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图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X、Y物质分别表示三碳化合物、丙酮酸,A正确;

B、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这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H];②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需要消耗[H],B正确;

C、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C错误;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产生氧气,也没有消耗氧气,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鲁宾和卡门进行的实验示意图,试问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2

B2:1

C8:9

D9:8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光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于水中的氧原子,所以A物质是O162,B物质是O182,所以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6:18=8:9.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Ⅰ代表细胞溶胶,Ⅱ代表类囊体膜

BRuBP是CO2固定的第一产物

CATP和NADPH均能够为Ⅰ中进行的反应提供能量

D碳反应产物PGAL可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图中Ⅰ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Ⅱ是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A错误;

B、PCA是二氧化碳固定的第一产物,B错误;

C、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均能够为Ⅰ中进行的暗反应提供能量,C正确;

D、暗反应产物PGAL氧化后产生的ATP可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

A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速率最大

B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C若温度保持25℃,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D光合、呼吸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植物真光合作用速率在3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A正确;

B、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所需酶的种类多,因此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正确;

C、植物能正常生长必须是光照下净光合速率大于黑暗时呼吸速率.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约为3.8,呼吸速率约为2.6,每天有机物的积累量=12×净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0,故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植物能正常生长,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为40℃,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为30℃,因此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等条件下,分别测得的1小时内不同温度对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图中实线所示,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图中虚线所示)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当温度低于20℃,该植物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2)20℃时,1小时内该植物产生有机物比30℃时______(“多”、“少”、“相等”),35℃时,1小时内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______mg.

(3)当光照强度减弱,图中A点应______移(“左”、“右”、“不”).

(4)温度为45℃时,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实线表示光照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虚线表示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20℃以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大于呼吸作用幅度,使两者差值越来越大.

(2)20℃时,1小时利用的二氧化碳为5.25mg,30℃时,1小时利用的二氧化碳为6mg,所以20℃有机物产生量小于30℃时产生量;35℃时1小时光合作用实际吸收量为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5+3=6.5mg.

(3)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不变,A点左移.

(4)40℃时,净光合为0,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产生[H]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故答案为:

(1)在此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加幅度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增加的幅度,使两者的差值越来越大  

(2)少   6.5   

(3)左   

(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解析

解:(1)图中实线表示光照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虚线表示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20℃以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大于呼吸作用幅度,使两者差值越来越大.

(2)20℃时,1小时利用的二氧化碳为5.25mg,30℃时,1小时利用的二氧化碳为6mg,所以20℃有机物产生量小于30℃时产生量;35℃时1小时光合作用实际吸收量为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5+3=6.5mg.

(3)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不变,A点左移.

(4)40℃时,净光合为0,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产生[H]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故答案为:

(1)在此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加幅度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增加的幅度,使两者的差值越来越大  

(2)少   6.5   

(3)左   

(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处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移

C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左下移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P点是小球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适当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强度降低,P点上移,B错误;

C、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光饱和点会向左移动,即R点应左下移,C正确;

D、装置B是缺镁培养液,则小球藻中叶绿素不能合成,吸收光能减少,直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Q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但是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则需要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从而保证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Q点将右移,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______(写出两种).

(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______.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正确答案

解:(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并且两个阶段均需要酶的催化;图中的实线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高于20℃后实线不再上升,而虚线继续升高,表明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通过光合作用18O2转移到葡萄糖中和水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水可以直接扩散到线粒体中,也可以经光反应分解产生18O2再扩散到线粒体中.

(3)A点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大于其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O2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B、D点均在横轴的上方,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制造的有机物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或光合膜)和基质     高    20

(2)ATP、NADPH    丙酮酸、水、氧气(写有葡萄糖就不得分,其他合理增加都可)

(3)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     大于

解析

解:(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并且两个阶段均需要酶的催化;图中的实线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高于20℃后实线不再上升,而虚线继续升高,表明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通过光合作用18O2转移到葡萄糖中和水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水可以直接扩散到线粒体中,也可以经光反应分解产生18O2再扩散到线粒体中.

(3)A点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大于其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O2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B、D点均在横轴的上方,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制造的有机物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或光合膜)和基质     高    20

(2)ATP、NADPH    丙酮酸、水、氧气(写有葡萄糖就不得分,其他合理增加都可)

(3)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     大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青桐木是一种多用途油料植物.研究者选取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6组,用均质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养,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测量并计算相关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1)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______变量.

(2)2组与l组对比,4组与3组对比,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上升.从表中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促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_增加.

(3)6组与5组对比,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30%的土壤在施氮肥以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______吸收量减少,引起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物减少.

(4)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中植株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

(2)2组与1组、4组与3组的单一变量都是有无施氮肥,从表中数据可知施氮肥后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植物吸收光能的能力增强,使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的[H]、ATP,进而加快暗反应速率.可见施氮肥处理能引起光合速率上升.

(3)6组与5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施氮肥,从表中数据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30%的土壤在施氮肥以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据渗透原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即根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将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CO2吸收量减少,而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所以直接引起光合作用过程的暗反应阶段形成的产物减少.

(4)由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施肥量,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肥量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无关    

(2)叶绿素含量增加[H]、ATP  

(3)CO2 暗反应

(4)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处理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解析

解:(1)本实验中植株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

(2)2组与1组、4组与3组的单一变量都是有无施氮肥,从表中数据可知施氮肥后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植物吸收光能的能力增强,使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的[H]、ATP,进而加快暗反应速率.可见施氮肥处理能引起光合速率上升.

(3)6组与5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施氮肥,从表中数据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30%的土壤在施氮肥以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据渗透原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即根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将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CO2吸收量减少,而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所以直接引起光合作用过程的暗反应阶段形成的产物减少.

(4)由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施肥量,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肥量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无关    

(2)叶绿素含量增加[H]、ATP  

(3)CO2 暗反应

(4)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处理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现,当向小球藻的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Pi、ADP、NADP+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糖;当向体系中供给ATP、NADPH([H])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合成糖.请回答:

(1)光合作用包含两个阶段,即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以上实验说明:______

(2)上述实验中,利用ADP的场所是______,消耗ATP的场所是______

(3)卡尔文用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14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当CO2浓度为O时,光反应也不能进行.请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只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两个过程.向小球藻的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Pi、ADP、NADP+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糖;当向体系中供给ATP、NADPH([H])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合成糖,说明在光照条件下,光反应的产物是ATP、[H].

(2)光反应阶段中利用ADP合成ATP,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经过固定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再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转移到有机物中.

(4)设置对照实验,分别用含CO2和不含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光下观察小球藻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含CO2组没有气泡产生,便可证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当CO2浓度为O时,光反应也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

(1)光反应     暗反应    ATP、[H]是光反应的产物

(2)叶绿体的基粒   叶绿体基质

(3)C3   (CH2O)

(4)分别用含CO2和不含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光下观察小球藻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含CO2组没有气泡产生,便可证明该结论

解析

解:(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两个过程.向小球藻的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Pi、ADP、NADP+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糖;当向体系中供给ATP、NADPH([H])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合成糖,说明在光照条件下,光反应的产物是ATP、[H].

(2)光反应阶段中利用ADP合成ATP,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经过固定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再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转移到有机物中.

(4)设置对照实验,分别用含CO2和不含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光下观察小球藻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含CO2组没有气泡产生,便可证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当CO2浓度为O时,光反应也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

(1)光反应     暗反应    ATP、[H]是光反应的产物

(2)叶绿体的基粒   叶绿体基质

(3)C3   (CH2O)

(4)分别用含CO2和不含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光下观察小球藻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含CO2组没有气泡产生,便可证明该结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长春校级月考)某研究者利用栽在花盆中的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图甲表示此盆绿色植物在两种不同温度下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测定图甲纵坐标上a值的实验装置图,已知该植物的呼吸商A(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75,请回答问题:

 (1)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该盆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

(2)图乙的钟罩内放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为了测定a值,可在钟罩内放入该植物后密封,置于25℃的环境中,并对钟罩进行______处理,若刻度管中红墨水______了b毫米,则a值为______毫米.

(3)在25℃、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

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

(4)若该盆植物为阴生植物,则在25℃条件下,阳生植物不吸收也不释放氧气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很可

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千勒克司.

(5)将此植物进行温室栽培,若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2.5千勒克司,甲图中______温度下有助于提高光合

产量.

(6)若由于管理不善,该盆植物突然缺镁,则C3的含量会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该盆植物叶肉细胞同时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反应可以生存ATP,场所说一两天类囊体薄膜,所以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2)图乙装置NaOH目的是用来吸收CO2;液滴的移动反映密闭空间中O2的量,呼吸作用消耗O2,液滴上移.25℃时,植物呼吸释放O2为2a=b,即a=

(3)在25℃、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为5a,此时呼吸产生的CO2为1.5a,所以植物还需要从外界吸收3.5a.

(4)阳生植物有更强的呼吸,所以达到光补偿点需要更强光强.

(5)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2.5千勒克司,低温下更利于有机物积累.

(6)植物缺镁导致叶绿素缺乏,光反应减弱,导致产生的ATP和[H]减少,因此C3因还原减少而积累.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2)吸收二氧化碳    遮光   上升   

(3)3.5a

(4)大于

(5)15℃

(6)增多

解析

解:(1)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该盆植物叶肉细胞同时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反应可以生存ATP,场所说一两天类囊体薄膜,所以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2)图乙装置NaOH目的是用来吸收CO2;液滴的移动反映密闭空间中O2的量,呼吸作用消耗O2,液滴上移.25℃时,植物呼吸释放O2为2a=b,即a=

(3)在25℃、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为5a,此时呼吸产生的CO2为1.5a,所以植物还需要从外界吸收3.5a.

(4)阳生植物有更强的呼吸,所以达到光补偿点需要更强光强.

(5)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2.5千勒克司,低温下更利于有机物积累.

(6)植物缺镁导致叶绿素缺乏,光反应减弱,导致产生的ATP和[H]减少,因此C3因还原减少而积累.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2)吸收二氧化碳    遮光   上升   

(3)3.5a

(4)大于

(5)15℃

(6)增多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