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进行性消瘦

B进行性贫血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黄疸

E出血和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Ⅰ型):起病急、进展迅速,首发症状为出血与感染,随病程进展出现进行性贫血。伴乏力、头晕及心悸等,常发生深部出血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

A肛周感染

B面色苍白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全血细胞减少

E皮肤紫癜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可能的疾病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慢性粒性白血病

C血友病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A

解析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根据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骨髄内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诊断可以确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为防止发生颅内出血,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极不低于

A40×10[~9.gif]/L

B80×10[~9.gif]/L

C70×10[~9.gif]/L

D20×10[~9.gif]/L

E60×10[~9.gif]/L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皮肤可有大片瘀斑、血肿,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血象: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血红蛋白多正常,故无贫血而有皮下出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有助于疾病分型诊断的数据是

A病程长短

B血常规

C年龄

D骨髓检查结果

E出血时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皮肤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的体征应除外

A面色苍白

B肺部感染

C口咽,肛周感染

D肝、脾大

E皮肤黏膜出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再障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贫血往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发和主要表现

B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

C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雄激素

D肝、脾、淋巴结常肿大

E重型再障进展迅速,死亡原因常为脑出血和严重感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0岁,既往身体健康。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来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1×10[~12.gif]/L,白细胞5.6×10[~9.gif]/L,血小板50×10[~9.gif]/L。初步判断患者发生的是

A过敏性紫癜

B血友病

C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

E

解析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出血的部位是反复发作皮肤及黏膜淤点,瘀斑,可伴轻度脾大,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50岁,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主管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患者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

A泌尿道

B皮肤、黏膜

C颅腔

D消化道

E生殖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出血的部位是反复发作皮肤及黏膜淤点,瘀斑,可伴轻度脾大,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2岁,因月经量过多来院就诊。查体:口唇苍白,贫血貌;皮肤、黏膜散在瘀点和瘀斑。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相符的是

A束臂试验阳性

B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C血小板寿命缩短

D出血时间延长

E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血象: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血红蛋白多正常,故无贫血而有皮下出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失血多可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骨髄象: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其他: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最短者仅几小时,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增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药物中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氯霉素

B氯丙嗪

C链霉素

D氨基糖苷类

E头孢呋辛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药物及化学物质为再障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中以氯霉素最多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营养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失血过多

D严重感染

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5岁,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就医。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0×10[~9.gif]/L,血小板16×10[~9.gif]/L。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极度低下。根据病情,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脾功能亢进

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首发症状为出血与感染。依据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骨髓增生尚好或低下来诊断本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正常细胞性贫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最常见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螺旋霉素

B庆大霉素

C氯霉素

D红霉素

E青霉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最常见的是氯霉素,其毒性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受抑制及损害骨髓微环境。苯是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

下一知识点 : 肿瘤病人的护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