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共419题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画有横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说明人们对建筑感受是具体的。
B.文章的第一段是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流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作者观点的。
C.本文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法则入手以研究建筑美学。
D.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文章是按照“建筑成为审美对象”――“建筑美感的来源”――“目前建筑美学的研究情况即作者的主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并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另外,文章只在最后指出“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并没有对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进行“充分阐述”。)
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即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是在 ( )
A.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
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C.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D.教育心理学的深化拓展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羼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文段中“共同的边界”所指应是( )。
A.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
B.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
C.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D.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由文中“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一句可知,“共同的边界”所指的就是“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故正确答案为C。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育论》
D.《教育心理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停滞不前甚至会有所下降的现象叫作______。
A.高原现象
B.生成性学习
C.暂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正确答案
探究性学习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性学习: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英语是外来的语言,小学生对陌生的英语有强烈的好奇感。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通过精心创设合乎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真实或仿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课堂上,可放映一些颜色艳丽、栩栩如生、有单词所指形体特征的卡通人物动画片,让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同学们与他分享。
(2)合作学习,丰富内容。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合作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把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分给每个小组,在这个任务中又可分为几个小任务,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选一个任务进行探究,然后每个组员汇报自己的任务进展情况,共同完成总任务;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每个组员就同一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也可以独立探讨,然后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小组共同分享成功。
(3)互动交际,应用信息。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融入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并加以运用,进行互动交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个语言环境可以是学生自己想象到的、能够应用的情境,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进行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学生在交际中自我探究、自我体验、自我创造,从而达到积累语言、增长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语言的目的。
(4)拓展空间,深入探究。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课堂几分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应该打破局限于学校和教室教学的空间概念,努力将课文内容向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应由课本牵引,把课堂向网络延伸,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寻找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在互联网上阅读适合自己的英文读物,或与同龄的外国小朋友互通书信等。社会、生活处处都是学生探究英语学习的天地。在开放性的教学中,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立体探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既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意识,又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教师是学生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让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我体验、自我努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验证
D.预测
E.控制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社会工作研究是主要搜集有关( )的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推进实务和提升理论的过程。
A.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
B.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
C.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
D.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
E.城市规划与社区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提示] 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正确答案是D。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参见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
D.赫尔巴特原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1949年,美国的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4个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是对现代课程领域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架构,被教育界称为“目标模式”或“泰勒原理”,是现代课程论的奠基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