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共5422题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异卵孪生兄弟,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_染色体上.
(2)3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3)若4号个体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病女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均为杂合子Aa.
(2)由于父母均为杂合子Aa,所以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3)若4号个体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病女孩,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Aa.因此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
故答案为:
(1)常
(2)
(3)
解析
解:(1)由于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均为杂合子Aa.
(2)由于父母均为杂合子Aa,所以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3)若4号个体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病女孩,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Aa.因此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
故答案为:
(1)常
(2)
(3)
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胡子)基因决定.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形式B+(beardless)和Bb(bearded)分别对应于无胡子和有胡子,不过,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有胡子与无胡子类型的一次杂交产生了F1后代,然后F1的2个个体再交配.F1雌雄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胡子基因遵循定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本题是从性遗传实例.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其杂交产生的F1为:♀B+Bb(无胡子),♂BbB+(有胡子),胡子基因遵循孟德尔分裂定律.
故答案为:
有胡子 无胡子 孟德尔分离定律
解析
解:本题是从性遗传实例.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其杂交产生的F1为:♀B+Bb(无胡子),♂BbB+(有胡子),胡子基因遵循孟德尔分裂定律.
故答案为:
有胡子 无胡子 孟德尔分离定律
I、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生物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试验的问题:
已知果蝇黄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体色为黑身的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分析认为体色异常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结果,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试验结果.
试验方案: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______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______,则为原因一;若后代______,则为原因二.
Ⅱ、雄鸡和雌鸡在羽毛的结构上存在差别.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这种特征的羽毛叫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雌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______(填“显”或“隐”)性.
(2)由杂交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______.
(3)______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这在遗传中称为限性遗传.若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I、根据题干中“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黄身),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若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亲代基因型均为Aa,黄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因此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多只黑身雌果蝇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则说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后代黑身多于黄身,则说明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II、(1)根据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隐性.
(2)由于亲代都是母羽,而后代出现雄羽,所以亲代都是杂合体,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因此,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AA、Aa、aa.
(3)由于aa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所以若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I、多只黑身雌果蝇 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 黑身多于黄身
II、(1)隐
(2)Aa和Aa AA、Aa、aa
(3)aa
解析
解:I、根据题干中“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黄身),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若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亲代基因型均为Aa,黄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因此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多只黑身雌果蝇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则说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后代黑身多于黄身,则说明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II、(1)根据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隐性.
(2)由于亲代都是母羽,而后代出现雄羽,所以亲代都是杂合体,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因此,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AA、Aa、aa.
(3)由于aa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所以若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I、多只黑身雌果蝇 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 黑身多于黄身
II、(1)隐
(2)Aa和Aa AA、Aa、aa
(3)aa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
(1)若除去F2中黑身,F2灰身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得F3,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F2灰身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
(2)若让F2代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得F3,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若F2代果蝇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即BB占、Bb占
、bb占
),
(1)若除去F2中黑身果蝇,则剩余(灰身)果蝇中,BB占、Bb占
,让灰身果蝇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F3中黑身果蝇(bb)的比例为
×
=
,F3中灰身:黑身=(1-
):
=5:1;
若让F2灰身果蝇(BB占、Bb占
)自由交配,则B的基因频率为
、b的基因频率为
,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
×
=
、Bb占2×
×
=
、bb占
×
=
,F3中灰身:黑身=(
+
):
=8:1.
(2)若让F2代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得F3,则F3中黑身果蝇(bb)所占比例为×
+
=
、灰身果蝇(BB和Bb)所占的比例为1-
=
,F3中灰身:黑身=
:
=5:3;
若让F2代果蝇(BB占、Bb占
、bb
)自由交配得F3,则B的基因频率为
+
×
=
、b的基因频率是1-
=
,F3中BB占
×
=
、Bb占2×
×
=
、bb占
×
=
,F3中灰身:黑身=(
+
):
=3:1.
故答案为:
(1)5:1 8:1
(2)5:3 3:1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即BB占、Bb占
、bb占
),
(1)若除去F2中黑身果蝇,则剩余(灰身)果蝇中,BB占、Bb占
,让灰身果蝇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F3中黑身果蝇(bb)的比例为
×
=
,F3中灰身:黑身=(1-
):
=5:1;
若让F2灰身果蝇(BB占、Bb占
)自由交配,则B的基因频率为
、b的基因频率为
,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
×
=
、Bb占2×
×
=
、bb占
×
=
,F3中灰身:黑身=(
+
):
=8:1.
(2)若让F2代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得F3,则F3中黑身果蝇(bb)所占比例为×
+
=
、灰身果蝇(BB和Bb)所占的比例为1-
=
,F3中灰身:黑身=
:
=5:3;
若让F2代果蝇(BB占、Bb占
、bb
)自由交配得F3,则B的基因频率为
+
×
=
、b的基因频率是1-
=
,F3中BB占
×
=
、Bb占2×
×
=
、bb占
×
=
,F3中灰身:黑身=(
+
):
=3:1.
故答案为:
(1)5:1 8:1
(2)5:3 3:1
喷瓜的性别类型由aD、a+、ad三种基因决定,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D、a+、ad三种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图可知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这三种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
(2)喷瓜的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表所示:
①由表中信息可知喷瓜是______倍体植物;且只要存在______基因,个体就表现为雄性植株.
②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1:1,则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④请设计一个操作最简便的实验,以确定某两性植株的基因型,预测实验结果并得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得结论:
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由于这三种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之中,所以这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2)①由表中的基因组成信息不难知道喷瓜是二倍体,只要存在aD基因,个体就表现为雄性植株.
②如果雄性为纯合体aDaD,那么他的两个亲本必然都含有aD,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无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雌株:两性雌株=1:1,结合表格信息不难推导其基因型,因此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
④验证(基因型)的方法植物:测交法、自交法、花粉鉴定法,对植物而言,自交方法更加简单而方便,因为使用现有的品种则可,不需要另找隐性纯合子;可省去去雄、授粉、套袋等人工处理的不便,令结果更为可靠、准确.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其后代的性类型.如果其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如果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d.
故答案为:
(1)不定向 4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之中
(2)①二 aD
②无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③aDa+
④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其后代的性别类型和比例
如果其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
如果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d
解析
解:(1)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由于这三种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之中,所以这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2)①由表中的基因组成信息不难知道喷瓜是二倍体,只要存在aD基因,个体就表现为雄性植株.
②如果雄性为纯合体aDaD,那么他的两个亲本必然都含有aD,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无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雌株:两性雌株=1:1,结合表格信息不难推导其基因型,因此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
④验证(基因型)的方法植物:测交法、自交法、花粉鉴定法,对植物而言,自交方法更加简单而方便,因为使用现有的品种则可,不需要另找隐性纯合子;可省去去雄、授粉、套袋等人工处理的不便,令结果更为可靠、准确.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其后代的性类型.如果其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如果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d.
故答案为:
(1)不定向 4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之中
(2)①二 aD
②无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③aDa+
④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其后代的性别类型和比例
如果其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
如果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d
藏报春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属于细胞质遗传;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
(1)白花、花斑叶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红花、绿色叶片植株②提供花粉,杂交情况如图a所示。根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①向③传递________,而②向③传递________。③的叶片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2)假设图b中④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叶片植株⑤:花斑叶片植株⑥:白色叶片植株⑦的比例是_______,这是因为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离具有_______的特点;后代出现红花、花斑叶片植株:白花、花斑叶片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 细胞核遗传物质 绿色叶片、花斑叶片、白色叶片
(2)不定的 随机不均等 1:1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
(6)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2)二 黄色
(3)1/3
(4)2种(Y、y) 1:1
(5)3/5
(6)性状分离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 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 (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下图甲乙是某一生物个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丙是另一生物部分染色体分裂图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乙中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上图丙所示细胞时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 ,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所在;如果一个细胞从该时期到形成四个子细胞过程中受到温度等变化的影响,除基因重组外还可能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中基因h是由H突变产生的。如果基因h只有一段碱基序列与基因H不同就不能转录,这一突变最可能发生在基因H的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2)2 4 4
(3)4 1
(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结合 染色体变异
(5)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罗叶形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请据此分析回答:
(1)根据第_______组杂交,可以断定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根据第_______组杂交,可以断定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4)第1、2组后代中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证明上述(4)结论,某课题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的结果为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的剪秋罗,则上述假设成立。
(6)实验室提供自然存在的各种基因型剪秋罗和其他培养条件,如何培育出上述自然种群中不存在的剪秋罗?请用文字简要叙述培育方案。
正确答案
(1)3 宽叶
(2)3 X
(3)7:1
(4)窄叶基因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
(5)窄叶雌性
(6)取杂合雌性剪秋罗,当其雌蕊成熟后,取卵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取所需类型的剪秋罗。(其他方案合理亦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