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选择培养正确的是(  )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养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A正确;

B、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错误;

C、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C错误;

D、选择培养可以省略,但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低数量少,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初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的各个时期都能产生

B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次级代谢产物是必需的

C细菌新陈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时期为稳定期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A正确;

B、次级代谢产物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具有种的特异性,B错误;

C、细菌新陈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时期为对数期,C错误;

D、初级代谢产物不具有种的特异性,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关于三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瘤菌

B固氮蓝藻

C硝化细菌和固氮蓝藻

D上述三种生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硝化细菌能利用氮源,且能利用氧化无机物NH3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需要型生物,错误;

(2)固氮蓝藻是原核生物,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能够固氮,所以能够利用氮气,正确;

(3)根瘤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错误;

所以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固氮蓝藻.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需提供无氧的环境

C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

D硝化细菌的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乳酸发酵需要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B正确;

C、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C错误;

D、硝化细菌的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某种原核生物通过一套酶系统将某种原料转变成自身必需的氨基酸3,根据图示选出错误的结论(  )

A氨基酸3是该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

B氨基酸3含量的增加,能够抑制酶1的活性,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

C如果基因2发生突变,则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2或3才能使该生物正常生长

D如果要利用该生物生产氨基酸2,可以选育出不能合成酶3的菌种,但需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氨基酸3培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在不停的进行着,任何一种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A正确;

B、氨基酸3含量的增加,能与酶1结合,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属于酶活性的调节,B错误;

C、如果基因2发生突变,则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2和3才能使该生物正常生长,C错误;

D、选育不能合成酶3的菌种,使其原料生产为氨基酸2,但需添加适量氨基酸3提高酶1的活性,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掌握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它们.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上常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

B在稳定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产量

C连续培养延长了培养周期,从而提高产量

D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对数期的菌种快速分裂,代谢旺盛,菌体形态和生理稳定,常用作生产用菌种和科研材料,A正确;

B、人们根据微生物生长曲线,确定微生物在进入稳定期后,代谢产物逐渐积累,因此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B正确;

C、连续培养缩短了培养周期,C错误;

D、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有机物,氨含有氮元素可以提供氮源,A正确;

B、蓝藻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它的需要量一般很少.生长因子及一般有维生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氨基酸等,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不能合成一些生长所必须的物质,必须从外界摄取这些营养物质,C正确;

D、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可以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说明有大肠杆菌,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微生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所以其代谢异常旺盛

B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而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C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有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两种方式

D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发酵条件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微生物的体积一般较小,所以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导致其代谢异常旺盛,A正确;

B、由于赖氨酸是黄缩短杆菌必须的物质,所以赖氨酸为其初级代谢产物,B错误;

C、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有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两种方式,C正确;

D、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即发酵条件)等,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___酶和______酶形成纤维二糖,再使用______酶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微生物在纯化培养时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C1酶和CX酶形成纤维二糖,再使用葡萄糖苷酶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由于纤维素分解酶存在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中,故应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去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从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和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提取.故选:BD.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在纯化培养时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

故答案为:

(1)C1   CX 葡萄糖苷

(2)BD

(3)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4)酵母菌     无氧(密封、密闭)

解析

解:(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C1酶和CX酶形成纤维二糖,再使用葡萄糖苷酶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由于纤维素分解酶存在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中,故应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去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从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和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提取.故选:BD.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在纯化培养时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

故答案为:

(1)C1   CX 葡萄糖苷

(2)BD

(3)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4)酵母菌     无氧(密封、密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分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配制的步骤是计算→______→溶化→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正确答案

解:(1)脂肪可被苏丹Ⅲ(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红色)故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B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应该添加脂肪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3)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可以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45℃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40℃设计后续实验.

故答案为:

(1)苏丹III染液或者苏丹IV染液      萃取法

(2)脂肪    称量  灭菌  倒平板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40℃

解析

解:(1)脂肪可被苏丹Ⅲ(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红色)故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B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应该添加脂肪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3)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可以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45℃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40℃设计后续实验.

故答案为:

(1)苏丹III染液或者苏丹IV染液      萃取法

(2)脂肪    称量  灭菌  倒平板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4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培养基和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琼脂

先调PH,后灭菌

通用

选择

硝酸铵

芽孢

20mg/L氯苯

氯苯最早耗尽

解析

解:(1)固体培养基需要添加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2)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配置培养基时,应该先调节pH,然后灭菌.

(3)Ⅰ号培养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菌株,属于通用培养基,选择的作用不是很强,因为在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和牛肉膏;Ⅱ号培养基是为选择出SP1菌株,属于选择培养基,因为碳源只能利用氯苯,不能利用氯苯的不能生存,Ⅱ号培养基成分中含氮物质为硝酸铵,可以为SP1菌株提供氮源.

(4)当环境条件较差时,一些菌体会形成芽孢休眠体,来适应不良环境.

(5)SP1菌株是以氯苯为碳源,当氯苯消耗尽时,菌株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继续生存,故氯苯含量越少,SP1菌株越早停止生长.

故答案为:

(1)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3)通用   选择    硝酸铵

(4)芽孢

(5)20mg/L氯苯    氯苯最早耗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对微生物筛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含酚红的培养基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菌株

B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筛选出自养微生物

C利用高温培养条件筛选耐热的Taq细菌

D用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筛选耐盐突变菌株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使酚红指示剂呈红色,因此用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菌株,A错误;

B、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筛选出自养微生物,B正确;

C、利用高温培养条件筛选耐热的Taq细菌,C正确;

D、用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筛选耐盐突变菌株,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患者的血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超标.为了检测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枯草杆菌在含有其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若用滤纸吸取PKU患儿血液,干燥成血斑,再将带有血斑的滤纸覆盖于含有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因苯丙酮酸含量超标,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分解,枯草杆菌可生长.

材料用具:带有待测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枯草杆菌菌种、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分别向A、B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

______

______

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步骤:实验设计中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处于相同且适宜原则,对照原则,故②③④分别为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得出结论:①若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则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

②若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

故答案为:

②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

③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

④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则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

②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

解析

解:(1)实验步骤:实验设计中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处于相同且适宜原则,对照原则,故②③④分别为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得出结论:①若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则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

②若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

故答案为:

②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

③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

④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则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

②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地菌),该培养基为______培养基,其中化合A为目的菌提供______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______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______,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______等特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______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______ 洗涤红细胞,用______ 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地菌),所以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所以化合A为目的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验证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或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2)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水不溶性或不与水混溶等特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纸层析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提取样品中含多种胡萝卜素.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用蒸馏水和甲苯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搅乱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故答案为:

(1)选择    碳源和氮源      稀释涂布法     验证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或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2)水不溶性或不与水混溶    纸层析    提取样品中含多种胡萝卜素

(3)生理盐水    蒸馏水和甲苯     搅乱洗脱次序

解析

解:(1)由于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地菌),所以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所以化合A为目的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验证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或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2)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水不溶性或不与水混溶等特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纸层析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提取样品中含多种胡萝卜素.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用蒸馏水和甲苯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搅乱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故答案为:

(1)选择    碳源和氮源      稀释涂布法     验证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或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2)水不溶性或不与水混溶    纸层析    提取样品中含多种胡萝卜素

(3)生理盐水    蒸馏水和甲苯     搅乱洗脱次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培养和分离出酵母菌并淘汰杂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

A较多的氮源物质

B较多的碳源物质

C青霉素类药物

D高浓度食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经培养后,原来占优势的微生物生长受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乘机大大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在加入青霉素类药物的培养基上分离出酵母菌等真核微生物.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