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
(2)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
(3)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
(4)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在此种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图中⑤⑥⑦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
(2)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⑤.
(3)图中①③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4)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⑥-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和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⑤⑥⑦⑨
(2)⑤
(3)①③⑧
(4)①-③-⑧-⑩-④-⑥-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1)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图中⑤⑥⑦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
(2)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⑤.
(3)图中①③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4)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⑥-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和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⑤⑥⑦⑨
(2)⑤
(3)①③⑧
(4)①-③-⑧-⑩-④-⑥-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均有合成 ②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③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硝化细菌中虽然没有叶绿体,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⑥精细胞、神经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均有合成,①正确;
②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②错误;
③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在前期发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
④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和少量RNA,RNA在核仁上合成;激素大部分是蛋白质,有的激素,比如性激素是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④错误;
⑤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有叶绿体,但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⑤错误;
⑥精细胞、神经细胞都不能连续分裂,所以没有细胞周期,⑥正确.
故选:D.
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消失于图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甲图中的______段,乙图中的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乙图不同处主要表现在图______、图______与图______,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甲中gn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乙中,A处于后期,B处于后末期,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前期,F处于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即图C,消失于分裂末期,即图A.
(3)E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也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甲图中的2N=6.
(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即甲图中的de或kl段,图乙中的D,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5)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处主要表现在分裂间期(图C):动物细胞的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前期(图E):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图B、F):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
(1)gn
(2)CEDABF C A
(3)6
(4)de或kl D 1:2:2
(5)C E B、F 动物细胞的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甲中gn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乙中,A处于后期,B处于后末期,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前期,F处于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即图C,消失于分裂末期,即图A.
(3)E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也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甲图中的2N=6.
(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即甲图中的de或kl段,图乙中的D,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5)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处主要表现在分裂间期(图C):动物细胞的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前期(图E):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图B、F):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
(1)gn
(2)CEDABF C A
(3)6
(4)de或kl D 1:2:2
(5)C E B、F 动物细胞的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但线粒体中也有少量,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与正常表皮细胞不相同,A错误;
B、细胞的自然死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是正常体细胞中细胞核中DNA分子的数目两倍,C错误;
D、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根据着丝点数目确定的,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成熟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间期,B错误;
C、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据图回答:
(1)按细胞周期的顺序,上图的排序应该为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图中______(填序号)为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中出现了散乱分布的______.
(3)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楚,便于观察的是图______(填序号).
(4)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开是发生在图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④.
(2)图中②细胞中出现散乱分布的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故答案为:
(1)②③①④
(2)②染色体
(3)③
(4)①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④.
(2)图中②细胞中出现散乱分布的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故答案为:
(1)②③①④
(2)②染色体
(3)③
(4)①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图示细胞不能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因此丙细胞产生子细胞可能是极体,也可能是精细胞,A错误;
B、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两者可能来自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B错误;
C、丙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应相同,C错误;
D、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6条染色体,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如图1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故甲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A错误;
B、乙细胞是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为基因重组,其产生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可为生物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丙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对应B图中的BC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AB段形成的原因是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B.
关于洋葱根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TP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形成,A错误;
B、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液泡,B错误;
C、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
D、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较活跃,D正确.
故选:D.
如图1中的五个细胞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及核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由图1判断该动物为______性.
(2)A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分子.
(3)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染色体有______条.
(4)B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含同源染色体有______条.
(5)图2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6)图1中的D细胞相当于图2中的区间是______.
(7)若图2中8过程发生在人体内,此时后代性别______(填“已决定”或“未决定”);所形成的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______(填“父方多”、“母方多”或“一样多”).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图1中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AC,由图1中的B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
(2)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所以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
(3)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分裂后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4)B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5)根据分析,图2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
(6)图1中的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当于图2中的区间是6~7.
(7)若图2中8过程发生在人体内,表示受精作用,此时后代性别已决定.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且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形成的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母方多.
故答案为:
(1)AC 雌
(2)8 8
(3)体细胞 4
(4)次级卵母细胞、极体 0
(5)B
(6)6~7
(7)已决定 母方多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图1中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AC,由图1中的B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
(2)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所以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
(3)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分裂后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4)B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5)根据分析,图2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
(6)图1中的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当于图2中的区间是6~7.
(7)若图2中8过程发生在人体内,表示受精作用,此时后代性别已决定.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且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形成的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母方多.
故答案为:
(1)AC 雌
(2)8 8
(3)体细胞 4
(4)次级卵母细胞、极体 0
(5)B
(6)6~7
(7)已决定 母方多
如图A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______、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细胞,该动物细胞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4)图B曲线中______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在______区段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5)Ⅰ图中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正确答案
解:(1)图A中Ⅰ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i段;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d段;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B图中的m段.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A中Ⅰ和Ⅱ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Ⅰ和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Ⅰ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细胞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3)由图AⅠ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因此Ⅲ细胞为第一极体,其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
(4)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即图B中的g和i;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即图B中的a和f.
(5)Ⅰ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故答案为:
(1)i、d、m
(2)Ⅰ和ⅡⅠ和Ⅲ4
(3)(第二)极体
(4)g和i a和f
(5)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
解:(1)图A中Ⅰ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i段;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d段;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B图中的m段.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A中Ⅰ和Ⅱ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Ⅰ和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Ⅰ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细胞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3)由图AⅠ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因此Ⅲ细胞为第一极体,其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
(4)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即图B中的g和i;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即图B中的a和f.
(5)Ⅰ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故答案为:
(1)i、d、m
(2)Ⅰ和ⅡⅠ和Ⅲ4
(3)(第二)极体
(4)g和i a和f
(5)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在人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人,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受精卵是单个细胞,必须通过细胞增殖,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从而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并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故选:D.
同位素标记法被用于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和DNA的变化,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变化(实线表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示细胞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说明该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A正确;
B、由图可知,a和c时期细胞中mRNA含量较多,因此这两个时期是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B错误;
C、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该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2:1:2,C正确;
D、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图①是某正常男孩,则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为24种(22种常染色体+X+Y),数目为92条,A正确;
B、在没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②的下一时期,B正确;
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且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C正确;
D、图②、④都表示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器官中;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而图②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D.
对下列四辐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1中a和c表示分裂间期,b和d表示分裂期,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纺锤体形成在分裂期的前期,因此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故A错误;
B、图2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在a点时由于温度低,导致酶活性降低,但酶空间结构没破坏,在适宜温度酶活性可以恢复,故B错误;
C、图3中bc段由于气温高,气孔大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下降,合成的C3化合物含量下降;de段由于光强下降导致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下降,C3化合物还原下降,又在不断固定二氧化碳生成C3化合物,因此C3化合物含量上升,故C错误;
D、图4表示有丝分裂细胞的DNA含量,C组中DNA含量为4C,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只有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