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共7595题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给小麦提供14CO2,则其参与光合作用,14CO2+C5→214C3,14C3还原生成有机物,即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A正确;
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洋葱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含有DNA,因此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因此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B正确;
C、噬菌体为病毒,必需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C正确;
D、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反应利用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离不开色素的作用,A正确;
B、暗反应主要是在基质中,固定二氧化碳,还原三碳化合物,只要有H]、ATP,有光无光都能进行,B错误;
C、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CO2则不是光反应的产物,C错误;
D、暗反应的产物是有机物,氧气是光反应的产物,D错误.
故选:A.
下列对光反应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A正确;
B、光反应的过程包括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B错误;
C、光反应的过程使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正确;
D、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D正确.
故选:B.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反应过程中,叶绿素把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错误;
B、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才存在ATP中,B错误;
C、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协助,C正确;
D、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氧化分解为CO2和[H],并并释放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才存在ATP中,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5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产生的能量最多,A正确;
B、2是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细胞类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所以各种生物体(包括原核生物,不包括病毒)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B正确;
C、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中被光合作用利用,共穿过6层生物膜,12层磷脂分子,C正确;
D、有氧呼吸产生的[H]能与O2结合产生水,而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故选:D.
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完成图解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解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在类囊体膜上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3)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行踪,结果为:CO2→______→糖类.
(4)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常用大棚进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作物环境中的______浓度,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养殖动物对O2的需求.
正确答案
解:(1)图解中的①代表ATP和[H],②代表(叶绿体)基质,③代表光反应.
(2)在类囊体膜上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3)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行踪,结果为:CO2→C3或三碳化合物→糖类.
(4)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常用大棚进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作物环境中的CO2浓度,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养殖动物对O2的需求.
故答案为:
(1)ATP和[H](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
(2)色素
(3)C3或三碳化合物
(4)CO2
解析
解:(1)图解中的①代表ATP和[H],②代表(叶绿体)基质,③代表光反应.
(2)在类囊体膜上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3)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行踪,结果为:CO2→C3或三碳化合物→糖类.
(4)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常用大棚进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作物环境中的CO2浓度,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养殖动物对O2的需求.
故答案为:
(1)ATP和[H](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
(2)色素
(3)C3或三碳化合物
(4)CO2
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写图中相应的编号,在“”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______细胞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__上.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溶剂是______
(2)④表示的物质是______,植物细胞内能产生④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由于某些原因,使部分气孔关闭时,直接导致图中[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减慢,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把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突然移至黑暗环境,碳反应过程中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_____.短时间内三碳糖的含量将______.
(5)要提高大棚里农作物的产量,苛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其中一项即可).
正确答案
解:(1)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①类囊体膜上.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溶剂是无水乙醇.
(2)④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植物细胞内能产生④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3)由于某些原因,使部分气孔关闭时,直接导致图中③CO2的固定生理过程减慢,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把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突然移至黑暗环境,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碳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ATP和[H],故碳反应过程中首先受到影响的是②C3的还原.C3的还原减弱,短时间内三碳糖的含量将减少.
(5)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提高光合速率,所以施农家肥、合理密植能提高大棚里农作物的产量.
故答案为:
(1)叶肉 ①类囊体膜 无水乙醇
(2)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3)③CO2的固定
(4)C3的还原 减少
(5)施农家肥、合理密植
解析
解:(1)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①类囊体膜上.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溶剂是无水乙醇.
(2)④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植物细胞内能产生④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3)由于某些原因,使部分气孔关闭时,直接导致图中③CO2的固定生理过程减慢,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把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突然移至黑暗环境,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碳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ATP和[H],故碳反应过程中首先受到影响的是②C3的还原.C3的还原减弱,短时间内三碳糖的含量将减少.
(5)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提高光合速率,所以施农家肥、合理密植能提高大棚里农作物的产量.
故答案为:
(1)叶肉 ①类囊体膜 无水乙醇
(2)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3)③CO2的固定
(4)C3的还原 减少
(5)施农家肥、合理密植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时表明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
B、a点时,CO2浓度一定,因此此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因此a点将左移,B错误;
C、CO2浓度为b时,甲乙两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由于不知道两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不能比较总光合作用强度,C错误;
D、由于CO2浓度高时暗反应增强,消耗的[H]增多,所以甲植物体内的[H]含量在CO2浓度为b时比在a时低,D正确.
故选:D.
(2015秋•长葛市月考)如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移动,b点将向_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分析已知,光照强度为X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即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甲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b点将向左移动.
(3)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应该是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实验的光照强度.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上 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解析
解:(1)由题意分析已知,光照强度为X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即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甲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b点将向左移动.
(3)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应该是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实验的光照强度.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上 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如图是绿色植物内部的一个新陈代谢阶段简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正确;
B、物质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c全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
C、过程b表示C3被还原成有机物的过程,表明b是C3的还原,C正确;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a、b、c三过程都需酶参与,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