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580题
30.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A代表( ),“骨胳肌战栗”的原因是骨胳肌细胞产生了兴奋,此时骨胳肌细胞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状态为( ) 。
(2)合成信息分子B的内分泌腺是( ),使其分泌量增加的原因是( )升高。
(3)体内信息分子D含量过少的成年人,所患疾病为( ),同时,体内( )分泌量增加。
(4)信息分子E代表( ),在其刺激下,B淋巴细胞将增殖分化成 ( ) 和 ( ) 。
正确答案
(1)神经递质 ; 内正外负
(2)下丘脑 ; 细胞外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3)甲状腺肿大 ; 促甲状腺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淋巴因子 ; 浆细胞 ; 记忆细胞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下列有关人体生理及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Ⅰ、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用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调节的方式上,抗菌肽的作用属于( )免疫。研究发现,抗菌肽可以在细菌细胞膜上穿孔而成离子孔道,从而改变细菌细胞膜的 ( ),导致细菌死亡。
(2)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合成抗菌肽时,首先根据其氨基酸排列顺序,用(
)的方法获得家蚕抗菌肽基因,该基因与家蚕体内原有的基因相比不具有( )。
(3)将该基因与( )结合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再将重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当大肠杆菌的群体生长处于( )期时,细胞内会大量积累抗菌肽,这时就可以分离提取抗菌肽。
Ⅱ、右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
实验Ⅰ让该妇女吃麦片粥,但该妇女明显对麦片粥厌恶;
实验Ⅱ让该妇女吃自选喜欢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炸鸡腿、蛋糕等。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后都没有进入胃内。
(1)实验Ⅱ胃液分泌量高于实验Ⅰ,说明( )会影响
低级神经中枢对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2)把食物通过胃瘘灌入该妇女胃内,一段时间后有胃液分泌;若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仍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该实验结果说明( )。
(3)有人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黏膜可分泌一种物质——胃泌素,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探究胃泌素的作用。
①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胃黏膜提取液。
②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
a.把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
b.甲组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胃黏膜液,乙组注射等量的0.9%生理盐水。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胃液的分泌状况。
④实验结果预测:
a.如果出现( ),假设成立 。
b.如果出现( ),假设不成立 。
正确答案
31.Ⅰ、(1)非特异性; 通透
(2)人工合成(化学合成) ; 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3)运载体(质粒); 稳定
Ⅱ、(1)大脑
(2)胃液的分泌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胃液分泌不仅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3)②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胃泌素能抑制胃液的分泌)
④a.甲组鼠胃液分泌量比乙组多
b.甲、乙组鼠胃液分泌量基本相当(或与另一种假设对应)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下图代表绿色植物和高等动物(人类)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序号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进入植物细胞中的水用18O来标记,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18O可出现在( )中;在绿色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18O可出现在( )中。
(2)在晴朗夏季的中午时分,绿色植物会因蒸腾作用过强而造成部分气孔关闭。此时绿色植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为( )。
(3)在高等动物细胞中进行过程⑤的条件是( )。
(4)高等动物进行过程⑤和⑦时,都能产生的物质是( )。
(5)在人体进食后,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物质的氧化分解外,还包括( )等作用。(填序号)
正确答案
(1)O2 CO2
(2)线粒体、叶绿体(缺一不得分)
(3)缺O2
(4)ATP
(5)① ③ 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
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
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 ) 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 ( )作用。
正确答案
(1)小肠(小肠黏膜) ;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 体液调节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 神经调节
(3)二者同时作用 ; 协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制备细胞膜实验时,若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常用过滤方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②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③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了发现促胰液素和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花传粉
⑤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⑥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