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 共850题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而超载放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导致草地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A正确;
B、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正确;
C、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C错误;
D、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这是利用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的原理,即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正确.
故选:C.
如图1为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______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______.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4)图2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______(填选项)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矿区废弃地水分状况很差,养分贫瘠,导致植被难以恢复,因此在植树、种草以前需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主要借助工程机械.
(2)矿区废弃地水分状况差,土壤条件太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生长,适宜种植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树.
(3)该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生物适应性问题即协调与平衡原理,还要考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相结合,即整体性原理.
(4)现有的生产模式没哟过多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系统的失衡,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故答案为:
(1)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4)B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______.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____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______.
正确答案
二次污染、持效短
藻类、大型挺水植物
消费者
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鱼捕食藻类
解析
解:(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二次污染、持效短.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藻类、大型挺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鱼类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属于消费者.
(3)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使得种间关系变化为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故答案为:
(1)二次污染、持效短
(2)藻类、大型挺水植物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鱼捕食藻类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A正确;
B、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B错误;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C正确;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
故选:B.
“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措施有保土蓄水、耕作、林草、生物等,层层设防控制土壤侵蚀,A错误;
B、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措施有进行城市生态分区;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产出;治理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监督法制等,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措施是草原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C正确;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D错误.
故选:C.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被的恢复必须种植原有的物种,A错误;
B、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而不是养殖动物,B错误;
C、煤矿废弃后,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C正确;
D、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需要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而不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物质的循环再生程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A错误;
B、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
C、植树造林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与物种多样性原理,C正确;
D、生态工程应该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错误.
故选:BC.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最好的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A错误;
B、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能作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B正确;
C、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C正确;
D、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这属于初生演替,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初生演替.时间会相当长.D错误.
故选:BC.
煤矿废弃后,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关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被的恢复必须种植原有的物种,A错误;
B、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B正确;
C、矿山废弃地几乎很少有动植物,而且土壤也被严重破坏,不符合题意,C错误;
D、对产生的严重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是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D错误.
故选:B
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生态农业建设中,并不是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A错误;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B正确;
C、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生态农业的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强,生态农业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传统农业低,C错误;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D正确.
故选: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