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

A3.0

B4.0~4.5

C6.5~7.0

D9.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既要使漂白剂的漂白性强,即HClO2的含量高,又要使ClO2浓度较小,根据图片知,当溶液的pH为4.0-4.5时二者兼顾,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水、氯化氢

B硫酸、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Cl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A不选;

B.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固体,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B不选;

C.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水,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C不选;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不反应,不会导致压强减小,不符合题意,故D选;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盐酸具有以下性质: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1)下列用于或现象,分别表现盐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金属除锈______

与锌反应制氢气______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______

(2)若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请在上述方程式中用双桥线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该反应利用盐酸的______(填字母序号);氧化产物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金属生锈的过程是形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盐酸用于金属除锈是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的盐和水,体现的是盐酸的酸性;金属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生成氯化锌酸体现的是酸性,生成氢气体现的是氧化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故答案为:A;AB;D;

(2)由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数值,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价,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生成氯化锰、氯化钾体现的是盐酸的酸性,生成氯气体现的是盐酸的还原性,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对应产物氯气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锰元素对应的产物氯化锰是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AC;Cl2;MnCl2

解析

解:(1)金属生锈的过程是形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盐酸用于金属除锈是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的盐和水,体现的是盐酸的酸性;金属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生成氯化锌酸体现的是酸性,生成氢气体现的是氧化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故答案为:A;AB;D;

(2)由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数值,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价,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生成氯化锰、氯化钾体现的是盐酸的酸性,生成氯气体现的是盐酸的还原性,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对应产物氯气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锰元素对应的产物氯化锰是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AC;Cl2;MnCl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日本核泄漏中最危险的是131I,它能引发甲状腺癌.但127I却是人体必需的.

(1)下列有关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I、I、I、I是四种相同的核素

B.已知131I的半衰期很短,所以浓度极低时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

C.127I可阻隔甲状腺吸收放射性131I.碘盐含127I为30mg•kg-1,成人一次摄入碘盐约3kg才有预防效果.所以,日用碘盐对预防碘辐射起不到有效作用

D.碘片含127I为100mg/片,一片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沉积,按医嘱服用碘片可防止131I的辐射

(2)向含6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点时,KI反应完全,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

②已知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①已知反应:2 BrO+I2=2IO+Br2;有同学由此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

②n(KBrO3)=4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4)含x mol 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I、I、I、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131I的半衰期很短,衰变很快,浓度很低,对人无影响,故B正确;

C、食盐中食盐中碘的含量很低,日用碘盐对预防碘辐射起不到有效作用,故C正确;

D、碘片中含量高,可防止131I的辐射,应按医嘱服用碘片,否则会碘中毒,故D正确.

故选:BCD;

(2)①b点时,KI反应完全,有图象可知参加反应的KI为6mol,KBrO3为1mol,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6,

发生反应为6I-+BrO3-=Br-+3I2,还原产物是KBr,

故答案为:1:6;KBr;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应是BrO3-与Br-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O3-+5Br-+6H+=3Br2+3H2O,

故答案为:BrO3-+5Br-+6H+=3Br2+3H2O;

(3)①反应2BrO3-+I2=2IO3-+Br2中,I2为还原剂,Br2为还原产物,应有还原性I2>Br2,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该反应中I2作还原剂,Br2为还原产物,应得出还原性I2>Br2结论(合理即可);

②n(KBrO3)=4时,发生的反应依次有6H++6I-+BrO3-=Br-+3I2+3H2O,BrO3-+5Br-+6H+=3Br2+3H2O,2BrO3-+I2=2IO3-+Br2,6molKI生成I2,需要1molKBrO3,同时生成1molKBr,

发生BrO3-+5Br-+6H+=3Br2+3H2O,需要0.2molKBrO3,如I2完全被氧化生成KIO3,还应需要6molKBrO3

则n(KBrO3)=4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I2,KIO3

故答案为:I2,KIO3

(4)发生的反应依次有6H++6I-+BrO3-=Br-+3I2+3H2O,BrO3-+5Br-+6H+=3Br2+3H2O,2BrO3-+I2=2IO3-+Br2

总反应为6H++5I-+6BrO3-=5IO3-+3Br2+3H2O,则含xmol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1.2xmol.

故答案为:1.2x.

解析

解:(1)A、I、I、I、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131I的半衰期很短,衰变很快,浓度很低,对人无影响,故B正确;

C、食盐中食盐中碘的含量很低,日用碘盐对预防碘辐射起不到有效作用,故C正确;

D、碘片中含量高,可防止131I的辐射,应按医嘱服用碘片,否则会碘中毒,故D正确.

故选:BCD;

(2)①b点时,KI反应完全,有图象可知参加反应的KI为6mol,KBrO3为1mol,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6,

发生反应为6I-+BrO3-=Br-+3I2,还原产物是KBr,

故答案为:1:6;KBr;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应是BrO3-与Br-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O3-+5Br-+6H+=3Br2+3H2O,

故答案为:BrO3-+5Br-+6H+=3Br2+3H2O;

(3)①反应2BrO3-+I2=2IO3-+Br2中,I2为还原剂,Br2为还原产物,应有还原性I2>Br2,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该反应中I2作还原剂,Br2为还原产物,应得出还原性I2>Br2结论(合理即可);

②n(KBrO3)=4时,发生的反应依次有6H++6I-+BrO3-=Br-+3I2+3H2O,BrO3-+5Br-+6H+=3Br2+3H2O,2BrO3-+I2=2IO3-+Br2,6molKI生成I2,需要1molKBrO3,同时生成1molKBr,

发生BrO3-+5Br-+6H+=3Br2+3H2O,需要0.2molKBrO3,如I2完全被氧化生成KIO3,还应需要6molKBrO3

则n(KBrO3)=4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I2,KIO3

故答案为:I2,KIO3

(4)发生的反应依次有6H++6I-+BrO3-=Br-+3I2+3H2O,BrO3-+5Br-+6H+=3Br2+3H2O,2BrO3-+I2=2IO3-+Br2

总反应为6H++5I-+6BrO3-=5IO3-+3Br2+3H2O,则含xmol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1.2xmol.

故答案为:1.2x.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mg/kg~50 mg/kg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根据说明知,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否则会导致碘的损失,故A正确;

B.如果碘酸钾和氯化钠反应,则食盐中就不存在碘酸钾,实际上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故B错误;

C.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食盐中含有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淀粉试液和碘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故C错误;

D.根据KIO3~I知,mg=33.7mg<碘酸钾的质量<mg=84.25mg,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仿(CHCl3,非电解质)在空气中能发生缓慢氧化,生成剧毒物质光气(COCl2,非电解质),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检验氯仿是否被氧化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BNaOH溶液

C酚酞溶液

D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加入水,HCl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来检验是否被氧化,故A错误;

B.加入NaOH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来检验,故B错误;

C.HCl溶液呈酸性,加入酚酞溶液无色,不能用来检验,故C错误;

D.氯仿被氧化时生成H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可检验,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

A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B为确认某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C为检验某氯代烷烃中含氯,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检验

D为抑制Fe2+ 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高锰酸钾能氧化氯离子,则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硫酸酸化,故A错误;

B、盐酸酸化,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干扰,则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故B正确;

C、碱性条件下,利用硝酸银检验氯离子,而硫酸银也是沉淀,干扰实验,应用硝酸酸化,故C错误;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则抑制Fe2+的水解,用盐酸或稀硫酸酸化,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2、ClO2、漂白粉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CO2、CH4气体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市售的加钙盐、加碘盐,这里的“钙”、“碘”指的是元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Cl2、ClO2、漂白粉都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

B.CO2、CH4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B正确;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属于低碳,故C错误;

D.钙盐、碘盐中的钙、碘没有明确存在状态,可只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

A稀盐酸

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

D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稀盐酸中不含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故A错误;

B、新制氯水中含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故B正确;

C、氯化钙稀溶液中不含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故C错误;

D、生理盐水中不含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含氟牙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B含氟牙膏的氟元素能够与牙齿的成分形成更难溶的物质

C化合态氟元素无毒,含氟量越高越好

D氟元素有毒,最好不要用含氟牙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氟元素非金属性很强,只能以以化合态存在,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A错误;

B、含氟牙膏中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结合会生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故B正确;

C、氟的过量摄入必然会导致中毒,氟摄入过多会患氟斑牙及氟骨病,因而需适度摄取,不是含氟量越高越好,故C错误;

D、含氟牙膏中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结合会生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有利于牙齿健康,最好使用含氟牙膏,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