其再次上升。

正确答案

(1)叶绿体基质;[H]和ATP

(2)C3;(CH2O);C5

(3)

(4)小球藻洗手培养液中14CO2并逐渐合成14C标记的C314C标记的C3不能继续还原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均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探究,A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检测并比较14C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7.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在检测过程中,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至少答两项)。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则此时两组实验中14C的含量均会________, (CH2O)/C3比值会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探究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依题意实验的自变量、对象及因变量分别是Mg2+、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目的可表述为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

解题思路

依题意确定自变量,实验对象及因变量,然后准确表述。

易错点

易误认为实验的自变量是14C。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缺少Mg2+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C3的还原减少,形成(CH2O)减少

解析

读题可知B缺少Mg2+,Mg2+是够成叶绿素的成份 ,叶绿素不足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C3的还原减少,形成(CH2O)减少。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综合题目信息,B组缺少Mg2+,依据Mg2+在植物体内及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小题易因表述逻辑不清而影响得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3

解析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先固定形成C3化合物,再还原成各种糖等光合产物。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忽略CO2的固定过程而误答成葡萄糖。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温度、光照、pH值等(答出两项即得分)  升高   升高

解析

此实验过程中两组的温度、光照、pH值要相同且适宜,所以温度、光照、pH值是实验重要的无关变量;依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最先使CO2固定减少,C5来路稳定、去路减少,C5含量增加;C3的来路减少、去路稳定,C3含量下降, (CH2O)/C3比值增加。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的变量控制及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考查实验无关变量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实验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的原则,分析此实验重要的无关变量,依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对C5、C3比值来路和去路的影响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会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对C5、C3来路和去路的影响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题目中14C应是14C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在大棚种植番茄时,“重氮肥轻钾肥”的情况比较普遍,科学工作者为验证钾肥的作用,在土壤钾肥不足的大棚中,研究了根外施加适量钾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1)研究表明:钾是4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能激活酶的活性。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生理作用。

(2)K2SO4是常用的钾肥,施用后钾在土壤溶液中以_______形式存在,以_______方式被根尖细胞吸收。

(3)在番茄施钾肥后某天,科技人员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右图。图中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12时实验组的实际光合速率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mmol/m2·s。

(4)科技人员连续30天在同一时间测量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光合速率的变化,部分结果如下表:

①结合图表信息分析,科技人员测得表中数据的时间应是每天上午_______时;图中数据应是在施钾肥后第_______天测得的。

②每天测量光合速率时,为控制无关变量应选择_______的叶片;为达到_______的目的,应测量三组样本取平均值。

正确答案

(1)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离子;主动运输

(3)光照强度;大于

(4)①10;10;②叶龄相同(生理状况相通);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

略。

知识点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甲、乙、丙、丁四幅图。其中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略。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

(1)图甲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移动。

(2)由图甲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mg。

(3)图乙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甲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乙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

(4)下图表示研究人员测定的该植物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连续48h温室内CO2浓度及CO2吸收速率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该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左下

(2)2;162

(3)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Ⅳ、Ⅱ、Ⅲ、Ⅰ

(4)6、18、30、42时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下图表示枫杨在正常情况和遭受水淹时的生理变化过程。各项指标均在晴天同一时间测得,其中,气孔导度反映了气体通过气孔的难易程度,气孔导度越大,越有利于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水淹时,为根系吸收提供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_,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以上两图曲线可推断,水淹早期枫杨光合速率快速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内[H]的含量__________。

(3)产生不定根是枫杨水淹后气孔导度逐渐恢复正常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枫杨从第    天开始长出不定根,第__________天开始正常生长。

(4)若研究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对水淹的响应,可以用__________法将色素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小的色素是__________。

(5)水淹第__________天时对枫杨生长影响最大,在此条件下水淹枫杨每平方米每分钟比对照组少积累葡萄糖__________mol。

正确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降低

(2)气孔导度下降,CO2供应不足;上升

(3)10;50

(4)纸层析;叶绿素b

(5)5;100

解析

略 。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研究表明,单向光照可以使风信子的根表现出负向光性,下图一、二分别表示光强和光质对根倾斜角度大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植物根的负向光性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若除去风信子的根冠,根只能垂直生长,待根冠修复后又可以表现出负向光性,这说明_________。

(2)由图一可知,光强为_________mo1··范围内,对风信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呈正相关,由图二可知,光质在波长为_________nm范围内对负向光性诱导最明显。

(3)为了提高风信子的观赏价值,通常使根形成“S”型,请根据上述信息提出最佳造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根负向光性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风信子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情况如下表:

①表中数据表明当外源生长素浓度在_________mg·L-1范围的某个数值时,根长也可为7.6cm,该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应该在_________mg·L-1范围内再设置更细致的浓度梯度实验。

正确答案

(1)能;根的感光部位是根冠

(2)0-80;450-500

(3)在光强为以上、波长为450-500nm时单向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改用相同条件下反方向光处理一段时间。

(4)①10-4-10-3;既不促进,又不抑制;②0-10-4

解析

略。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8 分

28.Ⅰ中国沙棘能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功能。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图T4-6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Ⅱ中,6:00~10:00之间净光合速率明显加快,这是因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不断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曲线Ⅰ中,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在8:00~12:00之间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

比较8:00和12:00两个时刻,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的有机物总量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14:00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0~14:00之间,Ⅰ、Ⅱ两条曲线都在下降,导致Ⅰ、Ⅱ两条曲线下降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14:00~16:00之间,雌、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情况是:雄株____________雌株(填“>”“<”或“=”)。

(5)由图中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中国沙棘____(填“雄株”或“雌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____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6)在其他条件相同且较适宜的情况下,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更耐高温。

Ⅱ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回答:

①图1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

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则图1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填向左、向右、不变)。

②图2中由于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区段。

正确答案

Ⅰ.(1)[H]和ATP

(2)一直减少 不一定 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

(3)CO2 光照 (4) >

(5)雄株 雌株 (6)雄株

Ⅱ. ⑴ ①AB  向左    ② BC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注:光的补偿点是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增强而加快时的光照强度,就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植物出现光饱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分析可知,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_________,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提升                                  ,从而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可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5)若大规模生产优质黄瓜种苗,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层析液

(2)光照强度   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

(3)丙组    叶绿素a、b含量较多    叶片对光能的捕获效率(或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

(4)减少供水

(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的全能性
下一知识点 : 细胞呼吸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