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 共92题
6.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退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亚铁离子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说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过程中有化合价变化,据此判断解答
易错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二价铁离子的检验
知识点
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7.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1,则溶液中c(Mg2+)= 。
18.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19.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MgO。取碱式碳酸镁4.66 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 g和标准状况下CO2 0.896 L,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
20.若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正确答案
(1)2.0 mol·L-1。
解析
(1)已知Mg(OH)2的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1,则溶液中c(Mg2+)=Ksp/ c2(OH-)=1.8×10-11/(3.0×10-6)2=2 mol·L-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正确答案
(2)NH4Cl。
解析
(2)因为滤液中所留下的是NH4+和Cl-的溶液,故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NH4C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正确答案
(3)m(MgO)=2.00 g,m(CO2)=×44 g/mol=1.76 g,则m(H2O)=4.66 g-2.00 g-1.76 g=0.9 g,n(MgO)∶n(CO2)∶n(H2O)=
=5∶4∶5。由原子守恒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解析
(3)取碱式碳酸镁4.66 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 g和标准状况下CO2 0.896 L,计算如下:
已知:m(MgO)=2.00 g,n(MgO)=2.00 g/40 g·mol-1=0.05 mol;
n(CO2)=0.896 L/22.4 L·mol-1=0.04 mol;m(CO2)= 0.04 mol×44 g/mol=1.76 g;
由质量守恒定律得:m(H2O)=4.66 g-2.00 g-1.76 g=0.9 g,
n(H2O)=0.9 g/18 g·mol-1=0.05 mol;
则n(MgO)∶n(CO2)∶n(H2O)= 0.05 mol∶0.04 mol∶0.05 mol =5∶4∶5。由原子守恒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正确答案
(4)升高。
解析
(4)若碱式碳酸镁再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将 “升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1COOR2+ R318OH
R1CO18OR3+R2OH(R1、R2、R3代表烃基)
Ⅱ.(R4、R5代表烃基)
14.①的反应类型是 。
15.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PMMA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 、 。
17.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G的结构简式为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⑦为酯化反应
b.B和D互为同系物
c.1 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NaOH
20.J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
21.写出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加成反应
解析
(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属于加成反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2)
解析
(2)A为是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卤素被羟基取代,反应方程式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3)碳碳双键 酯基
解析
(3)PMMA的单体为:其中含有碳碳双键、与酯基二种官能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3)碳碳双键 酯基
解析
(3)PMMA的单体为:其中含有碳碳双键、与酯基二种官能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4)
解析
(4)E的分子式为C3H8O,且能发生催化氧化,由此可推知E为醇,有二种结构:、
,但由于F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F为:
,E为
,反应方程式见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6)a
解析
(6)⑦为与
之间的酯化反应,a正确。乙二醇与甲醇不是同系物,b错误。1 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 mol NaOH,c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7)
解析
(7)J为,具有顺反结构的必须有双键,且双键二端的C上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顺式是二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的同侧,所以结构简式为: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正确答案
(8)
解析
(8)PET单体为:,由信息提示得知其在聚合时会形成
,所以发生缩聚反应,在原单体的酯基处断裂,形成长链,反应方程式见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审题把握好已知信息,推断过程中结合所给的反应条件及分子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
易错点
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已知信息处理不当,无法正确推断。
无水三氯化铁易升华,有强烈的吸水性,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盐。
22.实验室中可将FeCl3溶液 、 、过滤、洗涤干燥得FeCl3·6H2O;再 ,得到无水FeCl3。
23.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2.7时,Fe3+开始沉淀;当溶液pH为4时,c(Fe3+)= mol·L-1(已知:Ksp[Fe(OH)3]= 1.1×10-36)。
24.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为抑制FeCl3水解,溶液X为 。
②上述流程中FeCl3能被异丙醚萃取,其原因是
;检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
。
③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
④为测定所得草酸铁晶体的纯度,实验室称取a g样品,加硫酸酸化,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右图所示仪器 (填“甲”或“乙”)中;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得Fe2(C2O4)3·5H2O含量偏低的是 。
a.盛放KMnO4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正确答案
(1)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将FeCl3·6H2O在HCl的气氛中加热脱水
解析
(1)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到了氯化铁的结晶水合物。如要得到无水氯化铁,为防其水解,需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充分把握题干信息,逐项分析、见招拆招。对每小题涉及到的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到正确的突破方向。如氯化铁能被异丙醚萃取,解释原因,自然联想到分离提纯中萃取的相关知识,萃取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提纯,说明氯化铁在异丙醚中溶解比水更容易。
易错点
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中和滴定过程中误差分析。
正确答案
(2)1.1×10-6
解析
(2)由信息得知:PH=4,则c(OH-)= ,c(Fe3+)c3(OH-)= Ksp[Fe(OH)3], c(Fe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充分把握题干信息,逐项分析、见招拆招。对每小题涉及到的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到正确的突破方向。如氯化铁能被异丙醚萃取,解释原因,自然联想到分离提纯中萃取的相关知识,萃取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提纯,说明氯化铁在异丙醚中溶解比水更容易。
易错点
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中和滴定过程中误差分析。
正确答案
(3)①(浓)盐酸
②FeCl3在异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少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Fe3+。(或其他合理方法)
③除去杂质、减少草酸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④甲; c
解析
(3)①FeCl3+3H2O Fe(OH)3+3HCl,加入HCl能抑制的水解②萃取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质不同,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因FeCl3在异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可用异丙醚萃取。检验溶液中是否有Fe3+常用的方法是加入KSCN,检验溶液是否会出现血红色。③从溶液中分离出的结晶表面上常会附有其它可溶性的离子,为除去它们,常用水洗的方法,为减少水洗过程中固体的损耗,用冰水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④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所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装KMnO4的滴定管未润洗,必导致溶液偏稀,滴定过程中需多滴加KMnO4,使待测液浓度偏大,a错误。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误将气泡体积当成所加KMnO4的体积,所测浓度偏大,b错误。滴定前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导致V后-V前偏小,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小,使所测Fe2(C2O4)3·5H2O含量偏低,c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充分把握题干信息,逐项分析、见招拆招。对每小题涉及到的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到正确的突破方向。如氯化铁能被异丙醚萃取,解释原因,自然联想到分离提纯中萃取的相关知识,萃取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提纯,说明氯化铁在异丙醚中溶解比水更容易。
易错点
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中和滴定过程中误差分析。
1.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H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不选;
B.食用油的成分为油脂,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B选;
C.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故C不选;
D.“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不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C.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
D.混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单一的一种物质.
易错点
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