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A、B、C三个班共有100名学生,为调查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分层抽样获得了部分学生一周的锻炼时间,数据如下表(单位:小时);

17.试估计C班的学生人数;

18.从A班和C班抽出的学生中,各随机选取一人,A班选出的人记为甲,C班选出的人记为乙,假设所有学生的锻炼时间相对独立,求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概率;

19.再从A、B、C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他们该周的锻炼时间分别是7,9,8.25(单位:小时),这3个新数据与表格中的数据构成的新样本的平均数记 ,表格中数据的平均数记为 ,试判断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40;

解析

(1)由已知可得,抽出的20名学生中,来自C班的学生有8名,根据分层抽样方法,C班的学生

考查方向

1.分层抽样;2.独立事件的概率;3.平均数

解题思路

(Ⅰ)根据图表判断C班人数,由分层抽样的抽样比计算C班的学生人数;

(Ⅱ)根据题意列出“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所有事件,由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求概率.

(Ⅲ)根据平均数公式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点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正难则反)求解,应用此公式时,一定要分清事件的对立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件,不能重复或遗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解析

考查方向

1.分层抽样;2.独立事件的概率;3.平均数

解题思路

(Ⅰ)根据图表判断C班人数,由分层抽样的抽样比计算C班的学生人数;

(Ⅱ)根据题意列出“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所有事件,由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求概率.

(Ⅲ)根据平均数公式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点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正难则反)求解,应用此公式时,一定要分清事件的对立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件,不能重复或遗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

解析

考查方向

1.分层抽样;2.独立事件的概率;3.平均数

解题思路

(Ⅰ)根据图表判断C班人数,由分层抽样的抽样比计算C班的学生人数;

(Ⅱ)根据题意列出“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所有事件,由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求概率.

(Ⅲ)根据平均数公式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点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正难则反)求解,应用此公式时,一定要分清事件的对立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件,不能重复或遗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4.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所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 ,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     )

A11.4万元

B11.8万元

C12.0万元

D12.2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得(万元),(万元),故,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当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万元),故选B.

考查方向

线性回归方程.

解题思路

由题意可知X平均和y平均,可得回归方长,把X=15代入方程求得y值即可。

易错点

线性回归方程列错,计算能力弱

知识点

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2.某中学初中部共有110名教师,高中部共有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    )

A167

B137

C123

D9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理科数学 > 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