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共803题
某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高秆(Y)对矮秆(y)为显性,不抗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两株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的植株杂交获得F1(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即①②过程,A错误;
B、雄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yr的配子约占,雌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yr的配子约占
,B错误;
C、④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通过无性生殖,有可能遗传给F2,C正确;
D、若要鉴定F1中的高秆抗病植株是否为纯合子,由于是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故最佳方法是测交,D错误.
故选:C.
回答下列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占F2的比例为______.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的F3.F3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E与e,F与f)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其分离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表现型有3×2=6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AABB)占.
②F2中抗锈病个体基因型有BB()或Bb(
),自交后代BB占
、Bb占
、bb占
.
(2)中产个体基因型含两个显性基因、两个隐性基因,基因型有EEff,EeFf,eeFF.亲本基因型为EEFF和eeff,杂交得F1,基因型为EeFf,自交得F2,其中含四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含三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比例为1:4:6:4:1.
故答案为:
(1)①6 AABB
②
(2)1:4:6:4:1
解析
解:(1)①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表现型有3×2=6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AABB)占.
②F2中抗锈病个体基因型有BB()或Bb(
),自交后代BB占
、Bb占
、bb占
.
(2)中产个体基因型含两个显性基因、两个隐性基因,基因型有EEff,EeFf,eeFF.亲本基因型为EEFF和eeff,杂交得F1,基因型为EeFf,自交得F2,其中含四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含三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比例为1:4:6:4:1.
故答案为:
(1)①6 AABB
②
(2)1:4:6:4:1
下列关于育种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A错误;
B、高产青霉菌是由诱变育种获得的,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性状,B正确;
C、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C正确;
D、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秋水仙素,可抑制植物幼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因而多倍体育种可以解释进化并非都是渐变过程,也可直接产生,D正确.
故选:A.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过程是让两纯合亲体杂交,所以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
B、②过程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B正确;
C、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正确.
故选:C.
已知玉米的长果穗为显性,由A与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由B与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品种(AABB)和乙(aabb),需要培养出AAbb品种.请根据材分析回答
(1)由甲,乙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方式称为______.F2中应该选择______性状的个体,并通过______来逐代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这种淘汰过程能定向改变种群的
______使该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2)过程④常采用______方法,④⑤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
(3)培养AAbb过程中,乙所结种子中,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F3的长果穗黄粒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甲与乙杂交得到F1后要快速培养AaBB品种的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题意可知,若通过杂交育种,F2是A_B_(长果穗黄粒):A_bb(长果穗白粒):aaB_(短果穗黄粒):aabb(短果穗白粒)=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A_bb(长果穗白粒),种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需要通过连续自交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2)④为花药离体培养、⑤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这种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已知培养AAbb过程中,父本AABB,母本aabb(乙形成种子),由于胚乳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形成的,乙所结种子中,所以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为AaaBbb.已知F2是A_B_(长果穗黄粒,自交可以产生长果穗黄粒)占9份,即的AA:Aa=1:2,BB:Bb=1:2,所以F3的AA:Aa=(+
×
):(
×
)=3:2,BB:Bb=3:2,所以F3的长果穗黄粒玉米中纯合子AABB占
×
=
.甲与乙杂交得到F1后要快速培养AaBB品种的方式是用品种乙与F1杂交.
故答案是:
(1)杂交育种 长果穗白粒 连续自交和选育 基因频率
(2)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AaaBbb 用品种乙与F1杂交
解析
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题意可知,若通过杂交育种,F2是A_B_(长果穗黄粒):A_bb(长果穗白粒):aaB_(短果穗黄粒):aabb(短果穗白粒)=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A_bb(长果穗白粒),种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需要通过连续自交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2)④为花药离体培养、⑤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这种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已知培养AAbb过程中,父本AABB,母本aabb(乙形成种子),由于胚乳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形成的,乙所结种子中,所以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为AaaBbb.已知F2是A_B_(长果穗黄粒,自交可以产生长果穗黄粒)占9份,即的AA:Aa=1:2,BB:Bb=1:2,所以F3的AA:Aa=(+
×
):(
×
)=3:2,BB:Bb=3:2,所以F3的长果穗黄粒玉米中纯合子AABB占
×
=
.甲与乙杂交得到F1后要快速培养AaBB品种的方式是用品种乙与F1杂交.
故答案是:
(1)杂交育种 长果穗白粒 连续自交和选育 基因频率
(2)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AaaBbb 用品种乙与F1杂交
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过A、D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特点是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所用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
C、C、F过程常用的药剂相同,都是秋水仙素,药剂的作用原理也相同,都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
D、E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能打破物种的界限,需要的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B.
杂交育种具有的优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所需的时间较长,A错误;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具有不定向性,不一定能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错误;
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
D、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后代的身上,D正确.
故选:D.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中纯种依次为______ 种.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______.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______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______再导入受体细胞.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为______;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4)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可通过______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为双杂合子,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所得F2群体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纯合子基因型有四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是选育的优良性状,因此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紫色低酚不抗虫的棉株上获得;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应先在细胞外通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形成重组质粒.
(3)将转基因细胞培育成紫色低酚抗虫棉,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应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即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故答案为:
(1)9、4、4 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解析
解:(1)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为双杂合子,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所得F2群体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纯合子基因型有四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是选育的优良性状,因此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紫色低酚不抗虫的棉株上获得;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应先在细胞外通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形成重组质粒.
(3)将转基因细胞培育成紫色低酚抗虫棉,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应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即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故答案为:
(1)9、4、4 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杂交,后代有抗病黄果肉番茄、易感病红果肉番茄、抗病红果肉番茄、易感病黄果肉番茄,选择其中的抗病红果肉番茄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不可以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这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故选:A.
甲地区的油菜籽大、抗性差,乙地区的油菜籽小、抗性强,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通常采用的繁殖技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嫁接繁殖是无性生殖,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不能提高油菜品种质量,A错误;
B、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基因重组,但技术要求高,一般不采用,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不改变生物的性状,C错误;
D、杂交育种能将甲地区籽大抗性差的油菜和乙地区籽小抗性强的油菜,通过交配使优良性状籽大抗性强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