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是某作物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常用的方法是______,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的育种方法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如果想利用杂种优势,其育种过程为______

(5)育种途径中C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填酶的名称).

正确答案

解:(1)F步骤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H、I,分别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和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打破物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即CD过程,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EG;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EFH.

(4)如果想利用杂种优势,其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育种过程为EG.

(5)育种途径中C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

(1)花药离体培养   H、I

(2)CD    基因重组

(3)EG     EFH

(4)EG

(5)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解析

解:(1)F步骤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H、I,分别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和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打破物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即CD过程,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EG;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EFH.

(4)如果想利用杂种优势,其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育种过程为EG.

(5)育种途径中C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

(1)花药离体培养   H、I

(2)CD    基因重组

(3)EG     EFH

(4)EG

(5)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______

(2)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如图),请在下面填出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F1(四倍体)不育.要使其可育,可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八倍体.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概率很小(或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八倍体

(2)①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②种群基因频率  ③生殖隔离

解析

解:(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F1(四倍体)不育.要使其可育,可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八倍体.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概率很小(或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八倍体

(2)①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②种群基因频率  ③生殖隔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某农作物的两种育种方法,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中E幼苗的获得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若C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③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颜色及其比例,是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④过程用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实际上是用花药里的花粉培养单倍体植株,而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故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④过程获得的植株是幼苗E为单倍体,经⑤过程加倍后获得正常染色体数的F植株,B正确;

C、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则Aa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组成为AA和aa,其比值为,Bb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和bb,比值也是,故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正确;

D、若C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③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颜色及其比例,是为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  )

A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D染色体变异和基因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②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B正确;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配子中的染色体带有全部的遗传信息,C错误;

D、①过程是让两个各具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属于______育种.水稻某一优良性状(A)对不良性状(a)为显性,如用第①种方法育种,杂合子Aa逐代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2)第④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红色种皮的花生种子第④种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了一株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其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其原因是______

(3)能体现细胞具全能性的是方法______(选填①~⑤).与方法①相比方法②的优点是______

(4)通过育种方法⑤培育抗虫棉属基因工程育种,此操作过程中抗虫基因表达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______

正确答案

杂交

基因突变

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缩短育种年限

DNARNA蛋白质

解析

解:(1)①属于杂交育种,在杂交育种中,杂种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自交后会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则F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n,纯合子的概率为1-(n,其中显性纯合子的概率=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n].淘汰掉aa个体,根据算式,代入计算得Fn中Aa的比例为,则自交三代后,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2)第④种育种方法是利用失重或宇宙射线进行人工诱变,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说明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3)由于在②单倍体育种中,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植株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4)抗虫基因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实现的,所以抗虫基因表达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故答案为:

(1)杂交 

(2)基因突变 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3)②缩短育种年限

(4)DNARNA蛋白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植物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Bc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a、c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a为单倍体育种,b为杂交育种,c为多倍体育种,A正确;

B、c为多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

C、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所以a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而c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错误;

D、要获得yyRR,b过程为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的基因突变

B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⑥和⑨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D由③到⑨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③到④表示诱变育种过程,其依据的主要原理的基因突变,A正确;

B、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⑥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而⑨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因此两者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C正确;

D、由③到⑨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b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C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b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

B、b属于杂交育种过程,能通过逐代自交能提高纯合率,故B正确;

C、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因为yR是单倍体,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故C错误;

D、b属于杂交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所以不能提高突变率,且杂交育种周期长,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哈尔滨校级月考)现有纯合的高秆抗病与矮秆易感病小麦,想要培育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最常规、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  )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于纯合的高秆抗病与矮秆易感病小麦分别是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想要培育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最常规、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即让纯合的高秆抗病与矮秆易感病小麦,得F1,再让F1自交,在F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小麦,再让其自交,选择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即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