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Q(Q>0)

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

a.3v(N2)=v(H2)    

b.v(HCl)=4v(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4)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填“>”、“=”或“<”)。

正确答案

(1)  0.02  、      ;        

(2)bd  

(3)ac   ; 

(4)<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

(1)由方程式可知固体(Si3N4)质量增加2.80g时消耗n(H2)=2.80g/140g·mol-1×6=0.12mol,故v(H2)=0.12mol/(2L·3min)=0.02mol/(L·min);利用反应方程式可直接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因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b正确、温度不变,加压或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加固体Si3N4平衡不移动,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消耗HCl的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3)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比可知a项叙述表示v=v,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态;b项均表示正反应,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态,都成立;d项表示的浓度关系与是否平衡无关;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溶液中气体质量不变,而平衡移动则气体质量改变,所以c项表示达到平衡态。

(4)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2)/n(HCl)变小。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2-Cr2O72-Cr3+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 222Cr2O72-和222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v (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222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______,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

正确答案

(1)橙  

(2)c  

(3)6  

(4)5  

(5)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2H+2e-=H2↑;Fe(OH)3

解析

(1) c (H)增大,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向右移动,溶液呈橙色;

(2)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时,并不能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了,故a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v(Cr2O72-)和v(CrO42-)可表示正反应或逆反应,2v(Cr2O72-)=v (CrO42-)意义不明,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也就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平衡状态,故选c;

(3)还原1 molCr2O72-离子生成2 mol Cr3+,得到的电子数为6 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6 mol的FeSO47H2O;

(4)当c(Cr3+)=10-5 mol/L时,溶液的c(OH)=mol/L,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5)在电解法除铬中,铁作阳极,铁优先失去电子生成Fe2+,以提供还原剂;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放电生成H2的同时,降低了溶液的酸性;Fe2+与Cr2O72-反应生成了Fe3+,Fe3+转化为Fe(OH)3沉淀。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它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涂料、染料、汽车和国防等工业中。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Q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2)由表中数据判断Q   0 (填“>”、“”或“<”),要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CO                       C,充入H2                       D,升温

(3)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mol/L,则以CH3OH表示的反应速率v    mol /(L·min),CO的转化率为        。

(3)原料CO和H2可以由C和H2O反应制取,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s)CO2(g) 2CO(g)                              平衡常数K1

C(s)H2O(g) CO(g)H2(g)                平衡常数K2

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数K3

则K1、K2 、K3之间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1) BD 

(2)>、C 

(3)0.08      80%  

(4) K2=K1·K3 

解析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g)3H2 (g)→CH3OH (g)H2O (g)Q  (Q)

(1)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该反应,则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

A,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中CH3OH浓度与CO2浓度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O2的生成速率与H2O的生成速率相等

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2)该反应在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mol··min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4)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曲线Ⅰ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则的大小关系是         。

正确答案

(1)AD   

(2)0.125 

(3) K=                 

(4) 升温;加压;K=K2>K1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1 mol B进行反应:

2A(g)+B(g)2C(g),达到平衡时生成0.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时,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平衡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5 L,C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

C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压强,则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353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4 分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正确答案

A,B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2CH3OH(l)+ 3O2(g)= 2CO2(g)+ 4H2O(g)ΔH1 = –1275.6 kJ·mol– 1

②2CO(g)+ O2(g)= 2CO2(g)   ΔH2 = –566.0 kJ·mol– 1

③H2O(g)= H2O(l) ΔH3 = –44.0 kJ·mol– 1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 H2O(g)CO(g)+ 3H2(g)

① 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Pl        P2;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填“<”、“>”“=”)

② 100℃时,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

A. 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 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CH4同时生成0.3 mol H2

C. 容器的压强恒定

D. 3v正(CH4)= v逆(H2

如果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0.5,则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利用CO(g)、O2(g)、KOH(aq)设计成如图b所示的电池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用该原电池做电源,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饱和食盐水(足量),消耗的标准状况下的CO 224 mL,则溶液的pH =____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4)氢氧燃料电池的三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连续工作。

正确答案

(1)CH3OH(l)+ O2(g)= CO(g)+ 2H2O(l)ΔH = –442。8 kJ·mol– 1

(2)①  <; KC> KB >KA;②CD  2.25×10– 4mol2·mol– 2

(3)CO + 4OH+ 2H2O + 2e;13

(4)污染少、能量利用率高 

解析

略。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 +4HF(g)SiF4(g)+ 2H2O(g)+148.9 kJ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________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________沉积。

(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选填编号)。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选填编号)。

a. 2v(HF)=v(H2O)        

b. v(H2O)=2v(SiF4)

c. 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SiF4 、H2O;SiO2

(2)ad

(3)bc

(4)0.0010mol(L·min)

解析

本题考察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的理解以及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1)地壳深处温度低,使得平衡右移,会逸出SiF4、水蒸气气体;浅处温度高平衡左移动,析出SiO2沉淀。

(2)由于反应吸热,平衡常数K值变大,说明温度降低,则平衡正向移动,温度降低后逆反应速率开始要减小,由于平衡右移动,故逆反应速率又会逐渐增大直至到达新的平衡。

(3)平衡时a项v(HF)= 2v(H2O),d项反应继续进行只是转化的生成物与分解的生成物相等。

(4)密度增大了0.12 g/L,说明质量增加了0.24g,即参加反应的SiO2为0.24g,其物质的量为0.004mol,则转化的HF为0.016mol,则HF的反应速率为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6 分

工业上采用乙苯与脱氢生产重要化工原料苯乙烯

其中乙苯在气氛中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1)上述乙苯与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乙苯与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乙苯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消耗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在3L密闭容器内,乙苯与的反应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乙苯、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其中实验I在,而实验II、III分

别改变了实验其他条件;乙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I所示。

①实验I乙苯在0-50min时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可能改变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II是实验I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图II中补画实验Ⅲ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4)若实验I中将乙苯的起始浓度改为,其他条件不变,乙苯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分)

(2);  BC

(每空2分 共4分)

(3)①

②加入催化剂

(2分)

(4)减小(2分);0.225  (2分)

解析

知识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H3-NH-NH-CH3),氧化剂是液态四氧化二氮。二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已知室温下,1 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42.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98K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a kJ·mol-1 (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达平衡时, 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L ·mol-1

②下列事实能判断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 VN2O4)正=2VNO2)逆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 mol  n(N2O4)=1.2mol,则此时

V(正)________V(逆)(填“>”“<”或“=”)。

(3)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现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

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②其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K数值的是________。

③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l)  ΔH=-2550 kJ·mol-1

(2)①6.67;②b;③< 

(3)①b;②d;③c(Na)>c(SO)>c(NH)>c(OH)=c(H)

解析

略。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

2A (g) +B (s)  2D (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

C实验III 在3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 (A)为0.005mol·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 H2O可处理NO2

若在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            。

(2)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

NO2(g)+SO2(g) SO3(g)+NO(g)-Q,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          。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4)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 CH3OH(g) 。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正确答案

(1)0.015mol/L.min ;

(2)B 

(3)A 

(4)放热     在此压强下,CO转化率已很高,压强太高,会增加设备的成本。

解析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 CrO42- (黄色)+2H+Cr2O72- (橙色)+ H2O

(1)若第①步中平衡体系的pH=2,则该溶液显_________色;向该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_移动(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变”),溶液颜色将_________。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υ(Cr2O72-)=υ(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若改变条件使平衡状态的第①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_________(选填编号)

A.平衡常数K值可以不改变    B.再达平衡前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C.Cr2O72-的浓度一定增大      D.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4)第②步中,还原1 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_mol的FeSO4•7H2O。

(5)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带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6)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________,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

正确答案

(1)橙;向左;变浅

(2)C

(3)AB

(4)  6

(5) 5

(6)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7)2H++2e→H2↑  Fe(OH)3

解析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煤化工”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煤化工产业链之一。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热值很高的煤炭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已知:

                                    

                ②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_______kJ/mol。在标准状况下,33.6 L的煤炭合成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_______mol e-

(2)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①下列情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密闭容器中CO、H2、CH3OH(g)3种气体共存

c.CH3OH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每消耗1 mol CO的同时生成2molH2

②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A、B两点的平衡常数_______(填“前者”、“后者”或“一样”)大;

达到A、C两点的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是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燃气,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524.8 ;  3

(2)①a d

②一样 ; 大于  

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3)

知识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4 分

I.已知:C(s)+H2O(g)CO(g)+H2(g)   ΔH

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C(s)、1 mol H2O(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B.消耗1 mol H2O(g)的同时生成1 mol H2

C.ΔH不变                         D.v(CO) = v(H2)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n=____ mol;由表中数据计算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H2O(g)的转化率α =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Ⅱ.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25℃时:xSO2 (g)+2xCO(g)=2xCO2 (g)+Sx (s)     ΔH=ax kJ/mol

2xCOS(g)+xSO2 (g)=2xCO2 (g)+3Sx (s)   ΔH=bx kJ/mol。

则反应COS(g)生成CO(g)、Sx (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试分析:

①B曲线代表       分数变化(用微粒符号表示);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

c(Na+)=                                。

②M点,溶液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正确答案

I.(1)AD        (2)P/P0  ; 79.82%(或0.80)

II.(1)①xCOS(g) = xCO(g)+ Sx(s) ;  ΔH=0.5(bx-ax)kJ/mol

(2)①HS-;    c(Na+)=3[c(H2S)+c(HS)+c(S2)](由物料守恒得出)

或c(Na+)= c(Cl)+c(OH)+c(HS)+2c(S2)-c(H+)(由电荷守恒得出)

②M:2S2-+3H+=HS+H2S

解析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