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1)由上表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__个和______个.

(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1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限制酶完全切割相应的DNA片段时.产生的末端是______末端.现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若干段同种DNA分子(含有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各一个)进行反复的切割(完全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一段时间后反应液中会出现多种核苷酸片段,其中能够连接且不被BamHI与BglII切割的序列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酶切割后形成4段,所以有3个识别位点,B酶切割后形成3段,所以有2个切割位点.

(2)由表中酶切割后片段长度可知,1900+600=2500,800+500=1300,1000+200=1200,所以连接如图所示.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限制酶完全切割相应的DNA片段时.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故产生的末端是黏性末端.现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若干段同种DNA分子(含有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各一个)进行反复的切割(完全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一段时间后反应液中会出现多种核苷酸片段,其中能够连接且不被BamHI与BglII切割的序列是

故答案为:

(1)3           2     

(2)

(3)黏性         

解析

解:(1)A酶切割后形成4段,所以有3个识别位点,B酶切割后形成3段,所以有2个切割位点.

(2)由表中酶切割后片段长度可知,1900+600=2500,800+500=1300,1000+200=1200,所以连接如图所示.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限制酶完全切割相应的DNA片段时.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故产生的末端是黏性末端.现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若干段同种DNA分子(含有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各一个)进行反复的切割(完全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一段时间后反应液中会出现多种核苷酸片段,其中能够连接且不被BamHI与BglII切割的序列是

故答案为:

(1)3           2     

(2)

(3)黏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11月,武汉大学的科学家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合成了人的血清白蛋白,这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和人体自然产生的这类物质是完全一致的.结合图示回答转基因水稻培育过程的相关问题.

(1)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用______切割质粒,用______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用______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

(2)②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

(3)③经历的生理过程主要有____________两个阶段.培育出转基因水稻完整个体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

(4)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对培育的植株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检测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目的基因两侧都是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应选用限制酶EcoRⅠ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质粒中含有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但EcoRⅠ的切割位点位于标记基因中,用其切割会破坏标记,因此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选用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

(2)②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当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时,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3)③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4)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对培育的植株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受否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是否转录出的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是否翻译形成血清白蛋白.

故答案为:

(1)限制酶MunⅠ限制酶EcoRⅠDNA连接酶

(2)农杆菌转化法

(3)脱分化 再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4)人血清白蛋白基因 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录出的mRNA 人血清白蛋白

解析

解:(1)由图可知,目的基因两侧都是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应选用限制酶EcoRⅠ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质粒中含有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但EcoRⅠ的切割位点位于标记基因中,用其切割会破坏标记,因此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选用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

(2)②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当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时,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3)③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4)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对培育的植株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受否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是否转录出的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是否翻译形成血清白蛋白.

故答案为:

(1)限制酶MunⅠ限制酶EcoRⅠDNA连接酶

(2)农杆菌转化法

(3)脱分化 再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4)人血清白蛋白基因 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录出的mRNA 人血清白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有关如图的问题:

(1)图甲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______

(2)图甲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______,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于 翻译过程的是______ (请将模板碱基写在前).

(3)从雌性动物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图甲中雌性、雄性动物均为二倍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往往需要向雌性动物体内注入______激素.

(4)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图乙中序号1代表的是______;且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______(填“X”或“Y”)的精子.

正确答案

解:(1)蛋白质工程的具体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因此,图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蛋白质工程.

(2)图甲中④表示反转录过程,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原则为U-A、A-T、C-G、G-C,而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碱基互补原则为U-A、A-U、C-G、G-C,前者不同于翻译过程的是A-T.

(3)从屠宰场收集的卵巢中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方能受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图甲中⑥过程一般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做超数排卵处理.

(4)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过程中,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在目的基因前加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因为只有雌性个体能分泌乳汁,所以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X的精子.

故答案为:

(1)蛋白质工程

(2)逆转录     A-T

(3)MII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1      促性腺

(4)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X

解析

解:(1)蛋白质工程的具体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因此,图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蛋白质工程.

(2)图甲中④表示反转录过程,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原则为U-A、A-T、C-G、G-C,而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碱基互补原则为U-A、A-U、C-G、G-C,前者不同于翻译过程的是A-T.

(3)从屠宰场收集的卵巢中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方能受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图甲中⑥过程一般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做超数排卵处理.

(4)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过程中,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在目的基因前加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因为只有雌性个体能分泌乳汁,所以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X的精子.

故答案为:

(1)蛋白质工程

(2)逆转录     A-T

(3)MII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1      促性腺

(4)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X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花卉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请回答:

(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______不同.

(2)②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需要采用______技术,除a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必须包含的部分是______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______.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③、④过程分别为______,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4)人工种子就是以形成b之后得到的______、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正确答案

解:(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目的基因是不同.

(2)②是转化目的基因过程,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用基因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全能性较高,容易形成愈伤组织.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培养完整植株.

(4)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故答案为:

(1)目的基因

(2)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3)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易诱导为愈伤组织     脱分化、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胚状体

解析

解:(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目的基因是不同.

(2)②是转化目的基因过程,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用基因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全能性较高,容易形成愈伤组织.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培养完整植株.

(4)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故答案为:

(1)目的基因

(2)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3)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易诱导为愈伤组织     脱分化、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胚状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图1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

(1)此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

(2)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等酶和运载体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3)图1中①一般经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子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

(4)如图2从A-D中选出④到⑤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______

(5)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来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显示的技术手段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其中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属于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动物)常用显微注射法.

(3)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可获得单个细胞.核移植技术常用去核的卵细胞做受体细胞,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从④到⑤的过程中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故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图乙中的C.把⑤送入⑥,即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为桑椹胚和囊胚.

(5)如果②目的基因的数量太少,常用PCR技术来扩增.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⑦为雌性,所以③的性染色体是XX.

故答案为:

(1)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显微注射法

(3)胰蛋白酶    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C   桑椹胚和囊胚

(5)PCR技术    XX

解析

解:(1)图示显示的技术手段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其中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属于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动物)常用显微注射法.

(3)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可获得单个细胞.核移植技术常用去核的卵细胞做受体细胞,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从④到⑤的过程中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故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图乙中的C.把⑤送入⑥,即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为桑椹胚和囊胚.

(5)如果②目的基因的数量太少,常用PCR技术来扩增.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⑦为雌性,所以③的性染色体是XX.

故答案为:

(1)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显微注射法

(3)胰蛋白酶    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C   桑椹胚和囊胚

(5)PCR技术    XX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转基因生物可用于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如激素、抗体、疫苗、酶等.

如图1是通过生物工程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烟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填字母),此过程所需的工具酶是______

(2)如图2是运载体和反转录得到的胰岛素基因的片段,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GeneⅠ和GeneⅡ为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根据图分析,应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切割目的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中,除含有外源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

(3)B过程中,常用______处理使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从而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4)如果从分子水平检测人胰岛素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以采用______方法.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A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2)用限制酶Ⅱ切割质粒时会将两个标记基因都破坏,因此只能选用限制酶Ⅰ切割质粒,而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时,只需用限制酶Ⅱ即可.构建的重组质粒中,除含有外源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常用感受态细胞法,即常用Ca2+处理使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从而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4)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故答案为:

(1)A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ⅠⅡ启动子 终止子

(3)Ca2+

(4)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A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2)用限制酶Ⅱ切割质粒时会将两个标记基因都破坏,因此只能选用限制酶Ⅰ切割质粒,而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时,只需用限制酶Ⅱ即可.构建的重组质粒中,除含有外源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常用感受态细胞法,即常用Ca2+处理使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从而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4)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故答案为:

(1)A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ⅠⅡ启动子 终止子

(3)Ca2+

(4)抗原-抗体杂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图.据图回答.

(1)豌豆基因在玉米细胞中翻译的场所是______,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______,杂交细胞能够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______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__.(要求写两点)

正确答案

解:(1)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根据题干信息“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可知,杂交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2)杂交细胞含有1个A基因,经过间期的复制后,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A基因;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A基因(DNA)的两条单链;将杂交细胞培育成F1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F1相当于双杂合子,则该杂交植物在F2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A_B_)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等.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染色体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2)2  A基因(DNA)的两条单链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F2   

(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

解析

解:(1)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根据题干信息“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可知,杂交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2)杂交细胞含有1个A基因,经过间期的复制后,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A基因;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A基因(DNA)的两条单链;将杂交细胞培育成F1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F1相当于双杂合子,则该杂交植物在F2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A_B_)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等.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染色体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2)2  A基因(DNA)的两条单链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F2   

(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科学家们对于该疫苗的研发过程做如下的改进:提取乙肝病毒(HBV)基因重组后,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结合,形成重组质粒BPT(如图1),随后的操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______(A/B)插入终止子.构建重组质粒BPT必须使用______作为工具酶.

(2)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融合蛋白P-BPT仍需进一步修饰、纯化.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肠杆菌不具备______(细胞器).

(3)实验中抽取小鼠脾的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_____防止杂菌生长.从分子水平上使用______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结果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提取乙肝病毒(HBV)基因重组后,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结合,启动子在组合基因的首端,终止子在组合基因的末端,从而终止基因的转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而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即大肠杆菌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该蛋白质进一步修饰、纯化.

(3)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以抑制杂菌的生长.从分子水平上使用抗原-抗体杂交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结果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B    限制酶,DNA连接酶

(2)内质网、高尔基体

(3)抗生素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提取乙肝病毒(HBV)基因重组后,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结合,启动子在组合基因的首端,终止子在组合基因的末端,从而终止基因的转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而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即大肠杆菌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该蛋白质进一步修饰、纯化.

(3)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以抑制杂菌的生长.从分子水平上使用抗原-抗体杂交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结果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B    限制酶,DNA连接酶

(2)内质网、高尔基体

(3)抗生素     抗原-抗体杂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科学家张道远先生通过从耐旱灌木白花柽柳中克隆得到TSOD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化到棉花中,获得了具备更强抗旱性的T4代转基因棉花株系.下图为转基因抗旱棉花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表示用______ 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步骤③一般用______ 处理农杆菌,使其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2)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细胞除步骤④所示的方法外,还可采用______.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的受精卵,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的过程采用了______ 技术,利用了______ 的原理,步骤⑤⑥表示______

(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可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作探针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再______ 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

正确答案

解:(1)①是目的基因,数目太少,可以通过PCR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需要用同一种切割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农杆菌,农杆菌是微生物,一般要用Ca2+(或CaCl2)  处理农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

(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常采用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步骤⑤⑥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

(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除分子水平鉴定外,也可再将具有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的个体移栽到干旱土地中,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

故答案为:

(1)PCR技术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Ca2+(或CaCl2

(2)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显微注射法

 (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  

(4)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移栽到干旱土地中

解析

解:(1)①是目的基因,数目太少,可以通过PCR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需要用同一种切割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农杆菌,农杆菌是微生物,一般要用Ca2+(或CaCl2)  处理农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

(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常采用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步骤⑤⑥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

(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除分子水平鉴定外,也可再将具有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的个体移栽到干旱土地中,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

故答案为:

(1)PCR技术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Ca2+(或CaCl2

(2)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显微注射法

 (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  

(4)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移栽到干旱土地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所示),在很短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自生物体获得.通过PCR技术可以在体外获得大量的人胰岛素基因.将人胰岛素基因“嫁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可使大肠杆菌能够大量的合成人胰岛素.请分析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样品中DNA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的作用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合成遵循______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______

(4)合成人胰岛素大肠杆菌的培育应用了______技术,该技术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能______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在培育过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

(5)大肠杆菌和人是差异非常大的两种生物,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是因为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样品中DNA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作用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合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3)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的复制,而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为2,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合成人胰岛素大肠杆菌的培育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酶,基因的“针线”是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工具”是运载体.

(5)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条遗传密码子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

故答案为:

(1)解旋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3)

(4)基因工程(基因拼接、DNA重组) 定向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5)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解析

解:(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样品中DNA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作用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合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3)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的复制,而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为2,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合成人胰岛素大肠杆菌的培育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酶,基因的“针线”是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工具”是运载体.

(5)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条遗传密码子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

故答案为:

(1)解旋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3)

(4)基因工程(基因拼接、DNA重组) 定向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5)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下一知识点 :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