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

(2)PEG的作用是                                   。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4)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请回答: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5) 接种后需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      。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            。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         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      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

(2)PEG的作用是                                   。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4)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请回答: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5) 接种后需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      。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            。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         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      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2) 显微注射技术

(3)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4)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2) 显微注射技术

(3)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4)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2)I、II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对培养基常用        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不同菌落周围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应挑出           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

(4)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

属于                                                  工程技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4)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1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5)检测“华恢l号”具有抗虫性状的方法是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2)I、II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对培养基常用        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不同菌落周围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应挑出           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

(4)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

属于                                                  工程技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4)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1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5)检测“华恢l号”具有抗虫性状的方法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2)蛋白质  (3)GACGTC

(4)①启动子   ② tms和tmr     目的基因(或外源DNA)准确插入

     ③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5)害虫抗性接种实验法(或相关描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2)蛋白质  (3)GACGTC

(4)①启动子   ② tms和tmr     目的基因(或外源DNA)准确插入

     ③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5)害虫抗性接种实验法(或相关描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微生物都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有核糖体的原核生物

B微生物都有DNA和RNA,且均有适合于基因工程操作的运载体

C微生物中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

D圆褐固氮菌是异养需氧型,固氮基因在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水、有机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及少量维生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最可能为目的菌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这种培养基按其用途属于____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

(3)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加入凝固剂_________,固体培养基接种前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

(4)某同学根据稀释倍数及接种后在培养基所形成菌落数粗略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实验中还设置了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_________实验,目的是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

(1)碳源、氮源   ; 选择  

(2)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 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3)琼脂;  高压蒸气灭菌法

(4)对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下图是用基因工程获得工程菌的流程图,请回答:

(1)大肠杆菌的细胞器有(        ),人的胰岛素基因复制的原料有 (     ) 种。

(2)①过程需要的酶有(        )(2种)②过程前通常用氯化钙处理细菌,以增大细

菌 (        )(细胞膜、细胞壁)的通透性。

(3)③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2个)。③过程使用

的基本培养基必须加入(       )。

(4)用含伊红一美蓝的培养基可以判断培养基中是否还有大肠杆菌,则该培养基类型是(       )培养基。

(5)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胰岛素基因探针的标记方法是用(          )标记。

正确答案

(3)5;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DNA分子的复制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生长曲线

B调整期是大量合成诱导酶的阶段,菌体的体积增长较快

C衰亡期微生物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菌体逐渐解体,释放出代谢产物

D微生物生长曲线与种群生长曲线的纵坐标的含义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10升湖水水样浓缩至10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培养。请回答:

22.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_____的浓度,筛选被调查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培养基。

23.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为检验(1)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24.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培养。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

25.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盐(或NaCl) 选择

解析

由于是筛选耐盐细菌,在培养基中必须增加盐的浓度才能将耐盐细菌筛选出来。

考查方向

考查选择培养基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筛选耐盐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离子。

易错点

分清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未接种(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皿 未加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高压蒸汽灭菌 倒置 种群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5.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A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后,需要加入无菌尿素

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

C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划线法接种

D可利用酚红指示剂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利用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尿素,分离培养基中需加入尿素,尿素又对热不稳定,就得灭菌后加入无菌尿素,故A正确;依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统,故B正确;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稀释涂布法接种,故C错误;幽门螺杆菌可利用酚红指示剂进行菌落鉴定,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实验能力。

解题思路

利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基的制作、培养计数及鉴定等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不注意尿素的热稳定性不高,而按常规培养基的配制误认为A说法错误。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3.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青霉素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现有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材料用具:(略)

(2)方法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             )培养基,另一种是 (            )培养基,将这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3)请回答:

①本实验配制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 。

②圆褐固氮菌大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                ),其与酵母菌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 。

③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据此推测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

④生产上常用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放到土壤中,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2)①无氮;含青霉素的

(3)①选择;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②稳定期;圆褐固氮菌编码区是连续的,而酵母菌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③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与圆褐固氮菌不同

④圆褐固氮菌可以固氮,为农作物提供氮素;可以分泌生长素,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工程中接种后必需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工业上常用人工合成的酸性培养液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味精

C基因治疗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进行两次细胞筛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基因工程的应用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纤维素酶是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物质。

(1)纤维素酶可以从(           )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土壤中分离该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土壤取样时最好选择       的环境采集土样;鉴别培养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染液,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纯化培养。

(3)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4)在“废纸→预处理→纤维素酶糖化→糖液→发酵生产乙醇”生产中,发酵产生乙醇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在生产乙醇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2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研究“细胞核重编程”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约翰·格登与山中伸弥。这项技术以人体自身细胞复制成“万用细胞”干细胞备受瞩目,为培育自体器官组织提供帮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格登发现,蝌蚪的一个普通的上皮细胞核也能够让去核卵细胞发育成为一个蝌蚪,进而变成一只成熟的爪蟾。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动物细胞(        )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直到今天也还不能用类似____(填植物细胞工程的一种技术手段)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因此,约翰·格登培育“克隆青蛙”,实际是通过     (填动物细胞工程的一种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2)2006年,山中伸弥通过一系列艰苦努力,找到了四个关键基因并把4个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从老鼠尾巴中所提取的体细胞中。他发现当这四个基因重新在细胞内开始表达的时候,这个细胞就具有了类似干细胞的可诱导分化的能力。在该技术中,逆转录病毒是     ,它能够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其染色体的(      )上。

(3)所谓“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即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即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发育的(      ),即可以分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我们可以用更安全的方法,用这些细胞来修复体内潜在的受损器官或组织。同时与经典的胚胎干细胞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不同,iPS技术不使用(      ),因此没有伦理学的问题。利用iPS技术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干细胞,所以不会有(     )的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全能性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利用微生物分解作物淀粉生产糖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灭菌处理的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___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正确答案

(1)液体。

(2)淀粉,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

(3)出现透明圈(浅色),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生水解。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素

B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不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D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I.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下表是筛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       ) 和 (        ),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                    ) 。

(2)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 ,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

II、根据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       ) ,原理是(       )  。

(2)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从花粉粒的选择上看,应选择(       ) 期的花粉粒为宜。

(3)从茶籽中提取茶油一般最好采用(       ) 法,工业上提取胡萝卜素一般采用萃取法,鉴定该色素的方法是(       ) 法。

40.[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试管牛和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 (       )  。

(2)和受精有关的过程有: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的顺序为(       ) (填序号)。

(3)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       ) ;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       ) 冲洗出来。

(4)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       ) ;图中标号3为(       ) ,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胚盘。

(5)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       ) 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       ) 。

(6)试管牛E的性别为(       ) ,克隆羊多利的性状和(       ) (黑面绵羊\白面绵羊)最接近。

(7)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       ) 。

正确答案

39. 

I(1)碳源  氮源  选择培养基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II

(1)MS固体培养基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单核  

(3)压榨  纸层析

40. 

(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③④②⑤⑥①。

(3)促性腺激素;(早期)胚胎(答卵细胞不得分)。

(4)DE;滋养层细胞。

(5)生理状态;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6)雌性或雄性(不能确定);白面绵羊;

(7)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工程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                ),前者是通过(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                )的操作,将(                )逐步到培养基的表面。

(2)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果醋、泡菜制作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和(                )。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通过培养基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在微生物学上,此类培养基称做 (                )。

(3)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常常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工作。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                )。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                );③ (                );④比色。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                )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                )色化合物。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把美洲爪蟾的小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结果发现一部分卵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爪蟾。山中伸弥等科学家将四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些干细胞可再转化成老鼠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戈登之后,科学界利用该技术进行更多细胞核转移实验,复制出多种哺乳类动物。在哺乳动物的核转移实验中,一般通过(                )(物理方法)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 (                )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

(2)从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                )阶段才能用于实验。

(3)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原因是(                )。

(4)在山中伸弥的实验中,利用了逆转录病毒,该病毒的作用是(                )。

(5)一般情况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值,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                )处理。

(6)iPS细胞能分化成任何种类细胞的实质是 (                ) 。

正确答案

39.

(1)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划线    聚集的菌种    稀释分散  

(2)醋酸菌  乳酸菌   选择培养基 

(3)芽孢和孢子  

(4)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盐酸   玫瑰红

40. 

(1)电脉冲(或电刺激)桑葚胚或囊胚  

(2)MⅡ中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3)动物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全能性

(4)目的基因的载体 

(5)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接触抑制  胰蛋白  

(6)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工程的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物技术实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