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        ) 。由于三倍体鳟鱼,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正确答案

(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特征比例,9:3:3:1及其表现型特殊时即本题出现的9:3:4的时候,仍然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F1为双杂合子相互交配类型,从而推断出亲本为两纯合子aaBB和AAbb,其后,顺利解决(1)到(3)的问题,第4小题,涉及到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三倍体形成以及三倍体不育的相关知识,要求对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对减I和减II异常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预分析处理,本题的解决就很顺利了。(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鳟鱼基因型为aaBB。

(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

(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A-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

(4)父本为黑眼黑体鳟鱼,配子应为ab或A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子为aaB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aaBBb。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

C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 种基因型和 4 中表现型

D若Ⅲ 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 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2.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

因 R 和 r 控制, 抗病为显性; 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D 、 d , E 、 e ) 控制, 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 只含有 D 或 E 表现为中茎, 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 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 1 ) 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______ 合子。

( 2 ) 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 3 ) 若采用杂交育种, 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 在 F 2 等分离世代中 _____ 抗病矮茎个体, 再经连续自交等 _____ 手段, 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 一般情况下, 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 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_____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 亲本杂交所得的 F1 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则理论上,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 。

( 4 )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 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____ 。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 选

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 表现型及其比例)。

正确答案

(1)纯

(2)频率很低和不定向性

(3)保留  筛选   时间越长   矮茎:中茎:高茎=9:6:1

(4)染色体变异、细胞的全能性  遗传图解如下:

[来源:Zxxk.Com]

F2中选出抗病矮茎个体(D_E_R_),再通过连续自交及逐代淘汰的手段,最终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DDEERR)。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量越多,需进行多次的自交和筛选操作才能得到所需的纯合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所需品种,首先需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继而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细胞的全能性及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30.(7 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____。 Ⅲ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____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 若Ⅱ2 和Ⅱ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____。

正确答案

(1)Aa、a   (2)Aa   279 / 280 (3)46.67  (4)AaXbY   1 / 336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11.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这是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正确答案

(1)①灰色(1分) 性状分离(1分)  2/3(1分)

②18%(1分) 下降(1分)  自然选择(1分)

(2)①X(1分)  BBXrY(2分)  4(1分)

②8或6(2分)  1/32(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课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有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有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Ⅰ 、Ⅱ小麦都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     18.75%(或3/16)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    )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 ;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和 (    )。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

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正确答案

(1)常     X     X和Y(注:两空可颠倒)

(2)AAXBYB、aaXbXb(注:顺序可颠倒)   1/3      

(3)0       1/2

(4)Ⅰ.品系1和品系2(或两个品系)    黑体     Ⅱ.灰体︰黑体=9︰7 Ⅲ.灰体︰黑体=1︰1;

解析:(1)若实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反交。统计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正交和反交,F1都表现为长翅和刚毛,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若只研究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无论正交和反交,在F2中,雌果蝇和雄果蝇中的数量比都是3︰1,据此可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实验一中,F2的雌果蝇都表现为刚毛,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1︰1,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据此可推断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上。在实验二中,F2的雌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1︰1,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3︰1,如果等位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理论上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应分别为XBY、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进而推出在F2中,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在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是1︰1,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上。

(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则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数量比相等,含有基因B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所以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3。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某基因的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XBYB。在实验一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数量比相等,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0;在实验二中,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1/2。

(4)Ⅰ.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1d1。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1,表现型为黑体。[来源:学.科.网]

Ⅱ.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9 D_E_)︰黑体 (3 ddE_+3D_ee+1ddee)=9︰7。

Ⅲ.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因d和E连锁,D和e连锁,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5.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下一知识点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