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三种增殖方式都有DNA的复制,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B错误;
C、人体中,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不是同步的,C错误;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下面表示某动物体内两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有______ 条染色体,其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图A细胞处于______分裂______ 期.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期,纺锤体出现发生在______期,核膜核仁重现的时期是______.
(2)图B细胞正在进行______ 分裂,此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图B中的1和______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正确答案
解:(1)图A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也含有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核膜核仁在末期重建.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B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此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图中的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故答案为:
(1)4 4 有丝 中 间 前 末
(2)减数第一次 8 8 2
解析
解:(1)图A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也含有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核膜核仁在末期重建.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B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此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图中的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故答案为:
(1)4 4 有丝 中 间 前 末
(2)减数第一次 8 8 2
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不会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A错误;
B、着丝点分裂与否不会影响细胞中的DNA含量,B错误;
C、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四分体的形成,C错误;
D、甲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说明化合物抑制细胞质分裂,D正确.
故选:D.
图1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条.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图是______.
(2)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B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C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看图可知:A是有丝分裂中期,它所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图是BC.
(2)在图1的A、B、C三图中,图2的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A、B.图1中的B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同源染色体2对.
(3)该动物体的基因型为YyRr,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其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R或Yr或yR或yr.
故答案为:
(1)4 BC
(2)AB 2
(3)YR或Yr或yR或yr
解析
解:(1)看图可知:A是有丝分裂中期,它所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图是BC.
(2)在图1的A、B、C三图中,图2的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A、B.图1中的B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同源染色体2对.
(3)该动物体的基因型为YyRr,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其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R或Yr或yR或yr.
故答案为:
(1)4 BC
(2)AB 2
(3)YR或Yr或yR或yr
下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______(器官)中找到.
(2)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______,该方式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3)丙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
(4)若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约为______
(5)甲在形成乙和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种类有何区别: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雄性动物的睾丸中找到.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能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AbC、aBC、abC.
(4)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如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所以该雄性患病个体与正常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相应的性状都与母本相同,即都不患病.
(5)甲→乙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为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睾丸
(2)有丝分裂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2 ABC、AbC、aBC、abC
(4)0
(5)甲形成乙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形成丙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解析
解:(1)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雄性动物的睾丸中找到.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能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AbC、aBC、abC.
(4)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如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所以该雄性患病个体与正常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相应的性状都与母本相同,即都不患病.
(5)甲→乙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为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睾丸
(2)有丝分裂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2 ABC、AbC、aBC、abC
(4)0
(5)甲形成乙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形成丙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时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间期进行DNA的复制,DNA分子数逐渐加倍,而前期细胞中的DNA数目已经加倍,因此两者的DNA数目不相等,A错误;
B、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都相等,B错误;
C、前期和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相同,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前期的2倍,与题意相符,C正确;
D、间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DNA数目相等,D错误.
故选:C.
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结果是两组染色体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时染色体进行复制,后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复制后的两组染色体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移向两极的两组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相同.
故选:C.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①图①中染色体上没有染色单体,因此DNA:染色体=1:1,②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C正确;
D、细胞②和④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最活跃的细胞器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低等植物细胞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此时中心体最活跃;
(2)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这与高尔基体有关.
故选:D.
某同学进行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则最可能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B、出现染色体,核仁消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
C、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D正确.
故选:D.
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出现和复制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都不含染色体,因此它们的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A正确;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在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B错误;
C、水螅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在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C错误;
D、蛔虫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在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它们是随机排列的,研究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排列顺序是(填图中字母)______.
(2)表示细胞核膜正在溶解的时期是(填图中字母)______.
(3)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完成的物质变化是______.
(4)在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根尖进行解离,目的是使根尖组织细胞______,然后要进行______,才能染色、制片.
(5)下列曲线图中,可表示上述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中期,B处于间期,C处于前期,D处于后期,E处于末期,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B-C-A-D-E.
(2)细胞核膜的溶解发生在分裂前期,即图中C细胞所处的时期.
(3)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完成的物质变化是DNA复制.
(4)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即D.
故答案为:
(1)B-C-A-D-E
(2)C
(3)DNA复制
(4)相互分离 漂洗
(5)D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中期,B处于间期,C处于前期,D处于后期,E处于末期,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B-C-A-D-E.
(2)细胞核膜的溶解发生在分裂前期,即图中C细胞所处的时期.
(3)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完成的物质变化是DNA复制.
(4)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即D.
故答案为:
(1)B-C-A-D-E
(2)C
(3)DNA复制
(4)相互分离 漂洗
(5)D
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图示,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______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______期,主要完成______;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______段(以甲图中字母表示).
(2)图乙表示有丝分裂______期,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段,根据图乙可知图甲中N值是______.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对应于甲图的4N,即4N=8,因此N=2.
(3)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胰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因此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故答案为:
(1)染色体 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 cd
(2)后 ef 2
(3)DNA
解析
解:(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对应于甲图的4N,即4N=8,因此N=2.
(3)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胰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因此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故答案为:
(1)染色体 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 cd
(2)后 ef 2
(3)DNA
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而DNA分子数目不相同的时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导致DNA分子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而DNA分子数目不相同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都不相同的时期是后期.
故选:B.
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F时期染色体数目是G时期的两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间期时间长,在细胞周期的前面,分裂期时间短,在细胞周期的后面,则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甲→乙→甲,故A错误;
B、核膜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则无完整核膜结构的有G中期和F后期,故B正确;
C、由于间期时间长,则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视野中A时期细胞最多,故C错误;
D、甲→乙表示间期,其中1表示G1期,2表示S期,3表示G2期,其中S期进行DNA复制,G1期和G2期合成RNA和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