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本质
- 共1805题
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
D、组成基因片段中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1903年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03年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选:B.
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
(2)c是______.
(3)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4)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若其中的=0.25,其中一条单链中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解:(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b或(DNA),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a或(染色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a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c是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3)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称谓伴性遗传.
(4)bDNA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A=T,C=G,由于单链和双链中的的比例相等,故若其中的
=0.25.则其中单链中
=0.25.
故答案为:
(1)a 染色体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脱氧核苷酸
(3)性染色体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
(4)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0.25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不能增殖的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而在能能增殖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2个DNA分子,A正确;
B、每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但由于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这些基因首尾不一定连接,同时也可能重叠,B错误;
C、染色体、DNA、基因是平行关系,所以三者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行为一致,C正确;
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所以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相应的DNA和基因的行为,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某女性患者一对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2相对于图1来说是由于基因的缺失导致染色体变异,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2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B正确;
C、基因C、c和基因D、d两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遵循连锁遗传定律,C错误;
D、基因A和A的彼此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b、d、f三个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A正确;
B、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这四个基因都具有各自的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错误;
C、若该图中X代表一个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a属于非编码区,可能是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C错误;
D、真核生物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若该图中X代表β-珠蛋白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c、e、g代表的是外显子,d和f代表内含子,内含子中发生的突变不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所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突变位点应位于c或e或g中的一个片段中,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大肠杆菌DNA中有a、b、c等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组成a、b、c的基本单位都为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原核生物的基因都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B正确;
C、a、b、c基因的表达是独立的,互不干扰,某药物阻止a基因的表达,并不一定也阻止b、c的表达,C错误;
D、原核生物的基因位于裸露的DNA分子上,无染色体,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等位基因都是突变形成的,发生基因突变就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某基因内若有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该基因内有胞嘧啶 a()
③人体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内所含的基因相同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⑤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导致不能交配、动物胚胎早期死亡、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等等
⑥新物种的产生都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①错误;
②某基因内若有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该基因含有碱基总数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基因内含有胞嘧啶数目为
,②正确;
③人体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③正确;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正确;
⑤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包括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导致不能交配、动物胚胎早期死亡、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等等,⑤正确;
⑥新物种的产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三倍体无籽西瓜,⑥错误.
故选:D.
下列属于基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抗体是蛋白质,因此控制抗体合成的DNA片段属于基因,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序列不一定是基因,B错误;
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C错误;
D、真核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属于基因的编码区,不代表基因,D错误.
故选:A.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错误;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错误;
C、每条染色体上载着多个基因,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D错误.
故选:C.
(2015秋•绍兴校级期末)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没有说服力(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这不能说明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A错误;
B、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这说明基因在染色体,B正确;
C、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由此可推知,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
D、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由此可推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
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DNA与染色体的关系,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A正确;
B、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具有平行行为,B错误;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具有平行行为,C错误;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具有平行行为,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
B、染色体上含有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生物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正确;
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和DNA是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错误;
D、DNA、基因随染色体的复制、分离、传递而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D正确.
故选:C.
下面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A错误;
B、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基因,故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故C正确;
D、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相同数目的基因,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错误;
C、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生物体性状受基因型的控制,也受环境影响,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