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药物中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氯霉素

B氯丙嗪

C链霉素

D氨基糖苷类

E头孢呋辛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药物及化学物质为再障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中以氯霉素最多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营养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失血过多

D严重感染

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进行性消瘦

B进行性贫血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黄疸

E出血和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Ⅰ型):起病急、进展迅速,首发症状为出血与感染,随病程进展出现进行性贫血。伴乏力、头晕及心悸等,常发生深部出血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

A肛周感染

B面色苍白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全血细胞减少

E皮肤紫癜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35岁,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就医。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0×10[~9.gif]/L,血小板16×10[~9.gif]/L。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极度低下。根据病情,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脾功能亢进

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首发症状为出血与感染。依据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骨髓增生尚好或低下来诊断本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31岁,因智齿拔牙后出血不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血友病A。由于之前对血友病完全不了解,患者非常紧张。 护士可以告知患者,血友病A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Ⅷ因子

BⅩ因子

CⅨ因子

DⅪ因子

EⅫ因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血友病甲(A),即因子Ⅷ(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正常细胞性贫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的体征应除外

A面色苍白

B肺部感染

C口咽,肛周感染

D肝、脾大

E皮肤黏膜出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再障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贫血往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发和主要表现

B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

C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雄激素

D肝、脾、淋巴结常肿大

E重型再障进展迅速,死亡原因常为脑出血和严重感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29岁,1个月前确诊为血友病A,妻子体健。医生应向其解释本病的遗传特点为

A男性发病,女性传递或发病

B男性发病,女性传递不发病

C男性传递,女性传递或发病

D男性发病,女性不传递不发病

E男性发病,女性发病不传递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不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血红蛋白异常

E缺乏维生素B[12.gif]或叶酸所导致的贫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小儿易发生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因羊乳中维生素B12​叶酸含量少,婴幼儿如未及时添加辅食可引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最常见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螺旋霉素

B庆大霉素

C氯霉素

D红霉素

E青霉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最常见的是氯霉素,其毒性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受抑制及损害骨髓微环境。苯是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41岁,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入院接受治疗。昨日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2×10[~9.gif]/L,中性粒细胞1.4×10[~9.gif]/L,血小板15×10[~9.gif]/L。主管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目前最应该警惕的是

A严重肺部感染

B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C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加重

D泌尿系统、肛周感染

E皮肤、黏膜显著出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急性再障需警惕深部颅内出血,剧烈头痛,呕吐易导致颅内压增高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58岁,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医生提供的治疗建议不包括

A适当时机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B感染时可用氯霉素治疗

C可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剂

D注射丙酸睾酮

E可使用造血生长因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氯霉素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受抑制及损害骨髓微环境。

下一知识点 : 肿瘤病人的护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