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下列关于染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龙胆紫溶液是碱性染料,专一性较强,主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正确;
B、染色体的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龙胆紫溶液染色是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阳离子其能与蛋白质的羧基结合,B正确;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C错误;
D、如果染色时间过长,染色体被染成紫色的同时,其周围也充满着龙胆紫溶液,不利于显微镜观察,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制备临时装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A正确;
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使用纸层析法,B错误;
C、番茄的果肉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不适宜用作还原糖的鉴定材料,C错误;
D、观察线粒体选用健那绿染液染色,D错误.
故选:A.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盐酸和酒精混合后形成解离液,作用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故A错误;
B、碘液可鉴定淀粉,不能用于染色体染色,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成深色,故B错误;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会看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动态过程,故C错误;
D、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都不相同,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此图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是呈正方形的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图中不应该有2、4和细胞形态,A正确;
B、5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B错误;
C、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8,此时高尔基体7的活动较活跃,C正确;
D、在细胞分裂末期时,如果破坏高尔基体,不能合成细胞壁,细胞分裂时不被分成两个细胞,则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多个细胞核9,D正确.故选:B.
如图表示某同学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A正确;
B、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应该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所以该同学的操作步骤错误,应该解离后用清水漂洗再染色,B正确;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使盖玻片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碎,C错误;
D、在显微观察时应首先找出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2015•海南模拟)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三次细胞形态,B错误;
C、“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而不能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C错误;
D、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A正确;
B、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虽然在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但在实验中很难观察到,B正确;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在解离时已经死亡,细胞不进行分裂,C错误;
D、减数分裂模型制作时,第二次画的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D正确.
故选:C.
用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可以确定是否患先天愚型.这种检查需使用的试剂(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双缩脲试剂是鉴定蛋白质的,细胞中蛋白质分布比较广泛,不能检查该病,A错误;
B、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无法检验染色体,即无法确定是否患先天愚型,B错误;
C、龙胆紫溶液属于碱性染料,它可以将染色体染色,然后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确定是否患先天愚型,C正确;
D、苏丹Ⅲ是鉴定脂肪的试剂,无法检验染色体,即无法确定是否患先天愚型,D错误.
故选:C.
(2015秋•福建校级期中)将两个已长出1cm左右不定根的二倍体洋葱,分别置于4℃和25℃条件下培养36h,取各自的根尖制成装片,观察到两个细胞图象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两图所示细胞的着丝点均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4℃下培养的根尖所制成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甲图象,B错误;
C、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8个染色体组,C错误;
D、乙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错误.
故选:A.
现用洋葱根尖完成如下实验:
①用蒸馏水培养的根尖,观察有丝分裂;
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
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④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的(NH4)2S04,测定pH值,将洋葱根系浸入其中,2h后再测定pH值.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A错误;
B、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不分离,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不一定都是4N,B错误;
C、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能发现基因突变,C错误;
D、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选择性,所以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的(NH4)2S04,测定pH值,将洋葱根系浸入其中,2h后再测定pH值,观察对NH42-的吸收情况.但要认识根系对矿质离子的选择吸收,但还需设计对照组,D正确.
故选: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活的肌肉组织是成熟的动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A错误;
B、肝脏细胞是成熟的动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有丝分裂旺盛,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C正确;
D、卵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增殖,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D错误.
故选: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某动物囊胚期的细胞,可看到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是观察的结果,已知其中有两个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时期,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使图象看起来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观察的是某动物囊胚期的细胞,而该时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殖.
①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④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使图象看起来有差异.
故选A.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进行鉴定,原因是碘液不能坚定还原性糖,A正确;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先加双缩脲A试剂,再滴加双缩脲B试剂,B错误;
C、如果蔗糖溶液的浓度过高,则洋葱鳞片叶细胞会失水过多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
D、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D错误.
故选:A.
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正确;
B、检测脂肪时,需要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B错误;
C、检测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甲基绿能使DNA染成绿色,C错误;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A.
下列哪组试剂的作用是相同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斐林试剂、苏丹Ⅲ分别是用来鉴定还原糖和脂肪的化学试剂,产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砖红色和橘黄色,A错误;
B、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色素,而层析液的作用是分离色素,B错误;
C、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色素,而50%乙醇用于脂肪鉴定中去浮色,C错误;
D、龙胆紫、醋酸洋红都是碱性染料,用于细胞核中染色质的染色,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