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⑦三个品种的过程,A、a、B、b、D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Ⅱ、Ⅵ过程的原理依次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Ⅲ过程的育种方式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CⅥ过程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加倍

DⅣ→Ⅴ过程培育新品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Ⅱ、Ⅵ过程分别是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其原理依次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Ⅲ过程的育种方式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B正确;

C、Ⅵ过程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加倍,C错误;

D、Ⅳ→Ⅴ过程培育新品种的优点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子,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某原种植物(二倍体)育种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Ⅰ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B子代Ⅱ和Ⅲ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

C子代Ⅲ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自交选育

D子代Ⅳ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子代Ⅴ一般为纯合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子代Ⅰ是通过植物体细胞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得,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A正确;

B、子代Ⅱ利用了转基因技术,Ⅲ子代利用了杂交技术,所以这两种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B正确;

C、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中,如果选育的品种是显性个体,由于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需经多代自交选育;如果是隐性个体,则不需经多代自交选育,C错误;

D、子代Ⅳ为诱变育种,因而可发生基因突变;子代Ⅴ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一般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农科所利用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该农科所欲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______,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______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为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______育种,常用方法是______,在育种过程中需经______处理才能获得纯合个体;此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4)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______,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______,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以TtDd自交后代中,TT占,Tt占,dd占,所以,抗病矮秆基因型有TT dd和Ttdd,其中基因型为Tt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会导致性状分离,故若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TTdd.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连续自交,每代均要进行单收、单藏、单种,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单倍体育种过程:(杂合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得二倍体(纯合体)→自交可以得到纯合的种子.染色体一经加倍,可以得到纯合的正常植物体,缩短育种年限.

(4)对于植物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通常采用自交的方法,通常看其后代表型及比例,如果有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表型比为2:1;如果后代没有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表型比为3:1.

故答案为:

(1)TTdd    

(2)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3)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低温诱导)    染色体变异

(4)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2:1

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3:1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以TtDd自交后代中,TT占,Tt占,dd占,所以,抗病矮秆基因型有TT dd和Ttdd,其中基因型为Tt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会导致性状分离,故若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TTdd.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连续自交,每代均要进行单收、单藏、单种,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单倍体育种过程:(杂合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得二倍体(纯合体)→自交可以得到纯合的种子.染色体一经加倍,可以得到纯合的正常植物体,缩短育种年限.

(4)对于植物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通常采用自交的方法,通常看其后代表型及比例,如果有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表型比为2:1;如果后代没有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表型比为3:1.

故答案为:

(1)TTdd    

(2)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3)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低温诱导)    染色体变异

(4)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2:1

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3: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③的过程Ⅰ称为______,过程Ⅱ称为______,由Ⅰ和Ⅱ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该方法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鉴别筛选,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用③得到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为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原因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新品种一般都是______(A、纯合体    B、杂合体).

(3)由③培育出⑥的育种方法是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Ⅰ是杂交,Ⅱ是自交.由Ⅰ和Ⅱ培育⑤方法是基因重组,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用③培育出④植株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方法Ⅲ和Ⅴ合称单倍体育种,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合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

(3)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1)Ⅰ是杂交,Ⅱ是自交.由Ⅰ和Ⅱ培育⑤方法是基因重组,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用③培育出④植株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方法Ⅲ和Ⅴ合称单倍体育种,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合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

(3)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台的方法是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______技术,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______

(3)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同学首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标记情况.

①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观察时,最佳选择是有丝分裂______期的细胞.

②转移培养基培养后,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______条染色单体被标记,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______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正确答案

AABB和aabb

连续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植物组织培养

25%

2

1

解析

解:(1)欲获得矮秆抗病(aaBB)的小麦,选择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让该亲本首先进行杂交,获得AaBb,让AaBb进行自交,选育出aaB_个体,然后让该个体持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判断植物某显性性状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法,即连续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图中③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选择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获得的F1为AaBb,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因此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四种比例相等的单倍体幼苗,再经过④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能形成四种比例相等的个体,其中矮杆抗病(aaBB)个体占25%.

(3)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②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第一次分裂每条染色单体均被标记,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只有一条链被标记,所以在第二次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被标记.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连续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2)植物组织培养    25%

(3)中    2      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控制豌豆高茎(D)和矮茎(d)的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控制圆粒(R)和皱粒(r)的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高茎豌豆的产量更高,皱粒豌豆的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现有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两个纯合豌豆品种,欲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利用四年时间培育出高茎皱粒豌豆新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简单的育种计划,请将该计划补充完整并进行相关的分析:

Ⅰ、育种计划

第一年:①将上述两品种的豌豆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亲本植株.

②若以高茎豌豆为母本,则需在______以前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操作;

③在适宜时期取矮茎皱粒豌豆的花粉对母本进行人工授粉;

④收获F1种子.

第二年:①种植F1种子,获得F1植株.任其自交,获得F2种子;

②选出F2种子中的______,这样的种子约占F2种子总数的______

第三年:①种植第二年选出的F2种子,获得F2植株;

②只保留F2植株中的______

③任其自交,产生F3种子,将每株F2产生的种子单独收获,获得多份F3种子.

第四年:①取适当份数的F3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F3植株;

②任其自交产生F4种子,从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地块上获得所需纯种;

Ⅱ、相关分析:

(1)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结果导致F2中出现新的______

(2)在此育种计划中,F2种子将出现______种基因型,F3种子将出现______种基因型.

正确答案

解:解:Ⅰ、第一年: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为避免其自花传粉,所以自花传粉前需对高茎的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第二年:由于F1(DdRr)自交获得的F2中皱粒种子的基因型为DDrr、Ddrr、ddrr,即皱粒种子占

第三年:由于第二年中保留的是皱粒种子,皱粒种子中DDrr:Ddrr:ddrr=1:2:1,因此对于F2植株,可以观察出其植株的高矮,淘汰矮茎植株,保留高茎植株.

第四年:种植F3圆粒种子后长出的植株中肯定有发生性状分离的,即DdRr、DdRR自交获得的后代,而DDRR自交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所需的纯种.

Ⅱ.相关分析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通过杂交和自交,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重组性状组合.

(2)F1(DdRr)自交获得的F2种子的基因型共有3×3=9种;F3的种子将会出现DD、Dd、dd3种基因型.

故答案是:

Ⅰ、第一年:②自花传粉

第二年:②皱粒(种子)    

第三年:②高茎(植株)

Ⅱ、(1)性状组合

(2)9      3

解析

解:解:Ⅰ、第一年: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为避免其自花传粉,所以自花传粉前需对高茎的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第二年:由于F1(DdRr)自交获得的F2中皱粒种子的基因型为DDrr、Ddrr、ddrr,即皱粒种子占

第三年:由于第二年中保留的是皱粒种子,皱粒种子中DDrr:Ddrr:ddrr=1:2:1,因此对于F2植株,可以观察出其植株的高矮,淘汰矮茎植株,保留高茎植株.

第四年:种植F3圆粒种子后长出的植株中肯定有发生性状分离的,即DdRr、DdRR自交获得的后代,而DDRR自交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所需的纯种.

Ⅱ.相关分析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通过杂交和自交,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重组性状组合.

(2)F1(DdRr)自交获得的F2种子的基因型共有3×3=9种;F3的种子将会出现DD、Dd、dd3种基因型.

故答案是:

Ⅰ、第一年:②自花传粉

第二年:②皱粒(种子)    

第三年:②高茎(植株)

Ⅱ、(1)性状组合

(2)9      3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不同的是(  )

A高产青霉素菌株

B白菜一甘蓝

C无子西瓜

D中国荷斯坦牛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高产青霉素菌株培育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

B、白菜-甘蓝的培育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无子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错误;

D、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  )

A4年

B3年

C2年

D5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第一年:A品种和B品种杂交,A品种和C品种杂交,得到杂合植株:AaBbDD、AaBBDd;第二年:第一年得到的两种杂合植株之间进行杂交,选出aaBbDd;第三年,用基因型为aaBbDd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选出得含aabbdd的种子;第四年:第三年收获的种子形成植株.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育种实例如杂交水稻、青霉菌的选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C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育种过程中,杂交水稻、青霉菌的选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依次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育种方法的原理,B错误;

C、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

D、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