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1甲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招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它是生产者通过______固定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______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注意的事项有______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

(4)图1乙是能量流经害虫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害虫的摄入量,B表示害虫的同化量.那么D表示害虫的______,E表示______

(5)如图2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图2b中画出这段时间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假设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______

正确答案

太阳能

光合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样方法

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析

解:(1)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它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注意的事项有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因为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图1乙是能量流经害虫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害虫的摄入量,B表示害虫的同化量.那么D表示害虫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据图a可以知道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

故答案为:

(1)太阳能        光合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样方法       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3)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图1和图2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是因为该生态系统______,自我调节能力弱.

(4)图1中的食物链有______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来自农作物,来自家禽,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农作物______千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上述图1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农作物,图2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水稻和大豆.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组分较少,食物网简单(或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4)食物链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1中所包含的食物链为“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禽→人”及“农作物→猪→人”共3条.若人的食物来自农作物,来自家禽,来自猪肉按传递效率10%计算,此人每增加1千克,约消耗农作物量为:0.5÷10%+0.25÷(10%)2+0.25÷(10%)2=5+25+25=55(kg).

故答案为:

(1)农作物、水稻和大豆

(2)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组分较少,食物网简单(或营养结构简单)

(4)3          5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用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该生态工程中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

(2)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该系统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______

(3)在发酵装置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______

(5)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关键是______的作用.

正确答案

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

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物质循环再生

解析

解:(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工程中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2)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该系统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故可提高蔬菜产量.

(5)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关键是人的作用,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

故答案为:

(1)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2)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3)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

(4)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5)物质循环再生           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2)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主导地位,是其它生物生存的基础

(3)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______

(4)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5)该系统设计所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2)A、农业生态系统使废物资源化,A正确;

B、农业生态系统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

C、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

D、生产者占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D错误.

故选:ABC.

(3)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没有人,生态系统将崩溃;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4)蘑菇和蚯蚓属于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动物,属于分解者.

(5)该系统设计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故答案为:

(1)能量利用率

(2)ABC

(3)人      光能

(4)分解者

(5)物质循环再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开展以甜高梁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甜高梁植株高大,用间湿度大,为套种食用菌创造了条件.甜高梁叶片不仅含3%~5%的糖,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利用甜高梁茎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牛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不仅对牲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肥田,产生的沼气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燃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

(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是________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沼气能用于提高温室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请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高梁叶片中含有还原性糖?(写出主要操作步骤、试剂和判断方法)

第一步:______;第二步:______;第三步: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甜高梁、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竞争(高粱和蔬菜)和捕食(人吃蔬菜).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如蔬菜→人.

(3)沼气能增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和提高CO2浓度,因此可用于提高温室产量.

(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如沼渣肥田)和物质循环再生(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

(5)本实验的目的是检验高梁叶片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还原糖一般用斐林试剂鉴定,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混合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另外,高梁叶片是绿色的,有颜色干扰,因此在鉴定前需要先用酒精脱水.因此是由步骤为:

第一步:浸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绿,用清水漂洗后制成匀浆;

第二步: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液,加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隔水加热;

第三步: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含有还原糖.

故答案为:

(1)甜高梁、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竞争   捕食   如蔬菜→人

(3)增加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温度   提高CO2浓度

(4)能量多级流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

(5)浸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绿,用清水漂洗后制成匀浆

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液,加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隔水加热

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含有还原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作为燃料燃烧,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图是现在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试分析以前生产形式的主要不利影响:____________.(至少填两个)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_____(至少填两个)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等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以前农作物秸秆都是作为燃料燃烧,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这样会造成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等.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故答案为:

(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图中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有______

(3)和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四位一体”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是______

(4)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______

(5)有些科学家指出,人类长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外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其基本思路是: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可食部分.请你分析说明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哪些?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中的食物链为:

(2)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

(3)和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四位一体”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是废弃物及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

(4)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原料).

(5)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不破坏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留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虫害爆发的危险;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等.

故答案为:

(1)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

(3)废弃物及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

(4)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原料)

(5)不破坏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留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虫害爆发的危险;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设计生态农业时可使得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增加稳定性,但增加营养级会增加能量散失,故A错误;

B、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B正确;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人得作用非常关键,故C错误;

D、生态农业是以既要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又要兼顾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只有捕食一种

B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AB错误;

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C错误;

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更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某生态示范区在向阳的山坡上种植了一大片野生葡萄,请回答:

(1)该野生葡萄种植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呈______增长模型.

(2)如图甲是该生态示范区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①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保持原有植被的同时,部分区域引种野生葡萄,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图乙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甲、乙、丙三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发生的联系,该联系体现了维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新物种迁入新环境,由于对新环境的适应,常以“J”型曲线增长.

(2)①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J”型曲线

(2)①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②直接

(3)负反馈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