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图表示褐色雏蝗在1947~1951年的种群密度变化动态,其中“●”示卵,“+”示若虫,“○”表示成虫,lgn表示种群个体数量的对数。

(1)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中_________最多。

(2)1948~1950年,卵、若虫和成虫的数量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

(3)从该图可看出,自然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的重要特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卵

(2)成虫

(3)①.波动性  ②.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 请回答:

(1)在O~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均呈_____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小时以后,草履虫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水蚤数量变化的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

(2)空间的限制

(3)水蚤的捕食   先增加后减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

(1)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________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________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

(2)由于该生态系统鼠害日趋严重,故将黄鼬引入该生态系统以控制鼠害。调查表明鼠与黄鼬的数量变化如上表。根据上表数据分析鼠和黄鼬种群数量变动关系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00     20

(2)第1~2年黄鼬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仍在增加;第3~4年黄鼬的数量大量增加导致鼠的数量大量减少;  第5年开始黄鼬的数量和鼠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研人员在资源和空间充足的适宜场所通过对100个大草履虫的培养和研究发现,平均一个草履虫每24h能增殖2.309个新个体。为了研究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设计了如下数学模型。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出问题

(2)提出合理的假设

(3)Nx=N0×2.309t,其中,Nt代表t天后大草履虫的数量,t为天数,N0表示最初的大草履虫的数量。

(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正确答案

(1)a;过度繁殖

(2)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①.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②.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______,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____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2)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

①.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②.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_______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温度、降水量     ②.出生率   捕食、寄生、竞争

(2)①.野草、小麦   6      ②.野草、蝗虫、粪便、秸秆(或过去不被利用的物质,答出两种即可)     循环再生(循环再利用、循环利用)     多级利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9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②.3000×(1.0147)30(2)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______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______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正确答案

(1)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2)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幅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可见适度放牧可以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有所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

(3)据报道,青海某地为治理草场退化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是“鸡上山,羊人圈”。在这里,鸡的作用主要是充当_________。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分解者

正确答案

(1)鼠类天敌数量的增加以及食物的减少、生存空间的不足

(2)适度放牧可以促进草的分蘖,增加有效光合面积

(3)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_______条件下才能出现。

(2)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________。

(3)K值也称作___________,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4)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___。在下图中画出S型增长曲线的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纵坐标的具体数值不要求)

正确答案

(1)理想

(2)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

(3)改变

(4)0      图“略”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结构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数量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