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A、B分别是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C是相应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

(1)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期,A所示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和______条染色单体.

(2)A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B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差别主要发生在图C中的______段和______段(填字母).

(3)C图中ab段的变化是由于______,de段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由于______

(4)在C图中能完整的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______段.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A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

(2)A生物细胞含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而B生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别主要发生在前期(bc或gh)和末期(ef或jk).

(3)C图中ab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de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4)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因此在C图中能完整的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fk段.

故答案为:

(1)后        6        12

(2)bc或gh        ef或jk

(3)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4)fk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A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

(2)A生物细胞含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而B生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别主要发生在前期(bc或gh)和末期(ef或jk).

(3)C图中ab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de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4)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因此在C图中能完整的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fk段.

故答案为:

(1)后        6        12

(2)bc或gh        ef或jk

(3)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4)fk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

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点分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能形成纺缍体,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鉴别一个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

A是否进行DNA复制

B是否进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裂的方式

D是否出现纺锤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均进行DNA复制,A错误;

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均发生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动物细胞在末期时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然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均形成纺锤体,只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征是(  )

A核膜消失

B出现纺锤体

C出现细胞板

D出现染色体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和核仁的消失,A正确;

B、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纺锤体,B正确;

C、只有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C错误;

D、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染色体,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都加倍,A正确;

B、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且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且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一个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2)该细胞此时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3)该细胞前一时期为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2)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但没有染色单体.

(3)已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故答案为:

(1)后

(2)8  0   8

(3)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解析

解:(1)图示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2)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但没有染色单体.

(3)已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故答案为:

(1)后

(2)8  0   8

(3)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B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C进入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

C、动植物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下列生物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有中心体参与的是(  )

A

B

C

D水稻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猪是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

B、牛是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

C、狗是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正确;

D、水稻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极出现的方向不同

C核膜、核仁消失解体的时间不同

D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都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的,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赤道极出现的方向相同,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都是在前期解体消失的,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

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上

C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D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而动物细胞是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动物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Ⅰ→Ⅱ→Ⅲ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从时间上看Ⅰ→Ⅱ→Ⅲ是一个细胞周期,从过程上看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从间期开始,也就是从G1期开始,而Ⅰ→Ⅱ→Ⅲ是从S期开始,A错误;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Ⅱ段,B错误;

C、Ⅱ段(中期)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C正确;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Ⅰ段,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彰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信使RNA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____________,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______部位.

(2)mRNA在细胞内主要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分裂的a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与______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DNA复制的药物作用的时期是______.(从a~e中选填)

(3)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______期才可能开始变化.

(4)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最旺盛的时期可能是______(从a~e中选填)

正确答案

解:(1)胸腺嘧啶(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尿嘧啶(U)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因此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由于只有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才进行有丝分裂,因此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位.

(2)图中的a时期表示分裂间期的G1期,在该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而b时期表示间期的S期,该时期是真正进行DNA复制的时期,因此药物能在该时期抑制DNA复制.

(3)图示c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2:1:2,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后期才可能开始变化,后期着丝点分裂后,该比例变为1:1:0.

(4)只有在间期的G1和G2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时期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

故答案为:

(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分生区

(2)DNA复制       b

(3)2:1:2      后

(4)a、c

解析

解:(1)胸腺嘧啶(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尿嘧啶(U)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因此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由于只有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才进行有丝分裂,因此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位.

(2)图中的a时期表示分裂间期的G1期,在该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而b时期表示间期的S期,该时期是真正进行DNA复制的时期,因此药物能在该时期抑制DNA复制.

(3)图示c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2:1:2,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后期才可能开始变化,后期着丝点分裂后,该比例变为1:1:0.

(4)只有在间期的G1和G2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时期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

故答案为:

(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分生区

(2)DNA复制       b

(3)2:1:2      后

(4)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2)-(1)-(4)-(3)-(5)

B(2)-(5)-(3)-(4)-(1)

C(1)-(5)-(4)-(3)-(2)

D(5)-(4)-(3)-(2)-(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出现染色单体,即图(1);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即图(5);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即图(4);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即图(3);

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2).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就乙图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

缺少处于______期的细胞.

(2)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______段,对应于乙图中______图.

(3)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______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______段.

(4)甲图中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ab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f~l;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2)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前期,即甲图中的bc(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乙图中A细胞所在的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

(4)甲图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ab段表示间期,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图中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说明有丝分裂能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f~l 间 

(2)bc(hi) B 

(3)A de(jk)

(4)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f~l;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2)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前期,即甲图中的bc(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乙图中A细胞所在的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

(4)甲图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ab段表示间期,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图中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说明有丝分裂能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f~l 间 

(2)bc(hi) B 

(3)A de(jk)

(4)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染色体上共有14个DNA分子,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

B该细胞会形成遗传物质和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为7或14

D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可能处于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移动向两极的染色体本来互为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因此基因相同,A正确;

B、已知这个细胞处于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或单倍体生物(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有丝分裂,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两个体积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B正确;

C、若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则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若是二倍体生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