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增殖和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在细胞分裂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D、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在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为了便于统计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最适宜的观察时期是有丝分裂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便于统计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最适宜的观察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故选:C.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
B、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细胞板,C错误;
D、动物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程未经人为调控.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中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②中,染色体数目的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差异的主要体现时期是______.
(2)在过程①和②中,伴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发生过程①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A、B、C、D四类细胞,分化能力最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______.
(4)PU和GATA可以识别基因的特定序列,继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功能,PU和GATA可能与下列哪种酶的联系最紧密______.
A.限制酶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5)若要使血红细胞前体直接转变成单核细胞,可行的人为调控措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差异的主要体现时期是前期和末期,前期时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时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中均存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①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胚胎干细胞是从胚泡(早期胚胎阶段)未分化的内部细胞团中得到的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万能分化性功能,特点是可以细胞分化成多种组织的能力,但无法独自发育成一个个体.据此,根据图示可知,A细胞能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红细胞,因此在图中A、B、C、D四类细胞里,分化能力最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A细胞.
(4)PU和GATA可以识别基因的特定序列,继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体现了蛋白质的调控功能.根据题意可知,PU、GATA为两种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该过程中与其它酶无关.
(5)分析图示可知,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当[GATA]的浓度大于[PU]浓度时,血红细胞前体可自然发育为血红细胞,因此,人为调控二者的含量,如降低[GATA]的浓度(或增加PU的浓度)可抑制血红细胞的形成,并可直接使血红细胞前体形成单核细胞.
故答案为:
(1)后 前期和末期
(2)①和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
(4)调控 B
(5)降低GATA的浓度或增加PU的浓度(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解:(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差异的主要体现时期是前期和末期,前期时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时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中均存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①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胚胎干细胞是从胚泡(早期胚胎阶段)未分化的内部细胞团中得到的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万能分化性功能,特点是可以细胞分化成多种组织的能力,但无法独自发育成一个个体.据此,根据图示可知,A细胞能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红细胞,因此在图中A、B、C、D四类细胞里,分化能力最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A细胞.
(4)PU和GATA可以识别基因的特定序列,继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体现了蛋白质的调控功能.根据题意可知,PU、GATA为两种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该过程中与其它酶无关.
(5)分析图示可知,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当[GATA]的浓度大于[PU]浓度时,血红细胞前体可自然发育为血红细胞,因此,人为调控二者的含量,如降低[GATA]的浓度(或增加PU的浓度)可抑制血红细胞的形成,并可直接使血红细胞前体形成单核细胞.
故答案为:
(1)后 前期和末期
(2)①和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
(4)调控 B
(5)降低GATA的浓度或增加PU的浓度(答出一点即可)
(2015秋•吉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e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其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继续分裂,A正确;
B、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平时不变,因此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e,B错误;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变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D正确.
故选:B.
番茄的染色体数为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中3个退化了,最后一个细胞随即又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即12条.卵细胞随即又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共形成8个细胞,每个细胞含有一个细胞核,所以8个细胞共含有8个细胞核;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所以这8个子细胞各含有12条染色体.
故选:B.
如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_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正确答案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可表示为G1→S→G2→M.
(2)小鼠为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M期中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3)图乙中,左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2C,包括G1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4C,包括G2和M期细胞.
(4)若S期刚结束时加入过量胸苷,要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时间为G2+M+G1=2.2+1.8+3.4=7.4h.
故答案为:
(1)G1→S→G2→M
(2)中心体 后 前、中
(3)G1 G2和M
(4)7.4
解析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可表示为G1→S→G2→M.
(2)小鼠为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M期中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3)图乙中,左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2C,包括G1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4C,包括G2和M期细胞.
(4)若S期刚结束时加入过量胸苷,要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时间为G2+M+G1=2.2+1.8+3.4=7.4h.
故答案为:
(1)G1→S→G2→M
(2)中心体 后 前、中
(3)G1 G2和M
(4)7.4
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情况的几个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核膜核仁消失发生在前期,即乙图,A错误;
B、乙图与丙图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都是4条,B正确;
C、染色单体是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图丙处于间期染色体复制之前,图丁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图丙和图丁都没有染色单体,C正确;
D、甲图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产生子细胞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
B、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
C、机体内有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处在细胞周期中,C正确;
D、细胞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作物质准备,D正确.
故选:B.
如图表示顺序已打乱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细胞分裂正确的排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②、⑥是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③是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④是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⑤是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因此,细胞分裂正确的排序是③⑤④①②⑥.
故选:C.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B正确;
C、等位基因分离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后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都平均分配,D错误.
故选:B.
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A细胞可演变为B细胞,则B细胞染色体①上基因发生变化的过程可能发生于C图的______阶段.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阶段,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阶段.A、B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 种.
(3)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4)请在下面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D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D形成有关的图象).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B是减数分裂过程,其中B细胞的①染色体上的基因为B和b,说明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即图C中的d-e.
(2)B细胞中①②的1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C中的e-f;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b是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B与b分离,即图C中的f-g段;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只有1种,B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精母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1或1:2,因此y1和y2依次为1、;减数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前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随着DNA分子复制过程的进行比值逐渐降至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维持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比值由恢复到1.
(.4)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和b分离移向细胞两级,A与A分离移向细胞两级,且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分裂.
故答案为:
(1)d-e
(2)e-f f-g 1、4
(3)1、 图 见右图
(4)图见右图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B是减数分裂过程,其中B细胞的①染色体上的基因为B和b,说明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即图C中的d-e.
(2)B细胞中①②的1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C中的e-f;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b是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B与b分离,即图C中的f-g段;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只有1种,B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精母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1或1:2,因此y1和y2依次为1、;减数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前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随着DNA分子复制过程的进行比值逐渐降至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维持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比值由恢复到1.
(.4)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和b分离移向细胞两级,A与A分离移向细胞两级,且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分裂.
故答案为:
(1)d-e
(2)e-f f-g 1、4
(3)1、 图 见右图
(4)图见右图
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达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
B、b表示核膜,e表示细胞核,B错误;
C、d为细胞壁,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e是细胞核,其蛋白质成分是在间期合成的,D正确.
故选:B.
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2)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因此是8个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2)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
(3)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故答案为:
(1)中 4 8 8
(2)4
(3)着丝点分裂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因此是8个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2)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
(3)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故答案为:
(1)中 4 8 8
(2)4
(3)着丝点分裂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其细胞周期长短也不相同,A错误;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完全相同,所以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B错误;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由于DNA合成在G2期之前的S,所以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C正确;
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