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会计事项中,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B.按照公允模式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C.会计核算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超过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
D.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其公允价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部分
E.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 选项BD,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符合题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应通过“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包括(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机器设备
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C.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
D.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购置的符合同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设备
E.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已出租的建筑物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选项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选项E,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已出租的建筑物,记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对于房地产置业投资项目,影响其投资经济效果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有( )。

A.建安工程费用
B.权益投资比率
C.建筑容积率
D.空置率
E.运营成本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影响房地产置业投资经济效果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除B、D、E项外,还有购买价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不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是( )。

A.投资性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
B.投资性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
D.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专门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发生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不能资本化,应予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的有( )。

A.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投资性房地产
B.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销售状态的存货
C.经营性租赁租入的生产设备
D.经过相当长时间自行制造的生产设备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经营性租赁租入的生产设备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购建。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经济效果主要表现为销售收入,其经济效果的大小则用()进行衡量。

A.资产负债率
B.成本利润率
C.投资收益率
D.开发利润
E.偿债备付率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会计事项中,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B.按照公允模式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C.会计核算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超过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
D.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其公允价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部分
E.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 选项BD,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符合题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有( )。

A.库存现金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应收票据
D.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其中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仅指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金融资产的范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河公司系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该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该公司于2006年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并对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的原价为5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不考虑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上述做法相同。2009年1月1日,黄河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9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4 900万元。假定2009年1月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
资料二:
黄河公司2006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230万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黄河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
①编制黄河公司2009年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②将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

项 目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③编制2009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④计算200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及发生额(注明借贷方)。
(2)根据资料二:
①计算上述设备2007年和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
②计算上述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
③计算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编制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至2009年1月1日该办公楼已提折旧=5 000÷25×2=400(万元),该办公楼的账面净值=5 000-400=4 600(万元),计税基础=5 000-5 000÷25×2=4 600(万元),改成公允价值计量后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为4 800万元,2009年1月1日该办公楼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 800-4 600=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 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 15
②填表:

项 目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累计折旧                 -400
  投资性房地产                 -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盈余公积                  +15
  未分配利润                 +135
③编制2009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④计算200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及发生额:
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计税基础=5 000-5 000÷25×3=4 400(万元),账面价值为4 9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4 900-4 400=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0×25%=125(万元),2009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25-50=75(万元) (贷方)。
(2)①计算设备2007年和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
设备2007年计提的折旧额=(230-10) ×10/55=40(万元)
设备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230-10) ×9/55=36(万元)
②计算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
2008年3月18日设备的账面净值=230-40-36=154(万元)
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154-10)÷(8-2) =24(万元)
③计算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
按原会计估计,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230-10) ×8/55=32(万元)
上述会计估计变更使2009年净利润增加=(32-24)×(1-25%) =6(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A房地产开发商于2007年1月,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商品房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该项房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150万元,则转换日记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的金额是 ( )万元。

A.150
B.80
C.70
D.17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成本 15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开发产品 100
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70

下一知识点 :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会计实务 >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