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如图,已知直线的右焦点F,且交椭圆C于A,B两点,点A,F,B在直线上的射影依次为点D,K,E,

(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椭圆C的上顶点。

①求椭圆C的方程;

②若直线L交y轴于点M,且,当m变化时,求 的值;

(2)连接AE,BD,试探索当m变化时,直线AE、BD是否相交于一定点N?若交于定点N,请求出N点的坐标并给予证明;否则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析:(1)易知

                            …………………3分

                              …………………………5分

又由

         同理

        ……………………………………8分

(2),先探索,当m=0时,直线L⊥ox轴,则ABED为矩形,由对称性知,AE与BD相交FK中点N,且

猜想:当m变化时,AE与BD相交于定点  ……………………9分

证明:设

当m变化时首先AE过定点N

A、N、E三点共线,

同理可得B、N、D三点共线

∴AE与BD相交于定点             ……………………13分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锐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将射线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与单位圆交于点. 记.

(1)求函数的值域;

(2)设的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且,求.

正确答案

(1)(2)1

解析

解析:

(1)由题意,得           ………………3分

所以,                   ………………5分

因为,所以,故.            ………7分

(2)因为

,所以,                                   ………………9分

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13分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已知函数为常数,),且数列是首项为4,公差为2的等差

数列.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 若,当时,求数列的前项和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析:(1) 证:由题意,即,∴,∴.∵常数,∴为非零常数,∴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当时,.

,            ①

        .       ②

②-①,得

  .

(3)由(1)知,,要使对一切成立,即对一切成立. ① 当时,对一切恒成立;② 当时,对一切恒成立,只需

单调递增,∴当时, ∴,且, ∴.

综上所述,存在实数满足条件.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某射击小组有甲、乙两名射手,甲的命中率为,乙的命中率为P2,在射击比武活动中每人射击发两发子弹则完成一次检测,在一次检测中,若两人命中次数相等且都不少于一发,则称该射击小组为“先进和谐组”;

(1)若,求该小组在一次检测中荣获“先进和谐组”的概率;

(2)计划在2011年每月进行1次检测,设这12次检测中该小组获得“先进和谐组”的次数ξ,如果Eξ≥5,求P2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根据“先进和谐组”的定义可得

该小组在一次检测中荣获“先进和谐组”的包括两人两次都射中,两人恰好各射中一次,

∴该小组在一次检测中荣获“先进和谐组”的概率

P=(C21)(C21)+()()=

(2)该小组在一次检测中荣获先进和谐组”的概率

P=(C21)[C21•P2•(1﹣P2)]+()(P22)=

而ξ~B(12,P),所以Eξ=12P

由Eξ≥5知,()•12≥5

解得: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

(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解得,把点的坐标代入,得,结合,故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在一个周期内的各个函数值之和为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已知,且,求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由柯西不等式,得

,   

.

所以,即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某校有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104人,其他教师若干人,为了了解该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情况,若按分层抽样从该校的所有教师中抽取56人进行调查,已知从其他教师中共抽取了16人,则该校共有教师           人。

正确答案

182

解析

设该校其他教师有人,则,故全校教师共有人.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

其中 为常数,则

正确答案

492

解析

两边求导,有:

再对上式求导,有

再对上式令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如图所示是一算法的伪代码,执行此算法时,输出的结果是 。

正确答案

3

解析

根据题中的程序框图,可得

该程序经过第一次循环,因为s=0<15,所以得到新的S=0+6=6,n=5;

然后经过第二次循环,因为s=6<15,所以得到新的S=6+5=11,n=4;

然后经过第三次循环,因为s=11<15,所以得到新的S=11+4=15,n=3;

接下来判断:因为s=15,不满足s<15,所以结束循环体并输出最后的n,

综上所述,可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3

故答案为:3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已知为平面上的一个定点,A、B、C是该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动点,点满足条件,则动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设线段BC的中点为D,则,∴

,即点一定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即动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外心,选C。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下一知识点 : 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
百度题库 > 高考 > 理科数学 > 二次函数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