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8.试回答下列与动物抗利尿激素分泌和生理作用有关的问题。

Ⅰ.上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部分神经联系。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①处,②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激素释放。这属于反射吗?(             ),请说明理由:(               )。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②处的抗利尿激素通过(             )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

Ⅱ.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下图简要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

(1)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哪一种细胞器?(             ) 。

(2)如图所示,生物膜之间可相互转换,这是由于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3)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             ),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

(4)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             )(高/低)。

正确答案

Ⅰ.不属于;   没有完整反射弧的参与(或其他合理答案);  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    体液(或血液或细胞外液)

Ⅱ.(1)高尔基体 

(2)一定的流动性

(3)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4)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罗非鱼属热带鱼类,适宜温度为22-35℃.当水温骤降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下图为调节过程之一。请回答:

(1)低温刺激引起皮质醇分泌增多,从而提高(         )速率,以满足能量需要,该过程属于 (         )调节.血糖水平在低温刺激初期显著上升,原因可能是(         )大量分解。

(2)当皮质醇分泌过多时,鱼体会通过(         ) 调节机制抑制(         )的分泌活动。

(3)在低温刺激2h后,血清中谷苯转氨酶的活性提高,而该酶正常清况下存在于肝细胞内,这表明部分肝细胞(         ) 。24h后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显著下降,表明机体的(         )

能力降低。

(4)在低温刺激下,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明显增加,表明鱼体可能通过增加Hsp70基因的 (         ),抵抗低温的不良影响.

正确答案

(1)(细胞)代谢   ;    神经-体液      ;   (肝)糖元

(2)(负)反馈  ;   下丘脑和垂体

(3)膜的通透性改变(或死亡、受损)  ;   (非特异性)免疫

(4)表达(或转录和翻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体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完成的,与免疫调节无关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D寒冷环境中机体会通过调节使皮肤散热量减少,所以人体在0℃环境中10分钟向环境散失的热量小于在25℃时10分钟的散热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生物学家发现小白鼠剧烈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检测可知剧烈运动还使小鼠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和血糖也会随之升高。右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1.小白鼠的呼吸中枢位于

12.剧烈运动使下丘脑支配的相关腺体分泌较多的 (填一种即可)激素,致使血糖升高。整个活动过程 中小白鼠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13.当小白鼠运动时,传入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与此同时,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后者再释放 (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此时,屈肌运动神经元神经纤维膜上膜电位 (填“有”或“无”)电位转换。

14.神经递质一旦发挥作用,一般要立即被递质水解酶水解,若某药物能特异性抑制图中递质水解酶的活性,则造成的结果是伸肌持续收缩,屈肌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脑干

解析

脑干中有专门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

考查方向

考查呼吸中枢的位置

解题思路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

易错点

容易回答成大脑皮层。

教师点评

掌握呼吸中枢位置是解题关键,难度容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

血糖平衡调节中,在血糖低时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糖原水解,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到正常值,是体液调节,也可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中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兴奋,作用于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糖原水解,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到正常值,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考查方向

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下丘脑是神经中枢,有下丘脑、脊髓、大脑皮层参与的均有神经调节,调节血糖平衡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易错点

误认为是体液调节。

教师点评

正确掌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 兴奋  抑制  无(2分)

解析

某一个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通常只有一种,所以传入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既作用于伸肌中枢也作用于屈肌中枢,使他们均处于兴奋状态,而屈肌中枢是抑制抑制性神经中枢,所以它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屈肌使屈肌不兴奋,从而膜电位不发生变化,使膜电位得到加强和维持。

考查方向

考查兴奋传导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兴奋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

易错点

必须抑制性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而不是自己处于抑制状态。

教师点评

掌握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持续舒张(2分)(松弛、不收缩、无反应给一分)(

解析

由于神经递质一直没有被分解,递质一直起作用,会使兴奋的伸肌持续收缩,使屈肌一直处于抑制状态而持续舒张。

考查方向

考查兴奋传导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由于神经递质没有被分解,一直在起作用。

易错点

注意递质只要不被分解,会一直起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分析右上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进行彻底氧化分解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D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29.成熟女性体内有聪种促性腺激素:LH(黄体

生成素)和FSH(卵滋刺激素),这黼种激素共同参

与月经周期的调节,大致的调控机制。如右图所示。

(注:卵泡在排卵后变成黄体)

(1)在排卵前的几天内,雌激素的含量达到第一次

高峰,除雌激素外,(      )。的含量电将快速上升,

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 调节,目前市场上购买

的排卵试纸就是通过检测这种激素来预测排卵的。

(2)能抑制排卵的激素是(      ),目前市场上

避孕药就是使用这种激素。有一位妇女,口服了

含有FSH和LH的药物,这对她排卵的影响是(      )

(促进排卵/抑制排卵/几乎无影响)。

(3)一位妇女因为某一器官病变,导致闭经(不排卵,不来月经)。经检查发现她的雌激素含量偏低,但FSH和LH的含量偏高,据此可判断该妇女病变的器官最可能是(      )(下丘脑/垂体/卵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0.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激素②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①、③的

含量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大

(2)人的体温是由(      )调控的;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

泌量 (      ) 。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c(      )减少。

(4)当人紧张时,内脏神经兴奋,兴奋以(      )形式向前

传导,引起神经未梢释放(      )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使体内b的分泌量增加,引起呼吸、

心跳加快。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      )共同调节的。

正确答案

(1)下降     ; (负)反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 

(3)胰高血糖素 

(4)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 ;    神经递质     ; 神经和体液(激素)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0.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              ) 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 (              )作用。

正确答案

(1)小肠(小肠黏膜)         ;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  体液调节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     神经调节

(3)二者同时作用   ;   协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0.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 。

(2)图中甲细胞是(             )

(3)“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 ,X激素的分泌量(      ),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      )

正确答案

(1)促进肾小管和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T淋巴细胞 

(3)增加  减少     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下一知识点 :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