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共5422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如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_性遗传.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子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生出病孩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Ⅲ9的基因型为aa,则Ⅱ5的基因型为Aa.
(3)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
Aa,可见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4)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
Aa,其与有该病的男子(aa)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1)隐
(2)Aa aa
(3)AA或Aa
(4)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Ⅲ9的基因型为aa,则Ⅱ5的基因型为Aa.
(3)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
Aa,可见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4)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
Aa,其与有该病的男子(aa)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1)隐
(2)Aa aa
(3)AA或Aa
(4)
在某类动物中,毛色黑色(W)与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
(2)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______.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是______.
(3)试推测和解释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好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动物A、B均为纯合子,所以动物C与动物D的基因型均为Rr,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存在差异,原因是成长环境不同,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动物C(Rr)与动物R(rr)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Rr和rr,若子代在-15℃环境中成长,则Rr表现型为黑色,rr表现型为白色,比例是1:1.
②动物C(Rr)与动物R(rr)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Rr和rr,若子代在30℃环境中成长,则Rr和rr均表现型为白色.
(3)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有利于吸收光能保持体温,从而对动物的生存有好处.
故答案为:
(1)动物C与动物D虽然基因型相同,但成长环境不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黑色:白色=1:1 ②全为白色
(3)有利于吸收光能保持体温
解析
解:(1)动物A、B均为纯合子,所以动物C与动物D的基因型均为Rr,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存在差异,原因是成长环境不同,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动物C(Rr)与动物R(rr)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Rr和rr,若子代在-15℃环境中成长,则Rr表现型为黑色,rr表现型为白色,比例是1:1.
②动物C(Rr)与动物R(rr)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Rr和rr,若子代在30℃环境中成长,则Rr和rr均表现型为白色.
(3)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有利于吸收光能保持体温,从而对动物的生存有好处.
故答案为:
(1)动物C与动物D虽然基因型相同,但成长环境不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黑色:白色=1:1 ②全为白色
(3)有利于吸收光能保持体温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伸长(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下表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①将基因型为S1S4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
为______;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______.
②在杂交育种时,用两种自交不亲和的植株做亲本,可以省略杂交过程的操作.
(3)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S2所在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______(父本或母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个体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Ⅰ.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______,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Ⅱ.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______,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之外的其它部位.
正确答案
解:(1)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于产生的等位基因多,所以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2)①若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予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S2S4的烟草产生的卵细胞是S2和S4,所以只能接受S1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S1S2和S1S4.如进行反交,则卵细胞为S1和S2,所以只能接受S4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S1S4和S2S4.由分析可知,当花粉所含S基因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时,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所以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
(3)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2,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父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母本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若后代中无抗病个体,则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以外的其他位置.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多方向性
(2)①S1S2和S1S4 S1S4和S2S4 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
(3)父本 50% 0
解析
解:(1)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于产生的等位基因多,所以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2)①若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予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S2S4的烟草产生的卵细胞是S2和S4,所以只能接受S1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S1S2和S1S4.如进行反交,则卵细胞为S1和S2,所以只能接受S4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S1S4和S2S4.由分析可知,当花粉所含S基因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时,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所以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
(3)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2,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父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母本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若后代中无抗病个体,则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以外的其他位置.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多方向性
(2)①S1S2和S1S4 S1S4和S2S4 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
(3)父本 50% 0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2)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
(3)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是______,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F1的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所以P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F1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F2中红果中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2.
(3)F1黄果植株的基因型为dd,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配子,所以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仍为dd,表现为黄果.
故答案为:
(1)红果
(2)Dd DD:Dd=1:2
(3)黄果 dd
解析
解:(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F1的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所以P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F1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F2中红果中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2.
(3)F1黄果植株的基因型为dd,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配子,所以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仍为dd,表现为黄果.
故答案为:
(1)红果
(2)Dd DD:Dd=1:2
(3)黄果 dd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侧面生雌花序.玉米粒的颜色(子叶颜色)有黄色和紫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Y和y控制.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A和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图表示植株C上所结的玉米穗的一面.
(1)根据图中紫色粒和黄色粒的数目,写出两者之间大致的比例.______
(2)据图中的玉米粒色及数量比例,推测玉米植株A、B、C的基因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紫色粒与黄色粒的数目之比为53:18≈3:1.
(2)植株A和植株B相邻种植,会发生同株异花授粉和植株间的异花授粉,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所结的玉米穗上部分玉米粒的颜色紫色粒与黄色粒的数目之比为3:1,可推知紫粒为显性黄粒为阴性,植株C的基因型为Yy,植株A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则说明植株A只有A这一种雌配子,即A植株基因型为YY,植株B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其基因型为为yy.
故答案为:
(1)紫粒:黄粒=52:18≈3:1
(2)YY、yy、Yy
解析
解:(1)图中紫色粒与黄色粒的数目之比为53:18≈3:1.
(2)植株A和植株B相邻种植,会发生同株异花授粉和植株间的异花授粉,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所结的玉米穗上部分玉米粒的颜色紫色粒与黄色粒的数目之比为3:1,可推知紫粒为显性黄粒为阴性,植株C的基因型为Yy,植株A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则说明植株A只有A这一种雌配子,即A植株基因型为YY,植株B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其基因型为为yy.
故答案为:
(1)紫粒:黄粒=52:18≈3:1
(2)YY、yy、Yy
蚕丝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知家蚕(2N=56)为ZW型的性别决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黄眼(A)对黑眼(a)为显性,位于10号染色体上,AA个体在胚胎期不能正常发育而致死.取黄眼个体为亲本,杂交产生F1,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眼个体比例为______.
(2)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另一个纯合致死基因,亮色茧(B),对暗色茧(b)为显性.用黄眼暗色茧与黑眼亮色茧个体进行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中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选择F1黄眼亮色茧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后代表现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黄眼(A)对黑眼(a)为显性,且A纯合致死.取黄眼个体(Aa)为亲本杂交产生F1(AA、
Aa、
aa),其中AA在胚胎期死亡,所以Aa占
、aa占
,则A基因占
,a基因占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AA占
,Aa占
,aa占
,其中AA在胚胎期死亡,所以黄眼个体占
.
(2)根据题意可知:A纯合致死,B纯合致死.用黄眼暗色茧(Aabb)与黑眼亮色茧(aaBb)进行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中黄眼亮色茧(AaBb):黄眼暗色茧(Aabb):黑眼亮色茧(aaBb):黑眼暗色茧=(aabb)=1:1:1:1.黄眼亮色茧雌雄个体进行交配,由于控制颜色的基因和控制茧色的基因都在10号染色体上,所以会出现连锁遗传的现象.亲本为Aabb×aaBb.亲本Aabb中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他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亲本aaBb中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他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子一代中的黄眼亮色茧个体中的染色体中为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因而形成配子再结合成合子也只能形成AaBb的后代,表现型为黄眼亮色茧.
故答案为:
(1)
(2)黄眼亮色茧:黄眼暗色茧:黑眼亮色茧:黑眼暗色茧=1:1:1:1 黄眼亮色茧
解析
解:(1)黄眼(A)对黑眼(a)为显性,且A纯合致死.取黄眼个体(Aa)为亲本杂交产生F1(AA、
Aa、
aa),其中AA在胚胎期死亡,所以Aa占
、aa占
,则A基因占
,a基因占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AA占
,Aa占
,aa占
,其中AA在胚胎期死亡,所以黄眼个体占
.
(2)根据题意可知:A纯合致死,B纯合致死.用黄眼暗色茧(Aabb)与黑眼亮色茧(aaBb)进行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中黄眼亮色茧(AaBb):黄眼暗色茧(Aabb):黑眼亮色茧(aaBb):黑眼暗色茧=(aabb)=1:1:1:1.黄眼亮色茧雌雄个体进行交配,由于控制颜色的基因和控制茧色的基因都在10号染色体上,所以会出现连锁遗传的现象.亲本为Aabb×aaBb.亲本Aabb中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他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亲本aaBb中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他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子一代中的黄眼亮色茧个体中的染色体中为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因而形成配子再结合成合子也只能形成AaBb的后代,表现型为黄眼亮色茧.
故答案为:
(1)
(2)黄眼亮色茧:黄眼暗色茧:黑眼亮色茧:黑眼暗色茧=1:1:1:1 黄眼亮色茧
回答问题: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在剩余植株中:
(1)若只考虑花色,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若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用纯合的高茎红花(AABB)与矮茎白花(aabb)杂交,F1(AaBb)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_B_:A_bb:aaB_:aabb=9:3:3:1.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A_bb和aabb),在剩余植株中:
(1)若只考虑花色,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2:1,可见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2)若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可见其中纯合子(AABB、aaBB)所占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
(2)
解析
解:用纯合的高茎红花(AABB)与矮茎白花(aabb)杂交,F1(AaBb)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_B_:A_bb:aaB_:aabb=9:3:3:1.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A_bb和aabb),在剩余植株中:
(1)若只考虑花色,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2:1,可见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2)若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可见其中纯合子(AABB、aaBB)所占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
(2)
某种绵羊中,雄羊只有遗传因子组成为hh时才表现为无角,而雌羊只有遗传因子组成为HH才表现为有角.某科研机构利用纯种绵羊进行杂交实验一、二,结果如下表,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绵羊有角、无角的表现型除与遗传因子组成有关外,还与______有关.F1中雌羊的遗产因子组成为______,F1中雄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F2中无角雌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______.
(2)若需要进行测交以验证上述有关实验分析,即可让F1中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雄羊杂交,也可让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HH是有角;hh是无角;当基因型为Hh时,父本表现为有角,而母本表现无角,说明这跟性别有关.分析实验二父本无角(hh)×母本有角(HH)→雄羊有角(Hh)、雌羊无角(Hh).F2基因型为HH:Hh:hh=1:2:1,所以无角雌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Hh:hh=2:1.
(3)测交是指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无角为隐性性状,可让F1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雌羊杂交,也可让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如果让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羊既有有角又有无角且比例为1:1,雌羊全为无角.
故答案为:
(1)性别 Hh Hh Hh:hh=2:1
(2)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 雄羊既有有角又有无角且比例为1:1,雌羊全为无角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HH是有角;hh是无角;当基因型为Hh时,父本表现为有角,而母本表现无角,说明这跟性别有关.分析实验二父本无角(hh)×母本有角(HH)→雄羊有角(Hh)、雌羊无角(Hh).F2基因型为HH:Hh:hh=1:2:1,所以无角雌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Hh:hh=2:1.
(3)测交是指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无角为隐性性状,可让F1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雌羊杂交,也可让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如果让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羊既有有角又有无角且比例为1:1,雌羊全为无角.
故答案为:
(1)性别 Hh Hh Hh:hh=2:1
(2)多只F1无角雌羊与无角雄羊杂交 雄羊既有有角又有无角且比例为1:1,雌羊全为无角
山羊的白毛(B)对黑毛(b)是显性.黑毛山羊由于符合“黑色食品”这一传统的饮食观念而在市场上卖价更高.某养殖业主低价引进多对杂种白毛山羊(有公羊、母羊),欲利用这些杂种白毛山羊培育出一群黑毛山羊用于饲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羊的白毛与黑毛是一对______(相对、相同)性状.
(2)请在图中完善该育种方案的遗传图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山羊的白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白毛公羊Bb经减数分裂产生B、b两种配子,白毛母羊Bb经减数分裂同样产生B、b两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子代基因型为BB、Bb、bb,比例为1:2:1;其中BB、Bb都表现为白毛、bb表现为黑毛,所以白毛:黑毛=3:1.
故答案为:
(1)相对
(2)配子:B b
基因型:BB bb
表现型:白毛
比例:3:1
解析
解:(1)山羊的白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白毛公羊Bb经减数分裂产生B、b两种配子,白毛母羊Bb经减数分裂同样产生B、b两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子代基因型为BB、Bb、bb,比例为1:2:1;其中BB、Bb都表现为白毛、bb表现为黑毛,所以白毛:黑毛=3:1.
故答案为:
(1)相对
(2)配子:B b
基因型:BB bb
表现型:白毛
比例:3:1
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E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请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题干中“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______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______的植株.
②该F1植株产生含是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③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______种,其比例为______.
(2)对上述解释的验证:
为验证以上的解释,理论上需要通过______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豌豆对其进行异花授粉.预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子二代出现了9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矮茎dddd占,因此,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1.所以可以推测: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DDdd的植株.
②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所以该F1植株产生含是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③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DDDD、DDDd、DDdd、Dddd、dddd,共5种;其比例为:
:(
+
):
:
=1:8:18:8:1.
(2)进行测交实验时,是子一代豌豆(DD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矮茎豌豆只产生d一种配子,故测交后代均为三倍体,基因型为DDd:Ddd:ddd=1:4:1,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5:1.
故答案为:
(1)①染色体数目 DDdd
②
③5 1:8:18:8:1
(2)测交 矮茎 高茎:矮茎=5:1
解析
解:(1)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子二代出现了9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矮茎dddd占,因此,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1.所以可以推测: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DDdd的植株.
②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所以该F1植株产生含是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③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DDDD、DDDd、DDdd、Dddd、dddd,共5种;其比例为:
:(
+
):
:
=1:8:18:8:1.
(2)进行测交实验时,是子一代豌豆(DD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矮茎豌豆只产生d一种配子,故测交后代均为三倍体,基因型为DDd:Ddd:ddd=1:4:1,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5:1.
故答案为:
(1)①染色体数目 DDdd
②
③5 1:8:18:8:1
(2)测交 矮茎 高茎:矮茎=5: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