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4.如图为一质点从t = 0时刻出发沿直线运动的v - 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t = T时改变运动方向

BT ~ 2T时间内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C0 ~ TT ~ 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 2

D0 ~ TT ~ 2T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选项,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转折点表示加速度改变方向,并不是速度改变方向,故错误。

B选项,T ~ 2T时间内图像的斜率不变,故加速度不变,故B选项正确。

C选项,0 ~ T时间段斜率T ~ 2T时间内斜率故0 ~ T与T ~ 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 3。

D选项,0 ~ T时间内位移T ~ 2T时间内位移虽然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位移不相同,故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运动图像v-t,及v-t图像的斜率,转折点的含义。图像类题型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1、清楚图像斜率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根据计算斜率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得出0 ~ TT ~ 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v-t图像的转折点是加速度发生改变的点。3、清楚v-t图像与t坐标围成的面积的代数和是位移,根据求面积的代数和计算0 ~ TT ~ 2T时间内的位移,注意: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易错点

1、容易误认为转折点就是速度改变方向。

2、对“位移相同”理解不透彻,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甲、乙两玩具车(视为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AB平行,CB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0~ 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0~t2时间内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始终不相等

D0~t3时间内甲车和乙车的位移相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选项,由于OABC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在t1~t2时间内两车的距离d=x-x,不变,故错误。

B选项,平均速度v平均=,由图可知甲、乙位移时间均相等,故平均速度也相等。

C选项,在x-t图象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速度,由图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乙的斜率相等,故速度相等。

D选项,在x-t图象中,同一点的位移相等,故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x-t图像,及其斜率的含义。2、考查平均速度的基本公式。

解题思路

1、根据图像斜率判断甲、乙速度的大小及变化。2、根据平均速度的基本公式判断甲、乙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易错点

1、对x-t图像的斜率含义不清楚。2、容易把x-t图像误认为是v-t图像。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 始下落,运动中两物体所受阻力的特点不同,其v-t图象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时刻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Bt0时刻甲、乙两物体所受阻力相同

C0~t0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0~t0时间内,甲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比乙的少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选项,加速度就是v-t图像的斜率,t0时刻甲物体的斜率大于乙物体,故正确。B选项,t0时刻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t0时刻甲物体所受阻力大于乙,故错误。C选项,0~t0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有关,v-t图像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就是位移,故甲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小于乙,则错误。D选项,0~t0时间内,0~t0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相等,甲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小于乙,故甲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比乙的少,故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F合=ma,以及力的合成。

2、功能关系。

3、考查运动图像v-t,及v-t图像的斜率的含义。

图像类题型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做图像类习题的一般步骤: 

①“一看”横纵坐标,明确图像的类型

②“二看”图像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

③“三看”斜率、截距,理解斜率的意义、代表什么物理量、或者根据公式求得斜率的公式从而分析相关物理量,考图像斜率是高考考得最多的。

解题思路

1、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合=ma合外力与加速度呈正比,方向相同。

2、明确甲的加速度不变,乙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则甲的阻力不变,乙所受阻力逐渐变大。

3、看懂v-t图像斜率的含义: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

易错点

对v-t图的认识不够彻底。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0—2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s~4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

C在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

D在t=4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据图象可知,当t=4s时,两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辆车的速度相等;在4秒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当t=4s时,两车速度相等即相距最远,故BD错误;

C、在t=2s时乙车速度为,甲车速度为v=1.5×2=3m/s,故C正确.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菁优

解题思路

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然后据甲乙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选项.

易错点

容易思维定式的影响,将a-t图象看做v-t图象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一次课上老师拿来了一位同学所做的“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如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3,4,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可以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B该方法不可以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Cv-t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精确表示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Dv-t图中梯形OABC的面积可粗略表示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选项,v-t图象中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当时间间隔较短时,所得阴影部分面积与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近似相等, 故该方法可以估算小车从0到5的位移,选项A正确,B错误。

C选项,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精确位移是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即梯形OABC的面积,故C、B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运动图像v-t,及v-t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解题思路

1、根据v-t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解题。

易错点

v-t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的含义不清楚。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 (   )

A拉力F的大小为100 N

B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W

C4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J

D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选项,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合外力ma1=Ff,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合外力ma2=Ff,联立可得F= ( ma1ma2),由图可知a1=5m/s2a2=1m/s2,得F=60Nf=40N故错误。

B选项,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P=Fv,带入数据得P=120W,故选项B正确。

C选项,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拉力做负功WF1=-FS1=-60N×10m=-600J,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拉力做正功WF2=FS2=60N×2m=120J,故4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WF= WF1WF2=-480 J,故错误。

D选项,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S1S2)=40N×12m=480J,故错误。

考查方向

1、考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外力=ma。2、考查瞬时功率的基本公式:P=Fv。3、考查v-t图像斜率,及图像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的含义。4、考查力做功的正负性。

解题思路

1、首先根据图像斜率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分析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受力情况,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求出拉力F大小。3、根据瞬时功率公式P=Fv求拉力做功功率。4、根据力做功的基本公式W=Fx求解拉力和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易错点

1、在计算拉力在4s内做功时容易忽略拉力做功的正负问题。2、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含义理解不到位。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功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其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C处的电场强度

BB、D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一定都为零

C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在C处的电势能

DAC两点的电势差大于BD两点间的电势差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点的斜率大于C点的斜率,即粒子在A点的电场力大于C点的电场力,由,可知,.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C处的电场强度,故A正确;

B.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看出,带正电的粒子的加速度在B点与在D点的加速度为零,由于粒子带正电,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子从A到B粒子的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粒子的电势能增大,粒子应向高电势运动,从B到D粒子速度又增大,则动能增大,粒子的电势能减小,粒子应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故B、D两点电场强度为零,但B点的电势高于D的电势,故B错误;

C. C.粒子在A处的速度大于C处的速度,所以粒子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C处的动能,粒子从A运动到C处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所以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C处的电势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粒子在A处与D处的速度大小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粒子从A到D电场力不做功

故A与D两点电势相等,粒子从B经C到D,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电势能减小,而粒子带正电,所以B、D两点的电势差大于A、C两点的电势差,故D错误;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察到了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其关系为: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做功的数值,从图象分析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只取决于起止位置的电势差和电荷的电量的问题。

解题思路

从图象可以看出,粒子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得出受到的电场力不恒定,由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有图线斜率代表加速度,有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电场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由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后增加,势能增加后减小,所以可判断出粒子的电势能大小变化情况。

易错点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的物理含义,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之间的变化关系。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电势能和电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车先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以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可知,物体与车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

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当时,物体的速度为

车的速度大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动力,物体还要加速,当达到8s时,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相等, ,在8s以后,车处于减速阶段,由于车减速的加速度值大于物体的加速值,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阻力,物体一直减速到速度为0,其加速度为

,则物体减速到0的时间为,即物体在16s末减速到0,故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考查方向

图象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

先由车的图象求出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物体最初速度小于车的速度,所以物体先加速,当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相等时,比较物体的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由于速度相等时,车处于减速阶段且车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车减速的快,从速度达到相等时刻起,物体就做减速运动至到速度减速为0,求出其减速的时间,结合图象判断解答。

易错点

关键分析出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何时相等时,速度相等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如何,从而准确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0.如图,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v2> v1)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可能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物块滑上传送带,由于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会滑动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端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故A正确;

BCD、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可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故BD错误,C正确;故选:A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结合摩擦力的方向,得出物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两种可能:1、滑到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易错点

根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关键。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下一知识点 : 自由落体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