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甲0-2秒以V=2米/秒匀速运动,3-6秒以V=1米/秒反向匀速运动,乙一直以V=0.5米/秒沿正方向匀速运动。

考查方向

X-t图像的物理意义。

解题思路

1、先确定图像的横纵坐标。2、关注图线的斜率、图线的交点。

易错点

1、与V-t图像混淆。2、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是矢量。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4.图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一时间图象(x-t图象),P(t1,x1)为图象上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象可知,t=0时刻,初速度不为零,根据可知,加速度,故C错误;

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据此求出t1时刻的速度,根据图象可知,t=0时刻,初速度不为零,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加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易错点

关键由图象得出有效信息,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如图甲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足够长斜面,倾角为37°,物体A放在斜面底端挡板处,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绳跨过光滑轻质滑轮与物体B相连接,B的质量M=lkg,绳绷直时B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在t=0时刻,无初速度释放B,由固定在A上的速度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绘出的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若B落地后不反弹,g取l0m/s2,sin37°=0.6,cos37°=0.8.

21.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2.物体A开始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25

解析

由图乙可知物体A先加速运动0.5s,然后再匀减速运动0.25s减速到零,则A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当B落地后,A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Agsinθ-μmAgcosθ=mAaA

代入数据解得:μ=0.25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可得A与斜面的摩擦因数.

易错点

关键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规律,由图象求得对应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m/s2

解析

A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mAgsinθ-μmAgcosθ=mA

代入数据得a=4m/s2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解答.

易错点

A下滑时,关键是正确对A时进行受力分析.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0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行。现将一质量m=2 kg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 370=0.6,cos370=0.8.求:

29.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0. 0~10 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μ=    

解析

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cosθ-mgsinθ=ma    2分

μ=    1分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斜率求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易错点

本题一要读懂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位移和加速度,二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的量,对于热量,要根据相对位移求解.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Q=252 J

解析

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0~10s内的位移

    2分

物体上升的高度h=Ssinθ    1分

增加的重力势能 △Ep=mgh=264J    2分

增加的动能  △Ek=   2分

机械能变化量 △E=△Ep+ △Ek =276J     2分

0-10s内只有前6s内发生相对滑动.

在0-6s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s=vt=4×6m=24m,

物体的位移为:s物=6m

则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为:△s=s-s=24-6=18m

产生的热量为:Q=μmgcosθ•△s=0.875×2×10×0.8×18=252 J.

考查方向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解题思路

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物体在0-2s内的位移为负值,在2-10s内的位移为正值.0-10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等于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在前6s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求出相对位移△s,产生的热量为Q=μmgcosθ•△s.

易错点

本题一要读懂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位移和加速度,二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的量,对于热量,要根据相对位移求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甲、乙两玩具车(视为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t2时间内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0~ 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0~t2时间内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始终不相等

Dt3时刻甲车和乙车的位移相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图可知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始终相等,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3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错误;

C、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故C错误;

D、t3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两车处在同一位置,初位置也相同,则位移相等,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解题思路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易错点

分析图象时,明确图象的坐标,图线的斜率,交点的物理含义.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4.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如果0时刻乙在甲前方处,则甲乙间最小距离为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

A、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B错误.

C、如果0时刻乙在甲前方0.6m处,0-1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减小.1-3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两者间距增大,则t=1s时刻,两者间距最小,最小间距为 

Smin=0.1m,故C正确.

D、由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题思路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根据速度的关系分析甲乙之间距离的变化,由“面积”表示位移求最小距离.

易错点

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0 分

36. 【物理——选修3-5】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3kg. 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动,与B发生碰撞,碰前A的速度变化如图乙中图线Ⅰ所示,碰后A、B的速度变化分别如图线Ⅱ、Ⅲ所示,g取10m/s2,求:

①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物体B的质量.

正确答案

(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2)物体B的质量为1kg.

解析

解:①由图乙知A的加速度a=(v1-v0)/t   (2分)

=(2-3)/1m/s2=-1m/s2    (1分)

设μ为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2分)

解得μ=0.1    (1分)

②由图乙得碰后A速度vA=1m/s,B的速度vB=3m/s

碰撞前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Av1=mAvA+mBvB     (3分)

解得 mB=1kg     (1分)

考查方向

动量定理应用

解题思路

(1)碰撞前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v-t图象得到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动摩擦因素;

(2)由图象得到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易错点

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运动规律,而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动量守恒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5.s-t图像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己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s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5s时两车速度相等

B甲车的速度为4m/s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2

D乙车的初位置在s0=80m处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本题目的斜率代表速度,因此t=5s时,仅仅是相遇,速度不等,A错。甲图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为4m/s正确。乙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10s时,速度为0.根据题意在t=5到10s这段时间内,所以在t=5s时的速度为8m/s,加速度为1.6m/s2,C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位移为80m,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

解题思路

看清图像表达的意思,知道图像斜率、面积的含义

易错点

本类题容易因为没看清图像的坐标等造成误判断

教师点评

注意题目中的隐藏信息,并且要结合图像类问题的处理技巧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0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行。现将一质量m=2 kg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 370=0.6,cos370=0.8.求:

29.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0. 0~10 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μ=    

解析

解: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cosθ-mgsinθ=ma    2分

μ=    1分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1)根据斜率求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易错点

本题一要读懂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位移和加速度,二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的量,对于热量,要根据相对位移求解.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摩擦产生的热量 Q=252J    

解析

解:(2) 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0~10s内的位移

    2分

物体上升的高度h=Ssinθ    1分

增加的重力势能 △Ep=mgh=264J    2分

增加的动能  △Ek=   2分

机械能变化量 △E=△Ep+ △Ek =276J     2分

物体在0~6s内的位移 S1=    2分

传送带的位移 S2=Vt=4×6m=24m    2分

摩擦产生的热量 Q=μmgcosθ(S2-S1)=252J    2分

考查方向

功能关系

解题思路

(2)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物体在0-2s内的位移为负值,在2-10s内的位移为正值.0-10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等于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在前6s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求出相对位移△s,产生的热量为Q=μmgcosθ•△s.

易错点

本题一要读懂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位移和加速度,二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的量,对于热量,要根据相对位移求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甲在前2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4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为:,故AB错误;

CD、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乙在整个t=4s时间内一直沿正向运动,乙在4s时间内从-3m运动到+3m位置,故位移大小为6m,故C错误,D正确;

考查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易错点

关键根据图象纵轴与横轴的函数关系,明确图线斜率、面积的物理含义.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位移、路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下一知识点 : 自由落体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