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______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______的切割,B过程是______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______扩增的方法.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_____,其组成必须有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4)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可以用______技术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

解:(1)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部分基因文库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

(2)①过程是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切割.B过程是有mRNA获取DNA过程,是反转录过程.

(3)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其原理是DNA复制.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4)受体细胞是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细胞中,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功能,能否转化成功,还需要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受体细胞中DNA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小于     

(2)限制酶                 反转录

(3)PCR技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可不答)

(4)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解析

解:(1)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部分基因文库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

(2)①过程是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切割.B过程是有mRNA获取DNA过程,是反转录过程.

(3)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其原理是DNA复制.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4)受体细胞是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细胞中,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功能,能否转化成功,还需要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受体细胞中DNA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小于     

(2)限制酶                 反转录

(3)PCR技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可不答)

(4)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代生物技术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

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原理和优点.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取出干扰素基因,一般可采用______技术进行扩增,此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

(2)此基因与细菌的质粒在重组过程中需先用______酶和______酶进行处理,使其形成______质粒,然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

(3)为了明确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能否发挥功能作用,从分子水平看,首先要检测其是否______,而要看本转基因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能否表达出______

(4)人的干扰素基因能在酵母菌中进行表达的原因是人和酵母菌______

(5)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土壤农杆菌中的质粒做运载体.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具备运载体的条件:①能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并稳定地保存;②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③具有某些______,便于进行筛选.

正确答案

解:(1)在基因工程中,干扰素基因称为目的基因;PCR技术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其次还要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质粒.

(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为了明确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能否发挥功能作用,从分子水平看,首先要检测其是否转录出了mRNA,而要看本转基因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能否表达出干扰素.

(4)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

(5)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

(1)PCR  目的基因  

(2)限制酶   DNA连接 重组

(3)转录出了mRNA     干扰素

(4)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5)①复制  ③标记基因

解析

解:(1)在基因工程中,干扰素基因称为目的基因;PCR技术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其次还要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质粒.

(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为了明确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能否发挥功能作用,从分子水平看,首先要检测其是否转录出了mRNA,而要看本转基因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能否表达出干扰素.

(4)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

(5)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

(1)PCR  目的基因  

(2)限制酶   DNA连接 重组

(3)转录出了mRNA     干扰素

(4)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5)①复制  ③标记基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获得甲生物合成该蛋白质的信使P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生物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

(1)操作过程需加入的四种核苷酸是(中文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必须加入______

(2)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最常用的质粒是______的质粒,它常含有______基因,这种基因有助于对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②过程首先要用______酶切断质粒DNA,再用______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连接重组在一起.

(3)在②操作过程中,若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为,则其运载体(质粒)与之相对应的黏性末端是______

(4)经过③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是否能够自主复制?______

(5)④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括______两大步骤.

正确答案

解:(1)①过程表示利用mRNA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由于合成的是DNA,因此需加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氧核苷酸的四种核苷酸.此外,还必须加入逆转录酶酶.

(2)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它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这种基因有助于对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我们可以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发酵生产.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首先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连接重组在一起.

(3)在操作过程中,目的基因和质粒利用了同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因此产生了相同的黏性末端.

(4)由于质粒中含有复制远点,因此经过③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能够自主复制.

(5)④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故答案为:

(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酶

(2)大肠杆菌     抗药性(答出具体抗菌素的抗性亦可)     限制     DNA连接

(3)

(4)能

(5)转录和翻译

解析

解:(1)①过程表示利用mRNA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由于合成的是DNA,因此需加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氧核苷酸的四种核苷酸.此外,还必须加入逆转录酶酶.

(2)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它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这种基因有助于对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我们可以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发酵生产.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首先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连接重组在一起.

(3)在操作过程中,目的基因和质粒利用了同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因此产生了相同的黏性末端.

(4)由于质粒中含有复制远点,因此经过③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能够自主复制.

(5)④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故答案为:

(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酶

(2)大肠杆菌     抗药性(答出具体抗菌素的抗性亦可)     限制     DNA连接

(3)

(4)能

(5)转录和翻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______的特点.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是______,检测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______,此过程除将目的基因导入棉株体细胞还可导入棉株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中A为重组质粒,其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3)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是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常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或DNA-R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4)图中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此过程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该过程除将目的基因导入棉株体细胞还可导入棉株受精卵.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3)转化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分子杂交技术(或DNA-RNA分子杂交技术) 

(4)农杆菌转化法     受精卵

解析

解:(1)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中A为重组质粒,其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3)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是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常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或DNA-R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4)图中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此过程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该过程除将目的基因导入棉株体细胞还可导入棉株受精卵.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3)转化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分子杂交技术(或DNA-RNA分子杂交技术) 

(4)农杆菌转化法     受精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使其观赏价值降低.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金茶花.据图回答:

(1)获得②可用______ 等方法,①和②结合能形成③,常用的酶有______;其能结合形成③,最重要的原因是①和②经酶处理后具有______

(2)形成③的过程是______,它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③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及______

(3)若④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则将此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除此之外,转基因植物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两种方法获得.

(4)在⑤→⑥过程中,获得抗病基因的金茶花细胞将经历____________过程后才能获得⑦.

(5)经培养长成的植株⑦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______.抗枯萎病金茶花培育成功说明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DNA的______.并具有相同的一套______

(6)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体外扩增和人工合成;将②连接到①上并形成③过程叫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先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并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2)形成③的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③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

(3)④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则将此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除此之外,转基因植物还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两种方法获得.

(4)将转基因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

(5)经培养长成的植株⑦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抗枯萎病金茶花培育成功说明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密码.

(6)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可视为杂合子,其将来产生的配子中由于基因分离,所以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相同的黏性末端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标记基因

(3)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4)脱分化   再分化

(5)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脱氧核苷酸序列     遗传密码

(6)不一定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体外扩增和人工合成;将②连接到①上并形成③过程叫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先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并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2)形成③的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③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

(3)④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则将此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除此之外,转基因植物还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两种方法获得.

(4)将转基因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

(5)经培养长成的植株⑦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抗枯萎病金茶花培育成功说明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密码.

(6)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可视为杂合子,其将来产生的配子中由于基因分离,所以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相同的黏性末端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标记基因

(3)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4)脱分化   再分化

(5)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脱氧核苷酸序列     遗传密码

(6)不一定 植物组织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蓟县期中)在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2N=18)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为此研究人员培育了体细胞含有两种外源抗虫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的转基因甘蓝.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存在如图所示的情况(细胞中只有2个抗虫基因).请回答(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______技术.

(2)甘蓝是雌雄同株植物.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没有抗虫基因的植株不抗虫(普通甘蓝).

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______类型.若F1表现为弱抗虫,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______类型.

②可选取上图______类型的转基因甘蓝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强抗虫转基因甘蓝.利用花粉培养出幼苗的技术属于______育种.

③如图甲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如图表示人工远缘杂交培育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可育萝卜-甘蓝植株的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需要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图中的受精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个DNA分子,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个萝卜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解:(1)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检测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①甲产生的配子中都只有一种抗性基因;乙产生的配子中有含有2种抗性基因,还有没有抗性基因;丙产生四种配子中,有含有2种抗性基因,含有1种抗性基因,没有抗性基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乙类型;若F1部分表现为弱抗虫,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甲、丙类型.

②根据题意,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若培育出的单倍体具有强抗虫性,可选乙、丙类型,因为两者都可以产生同时含有A和B的配子.花药离体培养的属于单倍体育种.

③甲产生的配子有2种,A或B,自交子代AA:AB:BB=1:2:1,所以强抗虫植株占

(3)由图可知,过程①使2N变成4N,即染色体加倍,因此该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成年植株产生的配子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受精卵是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36,有丝分裂后期有72条染色体,72个DNA分子,144条脱氧核苷酸链,36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故答案为:

(1)抗原-抗体杂交

(2)①乙   甲、丙      ②乙、丙   单倍体育种    ③ 

(3)秋水仙素处理  低温处理   72   72  144 36  4

解析

解:(1)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检测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①甲产生的配子中都只有一种抗性基因;乙产生的配子中有含有2种抗性基因,还有没有抗性基因;丙产生四种配子中,有含有2种抗性基因,含有1种抗性基因,没有抗性基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乙类型;若F1部分表现为弱抗虫,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甲、丙类型.

②根据题意,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若培育出的单倍体具有强抗虫性,可选乙、丙类型,因为两者都可以产生同时含有A和B的配子.花药离体培养的属于单倍体育种.

③甲产生的配子有2种,A或B,自交子代AA:AB:BB=1:2:1,所以强抗虫植株占

(3)由图可知,过程①使2N变成4N,即染色体加倍,因此该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成年植株产生的配子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受精卵是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36,有丝分裂后期有72条染色体,72个DNA分子,144条脱氧核苷酸链,36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故答案为:

(1)抗原-抗体杂交

(2)①乙   甲、丙      ②乙、丙   单倍体育种    ③ 

(3)秋水仙素处理  低温处理   72   72  144 36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介素2(IL-2),是含有113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蛋白,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获得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HSA融合蛋白.其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时,需要通入______(气体);图中②表示______过程.

(2)位点a应能被______限制酶切割.为了使融合基因能够完整表达出所需产物,应将表达载体2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_(填大肠杆菌或酵母菌).

(3)检测工程菌是否合成了IL-2-HSA融合蛋白,应采用______方法.

正确答案

解:(1)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条件是:95%空气和5%CO2气体环境、适宜温度(37℃)和PH、无毒无菌的环境及合适的营养成分,其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图中②mRNA→cDNA,表示逆转录过程.

(2)目的基因IL-2cDNA和表达载体1在构建表达载体2时需先用限制酶切割让二者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重新组合.根据目的基因IL-2cDNA的两端的酶切位点分别是EcoRⅠ和BglⅡ,所以表达载体1也必须有这两个酶切位点,而表达载体1上已有EcoRⅠ,因此位点a应被BglⅡ限制酶切割.

(3)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故答案为:

(1)O2和CO2   逆转录   

(2)BglⅡ酵母菌

(3)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解:(1)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条件是:95%空气和5%CO2气体环境、适宜温度(37℃)和PH、无毒无菌的环境及合适的营养成分,其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图中②mRNA→cDNA,表示逆转录过程.

(2)目的基因IL-2cDNA和表达载体1在构建表达载体2时需先用限制酶切割让二者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重新组合.根据目的基因IL-2cDNA的两端的酶切位点分别是EcoRⅠ和BglⅡ,所以表达载体1也必须有这两个酶切位点,而表达载体1上已有EcoRⅠ,因此位点a应被BglⅡ限制酶切割.

(3)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故答案为:

(1)O2和CO2   逆转录   

(2)BglⅡ酵母菌

(3)抗原-抗体杂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慢病毒载体是指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为来源的一种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系统主要由包装载体和转移载体组成,包装载体携带的基因能够控制合成病毒颗粒蛋白;转移载体上除有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外,还有目的基因、病毒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基因.当转移载体和包装载体同时转染包装细胞后,进行病毒成分的合成和包装,最终收获到携带目的基因的“假病毒颗粒”.如图是科研人员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培育转基因荧光鼠的主要过程.请分析回答:

(1)基因工程中运用的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有启动子、终止子、____________等.

(2)过程②利用了“假病毒颗粒”具有______和能将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特点.与正常病毒相比较,这种“假病毒颗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科学家利用ES细胞培育出转基因动物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在利用合成培养基培养ES细胞时,还要加入______等天然成分.

(4)经鉴定,某嵌合小鼠产生的配子中有带有外源基因,请写出利用该嵌合小鼠培育纯合转基因小鼠的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工程中运用的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等.

(2)②表示将携带目的基因的“假病毒”导入ES细胞,该过程利用了“假病毒颗粒”具有侵染性和能将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特点.与正常病毒相比较,这种“假病毒颗粒”能进入宿主细胞,但不能再宿主细胞中增殖(不具致病性).

(3)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因此利用ES细胞可培育出转基因动物;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除了要加入必要的成分,还要加入血清和血浆等天然成分.

(4)某嵌合小鼠产生的配子中有带有外源基因,利用该嵌合小鼠培育纯合转基因小鼠的思路:让这只嵌合小鼠与普通小鼠杂交获得F1,再让F1中的转基因小鼠相互交配、鉴定、筛选嵌合转基因小鼠.

故答案为:

(1)复制原点    标记基因

(2)侵染性    在宿主细胞中不能增殖(不具致病性)

(3)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血浆、血清

(4)让这只嵌合小鼠与普通小鼠杂交获得F1,再让F1中的转基因小鼠相互交配、鉴定、筛选嵌合转基因小鼠

解析

解:(1)基因工程中运用的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等.

(2)②表示将携带目的基因的“假病毒”导入ES细胞,该过程利用了“假病毒颗粒”具有侵染性和能将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特点.与正常病毒相比较,这种“假病毒颗粒”能进入宿主细胞,但不能再宿主细胞中增殖(不具致病性).

(3)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因此利用ES细胞可培育出转基因动物;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除了要加入必要的成分,还要加入血清和血浆等天然成分.

(4)某嵌合小鼠产生的配子中有带有外源基因,利用该嵌合小鼠培育纯合转基因小鼠的思路:让这只嵌合小鼠与普通小鼠杂交获得F1,再让F1中的转基因小鼠相互交配、鉴定、筛选嵌合转基因小鼠.

故答案为:

(1)复制原点    标记基因

(2)侵染性    在宿主细胞中不能增殖(不具致病性)

(3)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血浆、血清

(4)让这只嵌合小鼠与普通小鼠杂交获得F1,再让F1中的转基因小鼠相互交配、鉴定、筛选嵌合转基因小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将菠菜碱性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水稻,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有较高的耐盐性,并能在盐田中结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更多的BADH基因用于科研,可对其进行体外“克隆”.该技术指的是______技术.

(2)获取目的基因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应有______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3)若制备人工种子,需利用______技术.

(4)对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进行分子水平检测和______鉴定,后者需将耐盐水稻栽培于______中,以观察其生活状况.

正确答案

解:(1)在生物体外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2)基因表达载体结构中应该有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3)若制备人工种子,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到胚状体阶段,然后在胚状体外面包裹上人工种皮.

(4)对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进行分子水平检测和个体水平(或个体生物学水平) 鉴定,后者需将耐盐水稻栽培于盐田中,以观察其生活状况.

故答案为:

(1)PCR

(2)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4)个体水平(或个体生物学水平)     盐田

解析

解:(1)在生物体外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2)基因表达载体结构中应该有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3)若制备人工种子,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到胚状体阶段,然后在胚状体外面包裹上人工种皮.

(4)对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进行分子水平检测和个体水平(或个体生物学水平) 鉴定,后者需将耐盐水稻栽培于盐田中,以观察其生活状况.

故答案为:

(1)PCR

(2)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4)个体水平(或个体生物学水平)     盐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代生物技术

埃博拉病毒(EBO)呈纤维状,目前分离出五种类型,其中EBOV是一种烈性的、泛嗜性的病毒,它首先破坏吞噬细胞,其次是肝、脾等细胞,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严重的出血热现象.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

(1)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这是因为______

(2)较难制作EBO疫苗的原因与其遗传物质的种类以及表达方式有关.EBO病毒容易变异,这是因为______

(3)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EBO基因组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蛋白质的过程是(以遗传物质、箭头、过程名等表示):______

目前,抗击EBO的药物与疫苗的研制主要有两类技术.

技术类型一:细胞技术

(4)过程①获得的甲细胞是______细胞;过程②是______;所用瘤细胞的作用是______

(5)要获得纯净的单一品种抗体,上述操作的要点是______

技术类型二:基因过程技术--转基因疫苗

EBO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种蛋白棘突(GP蛋白和VP系列蛋白,见图2),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EBO基因组如图3所示.

(6)该技术的目的基因是______

细菌是疫苗生产重要的角色;腺病毒具有弱致病性,常被用来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的运载体,腺病毒基因组如图4.其中基因E与复制、转录有关;基因L是腺病毒衣壳基因.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增殖会导致正常细胞裂解、死亡.因此,需要对腺病毒进行改造.图5表示转基因技术生产EBO蛋白疫苗与重组病毒粒子疫苗的基本过程.

(7)以EBO病毒包膜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其原因是______;缺点是______

(8)生产含目的基因重组病毒粒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优点是______

为保障安全,基因重组病毒粒子需要除去自身原本的一些基因,改用辅助质粒携带这些基因.则除去的基因主要是______两类基因.

(9)辅助质粒携带EBO病毒上的这些基因,与EBO携带一样,均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说明______

图6中neo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ori是质粒的复制子,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如下图7.

(10)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

(11)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______两种培养基.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信息“首先破坏吞噬细胞”可知,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的原因是病毒最先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EBO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RNA是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变异,因此较难制作EBO疫苗.

(3)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因此,EBO基因组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蛋白质的过程是:RNA→RNA蛋白质.

(4)图1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其中过程①表示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进而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即图中甲细胞;过程②是将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所用瘤细胞的作用是能不断分裂,提高抗体的产量.

(5)要获得纯净的单一品种抗体,上述操作的要点是一个淋巴细胞与一个肿瘤细胞结合.

(6)根据题干信息“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可知,该技术的目的基因是G蛋白基因.

(7)以EBO病毒包膜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原因是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但蛋白质不能复制,因此疫苗量较少,引起的免疫反应效果较弱.

(8)生产含目的基因重组病毒粒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其优点是能通过主动侵染细胞运载目的基因;根据题干信息“基因E与复制、转录有关;基因L是腺病毒衣壳基因”可知,为保障安全,基因重组病毒粒子需要除去复制基因E和衣壳蛋白两类基因.

(9)辅助质粒携带EBO病毒上的这些基因,与EBO携带一样,均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说明单个基因的表达与其所在载体无关.

图6中neo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ori是质粒的复制子,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如下图7.

(10)质粒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但若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若用限制酶PstⅠ切割会破坏复制子,因此,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BglII、BamHI.

(11)用限制酶BglII、BamHI切割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新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故答案为:

(1)病毒最先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RNA是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

(3)RNA→RNA蛋白质 

(4)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     细胞融合      能不断分裂,提高抗体的产量

(5)一个淋巴细胞与一个肿瘤细胞结合

(6)G蛋白基因

(7)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不能复制,疫苗量较少,引起的免疫反应效果较弱

(8)能通过主动侵染细胞运载目的基因    复制基因E和衣壳蛋白

(9)单个基因的表达与其所在载体无关

(10)BglII  BamHI

(11)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首先破坏吞噬细胞”可知,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的原因是病毒最先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EBO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RNA是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变异,因此较难制作EBO疫苗.

(3)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因此,EBO基因组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蛋白质的过程是:RNA→RNA蛋白质.

(4)图1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其中过程①表示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进而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即图中甲细胞;过程②是将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所用瘤细胞的作用是能不断分裂,提高抗体的产量.

(5)要获得纯净的单一品种抗体,上述操作的要点是一个淋巴细胞与一个肿瘤细胞结合.

(6)根据题干信息“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可知,该技术的目的基因是G蛋白基因.

(7)以EBO病毒包膜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原因是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但蛋白质不能复制,因此疫苗量较少,引起的免疫反应效果较弱.

(8)生产含目的基因重组病毒粒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其优点是能通过主动侵染细胞运载目的基因;根据题干信息“基因E与复制、转录有关;基因L是腺病毒衣壳基因”可知,为保障安全,基因重组病毒粒子需要除去复制基因E和衣壳蛋白两类基因.

(9)辅助质粒携带EBO病毒上的这些基因,与EBO携带一样,均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说明单个基因的表达与其所在载体无关.

图6中neo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ori是质粒的复制子,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如下图7.

(10)质粒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但若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若用限制酶PstⅠ切割会破坏复制子,因此,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BglII、BamHI.

(11)用限制酶BglII、BamHI切割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新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故答案为:

(1)病毒最先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RNA是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

(3)RNA→RNA蛋白质 

(4)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     细胞融合      能不断分裂,提高抗体的产量

(5)一个淋巴细胞与一个肿瘤细胞结合

(6)G蛋白基因

(7)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不能复制,疫苗量较少,引起的免疫反应效果较弱

(8)能通过主动侵染细胞运载目的基因    复制基因E和衣壳蛋白

(9)单个基因的表达与其所在载体无关

(10)BglII  BamHI

(11)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下一知识点 :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