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 共850题
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恢复生态学原理,采用多种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盐碱化草原治理的三个阶段反映了群落的演替过程.从类型来看,重度盐碱化草地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人类在改造盐碱地的过程中可以影响或改变其演替速度和方向,但是不能控制,B错误;
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换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正确;
D、由于盐碱地植被少,所以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B.
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 原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枝败叶和遗体残骸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人工林土壤中存在种子和繁殖体,会使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时,植物物种数量越多,促使生活在人工林中其他生物也越来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和种间个体间的竞争加剧.
(2)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在人为干预下,某毁损的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单位为103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解:A、图中地震以后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需要补偿的能量越多,所以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大,A错误;
B、图中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3kJ/(m2•a),加上补偿的能量2×103kJ/(m2•a),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kJ/(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103kJ/(m2•a),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B错误;
C、分析图形可知肉食动物输出的能量是2.1+5.1+0.05+0.25=7.5×103kJ/(m2•a),而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只有2.5×103kJ/(m2•a),所以肉食动物必须补偿输入能量5×103 kJ/(m2•a)才能较好的生存下去,C错误;
D、各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其消化吸收后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粪便(没有被吸收同化的能量),摄入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故选:B.
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A错误;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B错误;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C错误;
D、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符合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D正确.
故选:D.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湖泊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______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
(2)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______,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的结果.
(3)如表是修复后的湖泊生态系统中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
由此表数据可知,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KJ/(cm2•a),草鱼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______KJ/(cm2•a)
(4)该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这主要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解者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无机盐,利于植物的吸收,使水体由原来的浑水态变为清水态.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故答案为:
(3)由此表数据可知,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15KJ(cm2.a).
草鱼同化的能量=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KJ(cm2.a).
(4)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这主要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若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故答案为:
(1)无机盐 次生演替
(2)增多 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
(3)15 246
(4)物质循环再生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控制”主要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措施有保土蓄水、耕作、林草、生物等,层层设防控制土壤侵蚀,A错误;
B、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措施有进行城市生态分区;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产出;治理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监督法制等,B错误;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措施是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C错误;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D正确.
故选:D.
下列措施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A正确;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B正确;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C正确;
D、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符合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D错误.
故选:ABC.
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故选:D.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Ⅰ.图1为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______和______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______.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4)根据图2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下列哪项生态工程原理?______.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Ⅱ.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例举后者对人类有益的作用是______;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______.
(2)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1)由于矿区废弃地水分状况很差,养分贫瘠,导致植被难以恢复,因此在植树、种草以前需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主要借助工程机械.
(2)矿区废弃地水分状况差,土壤条件太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生长,适宜种植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树.
(3)该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生物适应性问题即协调与平衡原理,还要考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相结合,即整体性原理.
(4)现有的生产模式没哟过多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系统的失衡.
II、
(1)设计试管婴儿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设计.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如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中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筛选),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
(2)有人反对设计试管婴儿,认为: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抛弃或杀死配型不合适的胚胎无异于“谋杀”;违反了伦理道德,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
故答案为:
Ⅰ.(1)平整压实土地 人工制造表土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4)B
Ⅱ.(1)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筛选)
(2)违反了伦理道德,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