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共2388题
(2015秋•河南月考)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B正确;
C、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是,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
D、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溶液进行检测,D正确.
故选:C.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PH值条件下,35℃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PH值为8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因此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A正确;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曲线中未体现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错误;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没有变化,C错误;
D、当PH为过酸或过碱的条件时,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即酶活性丧失,因此在此条件时不同温度条件的反应速率是相同的,D错误.
故选:A.
除了______以外,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正确答案
一个因素
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解析
解:对照一个因素,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故答案为:一个因素 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2013春•宜宾县校级月考)以下是《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两个实验,请据表格内容回答:
表1
(1)表1所示为探究______的实验.
(2)按上述1~4的实验步骤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管变蓝,______管不变蓝.
表2
(3)表2所示为探究______的实验.
(4)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往往采用单一变量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指出上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表1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现象是:B、C管变蓝,A管不变蓝.
(3)表2中的单一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因此该实验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试管B起对照作用.
(4)探究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各组实验所加试剂的量应该相等,所以步骤2试管B中应加2mL蔗糖溶液而不是1mL.
故答案为: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BC A
(3)酶的专一性
(4)步骤2试管B中应加2mL蔗糖溶液而不是1mL
解析
解:(1)由表1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现象是:B、C管变蓝,A管不变蓝.
(3)表2中的单一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因此该实验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试管B起对照作用.
(4)探究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各组实验所加试剂的量应该相等,所以步骤2试管B中应加2mL蔗糖溶液而不是1mL.
故答案为: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BC A
(3)酶的专一性
(4)步骤2试管B中应加2mL蔗糖溶液而不是1mL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XO2的生成速率.
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b.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 浓度越来越高,氧气含量减少,导致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CO2或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
(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选取果实应成熟度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 浓度越来越高,氧气含量减少,导致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CO2或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
(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选取果实应成熟度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三支试管加入浆糊后,应该先将三支试管放在不同温度下5min时间,再分别加入淀粉酶摇匀后,再在各自温度中维持5min,可见上述实验中步骤不正确,①正确;
②淀粉酶的活性在37℃,接近人体的温度时度最活跃,而本实验设置的对比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温度跨度太大,即温度设置不合理,②正确;
③这个实验中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时需水浴加热,会干扰实验温度,③正确.
故选:D.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为37℃,pH为7.6条件下(二者均最适),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
(3)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4)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故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2)在140分钟后,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故曲线变成水平.
(3)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由于在pH=2时酶已失活,故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不变.
(4)胰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在最适温度前,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C.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不变 在pH=2时酶已失活
解析
解:(1)根据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故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2)在140分钟后,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故曲线变成水平.
(3)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由于在pH=2时酶已失活,故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不变.
(4)胰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在最适温度前,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C.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不变 在pH=2时酶已失活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经历的过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即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即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故选:D.
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是自变量,A正确;
B、因变量是还原糖生成量,通过颜色反应体现出来,B正确;
C、其它条件都是无关变量,C正确;
D、与①③组相比,40℃温度较合适但并不能表明是最适温度,D错误.
故选:D.
在其它条件适宜、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的情况下,酶的浓度与酶作用底物的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曲线(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曲线③是底物浓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但在其它条件适宜、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即酶的浓度与酶作用底物的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曲线②.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