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需要解旋,A错误;
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DE段(末期)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C错误;
D、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即中心体作用于CE段,D正确.
故选:D.
假设某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将该植物的根尖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取其中一个子细胞,将其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则这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放射性标记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0-4条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ABD错误;
C、一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没有放射性标记,另一个都有标记的概率是2=
,C正确.
故选:C.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段.
(3)图2中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叫______,丙细胞处于______时期.
(4)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______细胞中.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有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
(2)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DE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BC段.
(3)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期分裂后形成的是体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乙细胞所在的时期.
故答案为:
(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DE BC
(3)体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乙
解析
解:(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有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
(2)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DE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BC段.
(3)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期分裂后形成的是体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乙细胞所在的时期.
故答案为:
(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DE BC
(3)体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乙
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其中a、b、c三者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的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如图甲;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会变成染色体,染色单体消失,如图丙;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1:2,细胞中不存在.
故选:C.
如图表示水仙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O-A段表示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错误;
B、水仙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错误;
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所以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D错误;
D、B-C段表示分裂中期,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D正确.
故选:D.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图二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
(2)图一中Ⅱ的数量及关系对应于图二中的______,图二中C所示的细胞有______个四分体.
(3)D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此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最多可为______条.
(4)上述图形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正确答案
a
A、B、C、E
B、C、E
0
第二极体
8
A、D
解析
解:(1)图一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b、c柱分别表示染色单体和DNA,图二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C、E.
(2)图一中Ⅱ的数量及关系是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1:2:2,说明着丝点没有分裂,对应于图二中的B、C、E;图二中C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不含四分体.
(3)由于该动物体为雌性,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第二极体.根据细胞图可判断此生物体的细胞中正常状态下为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数量最多可为8条.
(4)上述图形中,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只有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所以是图A、D.
故答案为:
(1)a A、B、C、E
(2)B、C、E 0
(3)第二极体 8
(4)A、D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①和④中的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中的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产生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
B、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细胞①有丝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由于②中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C错误;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细胞②中,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②表示的是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膜、核仁消失是前期;A错误.
B、低温处理的是有丝分裂前期②→③,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染色体组也加倍;C正确.
D、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得DNA解旋,染色体形成染色质是在有丝分裂的末期;D错误.
故选:C.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DNA:染色体=1:1,B错误;
C、无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且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DNA:染色体=1:1,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DNA:染色体=1:1,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b段内有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
②bc段内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形成
③cd段内核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
④人体细胞在ef段,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把细胞一分为二(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ab段为G1期,细胞中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有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转录形成RNA,再翻译形成蛋白质,①正确;
②bc段为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因此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形成,②正确;
③cd段包括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前期和中期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而后期细胞内核DNA分子数不等于染色单体数,因为染色单体数为0,③错误;
④ef段表示末期,人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④错误.
故选:A.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辜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1中的B组细胞是分裂间期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A正确;
B、图1中的C是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时期,而图3中的乙~丙段不包含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图2中的F变成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发生在图3的乙~丙段,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1的时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2;
(2)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着丝点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1.
故选:D.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为1:2.
故选:B.
如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区间是______ 段.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指图甲中______段.
(2)图乙中的细胞所示的分裂时期对应在图甲中的______ 段,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______.
(3)在图丙中画出细胞中相应的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图.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图中OF或FK可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甲中的CD或HI段.
(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DE或IJ段,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如下:
故答案为:
(1)F→K或OF CD或HI
(2)DE或IJ 0
(3)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图中OF或FK可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甲中的CD或HI段.
(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DE或IJ段,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如下:
故答案为:
(1)F→K或OF CD或HI
(2)DE或IJ 0
(3)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二、图三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
(1)图一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二细胞对应图一的______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______.
(3)请填写图三中下列标号对应的名称:[2]______,[3]______,[4]______.
(4)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过程.某学生用高倍显微镜取样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切片,并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量,所有计数细胞数量为N,记录结果如表: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分别经历的时间长短,请分析: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______,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720min,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表示为t=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段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1变为2,这是分裂间期时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图1中CD段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变为1,这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2)图二细胞着丝点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一的DE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8、8、0.
(3)图三中[2]为星射线或纺锤体,[3]为着丝点,[4]为姐妹染色单体.
(4)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3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数.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720min,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t=×720(min)表示.
故答案为:
(1)DNA分子的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DE 8、8、0
(3)星射线或纺锤体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4)3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数 ×720min
解析
解:(1)图1中AB段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1变为2,这是分裂间期时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图1中CD段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变为1,这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2)图二细胞着丝点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一的DE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8、8、0.
(3)图三中[2]为星射线或纺锤体,[3]为着丝点,[4]为姐妹染色单体.
(4)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3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数.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720min,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t=×720(min)表示.
故答案为:
(1)DNA分子的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DE 8、8、0
(3)星射线或纺锤体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4)3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数 ×720min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