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0岁。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后无效,应考虑

A脾切除

B输血小板悬液

C应用免疫抑制剂

D输新鲜血

E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脾切除适应症1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2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30mg/d。脾切除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可获疗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47岁,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接受治疗。患者向主管护士咨询脾切除治疗本病的相关信息,护士的解释不包括

A可减少脾对血小板的破坏

B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可考虑脾切除

C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者可考虑脾切除

D可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E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正确答案

E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30mg/天,适用脾切除。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病人可获得疗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应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药

C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D达那唑

E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26岁,因皮肤瘀点、瘀斑及月经过多,疑为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 其治疗应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输血小板悬液

C雄激素

D脾脏切除

E环磷酰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2岁,因月经量过多来院就诊。查体:口唇苍白,贫血貌;皮肤、黏膜散在瘀点和瘀斑。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经口服泼尼松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缓解,出血持续加重,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gif]/L。根据病情,目前可考虑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B血浆置换

C脾切除

D应用环磷酰胺治疗

E改用达那唑治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脾切除适应证。脾切除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病人可获疗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20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嘱:输注浓缩红细胞。护士巡房时发现输血速度变慢,穿刺点局部无肿胀、无压痛,挤捏输液器无阻力,局部皮温正常。护士首先应

A用生理盐水冲管

B热敷患者穿刺局部

C更换输血器后继续输血

D使用恒温器加热血液

E拔针后另行穿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现输血速度变慢,穿刺点局部无肿胀、无压痛,挤捏输液器无阻力,局部皮温正常,应考虑为输血器的原因,应更换输血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20岁。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经强的松治疗7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治疗可采用

A输血小板悬液

B应用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改用地塞米松

E大量血浆置换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脾切除适应证:1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2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30%。脾切除的作用机制时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可获疗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

A肝素

B阿司匹林

C氯吡格雷

D双嘧达莫

E丹参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男,9岁。2周前因呼吸道感染,出现畏寒、发热,之后四肢皮肤出现大片瘀斑,来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案为

A脾切除

B使用止血药

CX线脾区照射

D使用糖皮质激素

E输新鲜血小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25岁。在执行消防任务时发生大面积烧伤,急诊收入院。医生判断其目前病情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状态,立即采用肝素进行治疗。肝素主要通过激活下列哪种物质而发挥抗凝作用

A纤维蛋白原

B抗凝血酶Ⅲ

C组织因子

D凝血酶原

E纤溶酶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肝素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使多种凝血因子被灭活,从而发挥抗凝作用,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36岁,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查体:四肢无力,口腔内对称性发出溃疡,最大约1.1〜1.5cm,触痛,牙龈渗血。咽部轻度充血。根据患者目前情况,预防口腔感染的关键性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病房

B嘱患者带上口罩

C根据pH值选择消毒液漱口,每日3次

D每日刷牙3次以上

E暂时不要外出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类考题,属于简单类考题。预防口腔感染,口腔护理和漱口是最有效的措施。每天刷牙3次以上,不太适宜,这样会使牙龈出血。再障患者避免牙龈出血|是很重要的注意事项。A、B、E是隔离措施,用来预防感染,与预防口腔感染没有直接关系。故答案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来诊。判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现患者有高热并且时有抽搐。此时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乙醇擦浴

C冷水灌肠

D口服退热药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正确答案

E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高热降温,最佳物理降温方法是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36岁,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查体:四肢无力,口腔内对称性发出溃疡,最大约1.1~1.5cm,触痛,牙龈渗血。咽部轻度充血。根据患者目前情况,预防口腔感染的关键性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病房

B嘱患者带上口罩

C根据pH值选择消毒液漱口,每日3次

D每日刷牙3次以上

E暂时不要外出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类考题,属于简单类考题。预防口腔感染,口腔护理和漱口是最有效的措施。每天刷牙3次以上,不太适宜,这样会使牙龈出血。再障患者避免牙龈出血是很重要的注意事项。A、B、E是隔离措施,用来预防感染,与预防口腔感染没有直接关系。故答案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30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检查发现唇及口腔黏膜有散在瘀点,轻触出血,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应特别注意

A先取下义齿

B夹紧棉球

C动作轻柔

D禁忌漱口

E患处涂冰硼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引起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45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正接受丙酸睾酮治疗。护士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正确的是

A副作用少可适当加大用量

B长期用药不损害肝功能

C该药吸收快需要深部肌内注射

D需经常更换并检查注射部位以防注射处发生硬结

E如用药1个月见效即可停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遵医嘱给予丙酸睾酮,向病人说明不良反应。该药为油剂需要深层注射;由于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发生肿块,要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及时治疗;不良反应有女性男性化,闭经等,但停药后短期内会消失。还包括肝功能受损。

下一知识点 : 肿瘤病人的护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