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移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有关的变化曲线,此曲线说明

[ ]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C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CO2曲线AB段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

正确答案

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制泡菜时,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作用各是什么?______

正确答案

解:制泡菜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乳酸和其他酸;氯化镉、氯化钡溶于蒸馏水并用浓盐酸酸化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故答案为:中和乳酸和其他酸、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解析

解:制泡菜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乳酸和其他酸;氯化镉、氯化钡溶于蒸馏水并用浓盐酸酸化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故答案为:中和乳酸和其他酸、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______;③______;④比色.

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______色化合物.

(2)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3)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利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下发酵48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______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和酒精产量较大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使用过的培养基仍含有微生物,应该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可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固定化强度逐渐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同时酒精产量较大的海藻酸钠溶度为2%、X溶液浓度为4%.

故答案:(1)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玫瑰红

(2)平板划线法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固定化强度   2%     4%

解析

解:(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使用过的培养基仍含有微生物,应该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可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固定化强度逐渐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同时酒精产量较大的海藻酸钠溶度为2%、X溶液浓度为4%.

故答案:(1)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玫瑰红

(2)平板划线法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固定化强度   2%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则______;酒精含量过低,则______

(3)泡菜腌制的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若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若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12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乳酸菌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解析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若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12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乳酸菌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的过程.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食盐用量和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消毒杀菌.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因此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2)乳酸菌是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

(4)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随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泡菜液的酸性增强,不耐酸的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消毒杀菌   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无氧呼吸

(3)温度  腌制时间

(4)乳酸菌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解析

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消毒杀菌.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因此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2)乳酸菌是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

(4)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随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泡菜液的酸性增强,不耐酸的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消毒杀菌   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无氧呼吸

(3)温度  腌制时间

(4)乳酸菌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热水洗坛两次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煮沸冷却后的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热水洗坛两次目的是______.盐水煮沸冷却的目的是______

(2)发酵过程中,蔬菜为乳酸菌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为满足适宜的温度、无氧环境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采用了______的处理措施.

(3)菜坛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若菜坛有裂缝或密封不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

(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如何调整______

(5)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例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形成紫红色产物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实验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正确答案

解:(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用热水洗坛两次目的”是杀灭杂菌,“盐水煮沸冷却”的目的是首先杀灭盐水中的杂菌,但是又不能杀灭陈泡菜水中的乳酸菌,所以要冷却处理.

(2)发酵过程中,蔬菜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同时为满足适宜的温度、无氧环境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采用了密封后置于阴凉处处理.

(3)乳酸菌是厌氧型的生物,氧气会抑制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所以菜坛要密封,造成无氧环境;若菜坛有裂缝或密封不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杂菌大量繁殖,泡菜变质;“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4)盐浓度过高也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所以“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说明盐分过多,正确的做法是将适量将坛内的盐水换为冷却的沸开水.

(5)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A错误;

B、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错误;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正确;

D、温度和食盐用量影响亚硝酸盐含量,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杀灭杂菌     杀灭杂菌并保证“陈泡菜水”中菌种的活性

(2)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

(3)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无氧环境         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杂菌大量繁殖,泡菜变质         提供乳酸菌菌种

(4)过多的盐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适量将坛内的盐水换为冷却的沸开水

(5)C

解析

解:(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用热水洗坛两次目的”是杀灭杂菌,“盐水煮沸冷却”的目的是首先杀灭盐水中的杂菌,但是又不能杀灭陈泡菜水中的乳酸菌,所以要冷却处理.

(2)发酵过程中,蔬菜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同时为满足适宜的温度、无氧环境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采用了密封后置于阴凉处处理.

(3)乳酸菌是厌氧型的生物,氧气会抑制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所以菜坛要密封,造成无氧环境;若菜坛有裂缝或密封不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杂菌大量繁殖,泡菜变质;“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4)盐浓度过高也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所以“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说明盐分过多,正确的做法是将适量将坛内的盐水换为冷却的沸开水.

(5)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A错误;

B、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错误;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正确;

D、温度和食盐用量影响亚硝酸盐含量,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杀灭杂菌     杀灭杂菌并保证“陈泡菜水”中菌种的活性

(2)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

(3)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无氧环境         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杂菌大量繁殖,泡菜变质         提供乳酸菌菌种

(4)过多的盐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适量将坛内的盐水换为冷却的沸开水

(5)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C进化时总是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进化总是会引起新物种的产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泡菜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他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 ]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来检测遗传病

B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配制标准显色液

C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nacl中溶解度不同粗提取dna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均为只能利用尿素的细菌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