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植物激素
- 共1348题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____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 点与B 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___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__________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_,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光合作用 运输
(2)B 气孔开度降低,CO2(答出一项即可)
(3)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答出一项即可) NADPH和ATP
(4)脱落酸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上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2)课题二: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机理是否与基因表达有关
假设: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基因表达有关
实验:材料——同课题一
试剂——①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②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 ③亚胺环已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方法——设置三组,每组所有材料和加入试剂同课题一的实验组,定量测定生成物。16小时后,其中两组分别加入亚胺环已酮和放线菌素D,另一组作为对照。
结果:三组实验结果汇总于图3
讨论:
①.曲线b和c分别表示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后生成物量的变化。
②.加入放线菌素D,最终和加入亚胺环已酮一样,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说明在种子萌发时的淀粉酶合成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影响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
③.曲线b和c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课题一:
如选淀粉酶为测定物,则应为C和D 如选淀粉为测定物,则应为A和B
课题二:
放线菌素D 亚胺环已酮 转录
亚胺环已酮控制蛋白质合成,所以一加入就使淀粉酶合成就立即停止,放线菌素D抑制mRNA的合成,加入前已经形成的mRNA仍在指令淀粉酶的合成,所以4小时后,才使淀粉酶合成停止。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根据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回答问题:
(1)将少量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得出赤霉菌培养液中产生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做实验材料,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①.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
②.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溶液相对浓度梯度差为0.5)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浸泡: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记录。
④.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②.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6的NAA溶液9份,编号1~9 ③.第一步:将迎春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三步: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④.各组枝条处理时间长短一致 所用植物材料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
下图为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四种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物总量________(增加,减少);种子萌发后有机物的重量减少、种类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激素是CK,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其次增加的激素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_________。可见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种子解除休眠后,吸水膨胀,开始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初期种子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此时细胞以_____(有氧、无氧)呼吸为主;当胚根长出后O2的消耗速率大大提高,则进行________(有氧、无氧)呼吸。
(4)普通小麦(6N=42)与黑麦(2N=14)杂交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至少需要_____年时间,第一年得到的植株取其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苗,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所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是________,此方法称___________育种。
正确答案
(1)增加 增多 种子萌发需要分解大分子营养物质为有机小分子,满足生长发育所需
(2)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休眠 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3)无氧 有氧呼吸
(4)四 秋水仙素 染色体变异
实验探究与分析。
(1)结合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用适宜浓度的________处理,可促进插条生根;用适宜浓度的________处理菠萝植株,就可以让菠萝一起成熟,统一上市。
正确答案
(1)(方框一):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疯长)
(方框二):赤霉素能使植株患恶苗病(疯长)
(2)不能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实验没有证明植物自身能合成该物质
(3)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乙烯(或乙烯利)
Ⅰ.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C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 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对萌发的种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_______________,①处的激素名称为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__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______次和______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 (1)具有两重性 在此浓度下,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促进效果相同
(2)小于m
(3)脱落酸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Ⅱ.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
(2)①.效应器 X、Y 化学信号 ②.0 2 ③.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C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
(3)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现已证明该激素能促进芹菜的生长,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请用所给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芹菜幼苗,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具有两重性 在此浓度下,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促进效果相同
(2)小于m
(3)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4)实验步骤:①.将株高相同的芹菜幼苗分为若干组 ②.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③.分别用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不同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芹菜株高
(5)结果和结论:①.若随着所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说明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效果无两重性 ②.若在一定范围内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超过一定浓度,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小,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的作用效果有两重性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课题: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2)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3)实验:
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4)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
(3)
(4)如选淀粉酶为测定物,则应为C和D,如选淀粉为测定物。则应为A和B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中。
(2)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正确答案
(1)细胞分裂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2)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3)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学习植物激素知识后,生物兴趣小组尝试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假设:植物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两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1)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
(2)经过大家讨论,认为这样的设计不能证明假设,应再增设丙组,乙、丙两组的自变量设置为_______,请在图丙中画出补充处理。(提示:可以用空白琼脂块辅助实验)
(3)将乙、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除了防止落花落果外,还有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
正确答案
(1)顶芽能产生生长素
(2)生长素的有无(或生长素)
(3)乙组落叶少(或乙比丙落叶少)
(4)促进结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作除草剂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