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如图中哪条曲线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所以着丝点与着丝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着丝点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
故选:D.
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图中CD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错误;
B、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故B错误;
C、乙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数量变化,因此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故C正确;
D、乙图中的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其中的后期会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图解可知,AB段表示DNA复制之前,该时间段进行RNA的合成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2变为1,是由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C正确;
D、该图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比加倍或相等,但如果表示减数分裂,则该段表示减Ⅱ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相等或减半,D错误.
故选:D.
如图表示高等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b阶段出现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2)图2中的①~②过程对应图1中的______阶段,该阶段进行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
(3)图1中d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此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为______.
(4)若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丝状物质是______,该物质还存在于叶肉细胞的______中.
(5)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e阶段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
(6)在图3中请画出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解:(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b阶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所以出现的细胞结构有染色体和纺锤体.
(2)图2中的①~②过程表示染色体复制,所以对应图1中的a阶段,该阶段即间期进行的物质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1中d阶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形成两个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为1:1:0.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丝状物质是DNA,DNA除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
(5)由于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e阶段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6)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和纺锤体
(2)a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体的复制)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子染色体 1:1:0
(4)DNA 叶绿体和线粒体
(5)高尔基体
(6)
解析
解:(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b阶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所以出现的细胞结构有染色体和纺锤体.
(2)图2中的①~②过程表示染色体复制,所以对应图1中的a阶段,该阶段即间期进行的物质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1中d阶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形成两个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为1:1:0.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丝状物质是DNA,DNA除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
(5)由于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e阶段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6)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和纺锤体
(2)a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体的复制)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子染色体 1:1:0
(4)DNA 叶绿体和线粒体
(5)高尔基体
(6)
在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循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丝的形态(1);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丝形成染色体(5);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动到细胞中央(4);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3);末期染色体解开螺旋,成为染色质丝(2).
因此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为(1)(5)(4)(3)(2).
故选:C.
某植物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某植物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即16条.
(1)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相同,即16条;
(2)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即32条.
故选:D.
下面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有关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DNA分子复制,DNA数加倍,DE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为1个;故A正确.
B、丙和丁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则处于I图中的CD段;故B正确.
C、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细胞,只有丁图没有同源染色体;故C正确.
D、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M为X染色体,则N是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故D错误.
故选D.
下面A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B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图所示与A图所示不对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A图中的②,A正确;
B、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A图中的③,B正确;
C、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A图中的②,C正确;
D、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A图中的①,D错误.
故选:D.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判断理由______.
(2)图示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用字母表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因此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ABCD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3)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1)植物 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从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2)B-C-A-D 间
(3)
解析
解:(1)该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因此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ABCD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3)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1)植物 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从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2)B-C-A-D 间
(3)
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1变为2,是由于间期DNA复制形成的,A正确;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B正确;
C、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2变为1,是由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C正确;
D、a→c表示DNA复制和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错误.
故选:D.
如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种生物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图形分析已知该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说明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该二倍体生物经间期复制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故其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最多为16条.
故选:C.
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每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在间期复制时加倍,到着丝粒分裂时恢复,所以若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过程中,故A错误;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一个细胞中,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则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故B正确;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图1的DE段着丝点分裂后,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图2的已恢复原来的数目,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C错误;
D、图1的CD段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图2的CD段发生细胞分裂,故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D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FG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二个染色体组,A正确;
B、该曲线中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从曲线的D点开始,同源染色体分离,性染色体X与Y也分离,则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正确;
D、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对应图中的BD(CD)段,D正确.
故选:B.
(2015春•自贡校级月考)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A正确;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 a→c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这些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表示着丝点分裂,该过程中细胞DNA数目不变,C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D.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所以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不含放射性标记.然后继续培养,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当完成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两条链都不带标记.因此,至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