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 共182题
4.大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分析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为确定“某突变性状是由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最直接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下列甲~戊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分析可知:
①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是______图。
②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1个甲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
(3)专家组调查发现,某山村一位男性只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男性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该病,他的三位姑姑中有一位患该病,该患病姑姑婚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______遗传病(染色体类型和基因显隐性),该男性的基因型与其患病表妹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预计该男性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种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超级细菌一直存在并且在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不断地进化。这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其实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图A和图B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1)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 ) 。
(2)图A染色体上控制白眼性状基因与控制棒眼性状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 )。
(3)果蝇的灰身性状和黄身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发现子代中灰身:黄身= 2: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在人类和果蝇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 )染色体,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
②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O女性色盲患者,其双亲色觉正常,该患者患病的原因最可能( )(填“父亲”或“母亲”)有关。
(5)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目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蜂王或工蜂,则雄蜂是( )倍体;假设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该蜂王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 )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一般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但在射线辐射下,突变率大大提高,甚至可使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某育种机构用射线辐射处理一批纯合的白色小花瓣花的种子,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植株分别开白色小花瓣花、红色小花瓣花和白色大花瓣花。已知花色由一对等值基因A、a控制,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的DNA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3.上述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花色、花瓣的基因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
14.育种员甲选取一株诱变产生的开红花的植株进行自交,获得的105株子代均开红花,甲由此判断控制红花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甲的结论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花色的遗传为完全显性,从105株子代中任取一株与纯合开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经研究发现,红花为隐性性状。育种员乙选取一植株数株开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 : 无花瓣花 = 2 : 1 : 1,则乙选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从白色大花瓣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取出部分植株,随机交配若干代,Fn的花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则Fn - 1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 随机
解析
利用射线处理是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基因突变的实质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性状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从性状看有多种,说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随机性。
考查方向
考查有关育种知识和基因突变的特点。
解题思路
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
易错点
注意先有不定向变异,才能进行选择符合要求的品种。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突变中人工诱变的方法及基因突变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不正确 若诱变获得的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也均开红花(意思正确即可) 均开红花或均开白花
解析
育种员甲选取一株诱变产生的开红花的植株进行自交,获得的105株子代均开红花,甲由此判断控制红花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若诱变获得的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也均开红花,因此甲的结论不正确.105株子代均开红花,若花色的遗传为完全显性,则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也均为AA或aa,因此从105株子代中任取一株与纯合开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均开红花或均开白花。
考查方向
考查自交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杂合子自交通常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易错点
注意纯合子有两类,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教师点评
考查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通常杂合子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对于基因型判定通常用测交,植物中通常用自交。
正确答案
AABb 1/3或2/3
解析
育种员乙选取一植株数株开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即子代均开白花,由于红花为隐性性状,则该植物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后代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这是“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的基因型为Bb.因此,乙选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大花瓣的基因型为Bb,假设一: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无花瓣的基因型为b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4:4:1,即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均为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1/9,则Fn中B的基因频率4/9×1/2+4/9=2/3;假设二: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无花瓣的基因型为B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4:4:1,即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均为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1/9,则Fn中B的基因频率4/9×1/2+1/9=1/3.由此可知,Fn中B的基因频率为或.由于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因此Fn﹣1中B的基因频率也为1/3或2/3。
考查方向
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花瓣大小有不完全显性。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即可解决。分析柱形图:无花瓣花:大花瓣花:小花瓣花=4:4:1。无花瓣与小花瓣的基因型是纯合子,无法确定是显性还是隐性,所以有两种可能。
易错点
在显性相对性中,注意纯合子表现型。
教师点评
注意自由组合定律应用。根据相关信息合理推导。
2.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研究表明,人类多种先天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本身的遗传缺陷引起的。请回答:
(1)医生检查某种先天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发现其血红蛋白的链上第67位氨基酸为谷氨酸(密码子为GAA或GAG),而正常人是缬氨酸(密码子为GUU或GUC、GUA、GUG),该病在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Ⅱ型。
①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有关的基因在转录中起模板作用的一条链上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具体变化是( )。
②基因中控制血红蛋白β链上第6 7位氨基酸的碱基若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引发该遗传病,请举例说明。( )。
(2)人类有一种先天性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基因B-b控制。
①在无该病史的家族中出现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引起孩子致病的可能原因( ) 。
②下图是该先天性贫血症遗传系谱图。则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属(
)性遗传病。如图中III11还同时患有白化病,则II7、II8又生了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该先天性盆血症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4.(番茄中基因A和a控制植株的有茸毛和无茸毛,基因B和b控制果实颜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育种工作者为培养有茸毛黄果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实颜色的基因B和b结构上有本质的区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 )、( ),亲本的基因型是( )。
(3)F2个体中基因型有( )种,4种表现型及其数量比是 ( )。
(4)为了验证两季中性状的遗传特点,可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有茸毛红果植拣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 )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与F2相同;有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 。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2)有茸毛 红果 AaBB×aabb
(3)6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4)2∕3 1∕3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2∶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谷氨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 )。
(2)图甲中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一种转移RNA,与该谷氨酸对应的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 )。
(3)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通常由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这样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析属于( )培养基。由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过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
(4)根据乙图分析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为细菌生长提供所需的 (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
(5)某厂的发酵液因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而人们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变异的产生来自于 ( ) 。
(6)用图丙中的发酵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试阐述原因 ( ) 。
正确答案
(1)
(2)
(3)液体培养基;异养型;通气量不足(溶氧不足)
(4)氮源; pH
(5)基因突变(或突变)
(6)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排出部分代谢产物(或延长稳定期),有利于代谢产物更多的积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有的有害有的则有益:其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随着其生存的环境不同而不同。2011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存在于人类和恒温动物肠道内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 )。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患者的局部肠出血并使血管和肾功能受损,肠毒素是大肠杆菌的( )(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据研究这种肠毒素可被霍乱外毒素的抗毒素中和,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3)此次暴发的大肠杆菌是一种嵌合体,它包含了多种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它还含有瘟疫细菌的DNA,产生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表现出很强的耐抗生素性,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体内含有( ) 。
(5)下表是某培养基成分含量:
若用此培养基来培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还应在培养基成分中添加( ),如果再加入伊红和美蓝,按用途分此培养基叫( ),接着用此培养基( )(能或不能)检测出饮用水和乳制品是否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